《刑事审讯与供述(第5版)》是关于侦查讯问的一本经典名著,在学界和事务部门拥有极高的声誉。本次翻译出版的是该著作的第五版,这一版在体系上、完整,在内容上也有大量新,对于新出现的在侦查讯问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及时地阐述和分析。
本书在我国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上采用了以财政投资方向的调整来引导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在保障国家财政投资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投资的方向来解决深化司法鉴定体制遇到的一些障碍,并以此来保障鉴定资源的合理配置、鉴定质量和公信力的提高以及促进司法鉴定活动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上的这一独特见解,体现了研究者匠心独具的洞察力。
循证矫正是近年来国际矫正领域兴起的一种管理和改造罪犯的新理念新模式,于2012年引入中国。《循证矫正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汇集了2012年以来我国循证矫正领域的代表性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分为政策建设篇、域外借鉴篇、理论探讨篇、实践探索篇,力图较全面地反映近年来我国循证矫正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进程、经验及成效,以进一步推动循证矫正在我国的研究、应用和实践。
西方的协商性刑事司法是在较为成熟的法治环境下对矫枉过正的现代刑事司法制度进行的“纠偏”运动,中国的协商性刑事司法则是在法治现代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政治环境、司法传统和各种现实问题的交相感应之下出台的权宜之计。因此,中国的协商性刑事司法,既可能产生现代化不足的问题,也可能会出现曲解恢复性司法的问题。《背叛程序正义:协商性刑事司法研究》将协商性刑事司法置于历史、比较法和理论等多重研究视角下进行剖析,认为中国协商性刑事司法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式司法制度。正式的司法制度越规范和有效,协商性刑事的发展就越健康。
股制度是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解决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过发展股的经验,但是由于当时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股制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股的“生命周期”为主线,从股的发行到股的发行,再到股的退出,介绍我国发展股制度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同时,借鉴境外发展股法律制度的经验,分析境外发展股法律制度的教训。在此基础上,寻求股法律制度本土化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发展股法律制度建言献策。
本书为作者所著的“法律职业主体系列之第二部”,与该系列部专著《法官论》在写作风格及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承继与延续性,同时也有新的突破。在写作内容上,本书采取了一种对照式的写作方法,即中外警察历史、警察职业主义与伦理主义、警察多元角色、警察权力的分配与制衡、警察的行为与心理。在微观上,这不仅能够在多维视角下展示警察这一古老的职业的深刻内涵,雕琢了警察职业的最细微之处。在宏观上,也勾勒了警察这一法治国中关键人物的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
裁判者如何借助于一般规范(或者在没有规范的情况下)获得正当的个案判决,既是司法实践的难题,也是当代法学方法论的中心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司法论证理论的梳理、分析和批判,来回应上述问题。立足于裁判理论的既有共识和欧美法学方法论的近期发展,本文提出了司法论证的一般构造,并将实践和理论上的裁判进路和方法,类型化为合法化论证、合理化论证和正当化论证三种基本模式。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对裁判进路和方法的描述性分析,来设定一些规范层面的要求和准则。??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导言通过对判决理由在司法过程的地位和功能分析,指明了司法论证之于法治和裁判的意义。??章通过对“司法虚饰”问题的回顾和讨论,指出司法论证是由“法律发现”和“判决论证”两部分构成。作为司法论证之核心部分的判决论证,在性质上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解渎(粮食仓储建设科技管理读本)》是一本释义书,它从法律、政策、实践等角度对新办法进行了全面、详细、深入的解读;《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解渎(粮食仓储建设科技管理读本)》也是一本工具书,书中系统收录了国家近年来出台的与粮油仓储管理有关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技术标准。因此,《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解渎(粮食仓储建设科技管理读本)》非常适合广大粮油仓储从业人员学习使用,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粮油仓储管理人员、粮油仓储单位负责人,应该认真学习、常学常用、学以致用,促进粮油仓储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英美专家证人制度研究》鉴定制度改革逐渐成为我国诉讼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现行的鉴定制度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例如程序的公开性不够;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不足;鉴定行为的监督和救济程序缺失;反复鉴定问题严重,从而导致诉讼效率低下、诉讼资源浪费严重、司法的稳定性和性受到损害等。而英美国家的专家证人制度则在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当事人平等的要求、专家证人程序的透明度和当事人对程序的参与权、专家证言客观性的保障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本书以纪检监察机关改革作为研究重点,并将研究对象定位为在基层发挥重要作用的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处于纪检监察系统的基础地位,对上对下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的研究则是完成好这项紧迫任务所必须做好的基础理论工作。本书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的背景进行了细致描述,对当前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的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面临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书中提出的一些改革思路和设想对于未来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