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审判实践中来,详述争点归纳位序性、变动性应对、释明以及协商技术,并贯穿运用审判全程,细致展现争点中心型的审判方法。 全书围绕两位虚拟法律人的成长进阶,援引40余则实证案例,并将真实案件的庭审笔录、判决书做为附件参考,对于法官审案、律师办案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在新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中,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分别代表着对待被追诉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进而投射出 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障程度,以及 权力运作的理念和模式。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何在诸多新问题新挑战之下坚持和践行无罪推定成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新课题。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大幅度提升,在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其辩护权、是否可以降低证明标准、如何确保认罪的自愿性等问题相继涌现,成为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给无罪推定在我国的实践带来什么样的新挑战,又将如何应对?本书旨在通过一种历时性分析,梳理和勾勒出我国刑事司法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发展脉络,揭示出背后思想启蒙与制度革新的路径,以期对当下或未来的刑事司
在日本司法体系中,下级审判机构的判决已经相当“固化”,从中见不到法官的“独立性”——法官被“隔离”于社会生活之外,因此无法亲身了解市民的生活感受;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受到“控制”,因而导致了陈词滥调化的判决。这些司法的消极性一直以来饱受诟病,而要理解这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分析日本法院系统内由司法行政 的“官僚化”人事安排。 “司法官僚”集团是法院的实权者,对法官的人事任命、调动和晋升,对审判的运行,对司法的解释等掌握着“ 强大”的权力,他们是法官中的“精英组人员”,是身披法袍的行政官。以 “司法官僚”为研究对象,新藤宗幸以内部视角观察日本司法行政体系的运行逻辑和司法官僚在整个司法制度中的角色,剖析了司法官僚的精英路线、法官人事系统,以及针对下级审判机构的“指导”等实际情况,并在此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9年11月9日由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1月4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有许多性规定:如纯程序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查阅权诉讼的原告资格和查阅范围,经批准的内部程序外部化适格被告,统一办理行政许可外部程序内部化的适格被告,基础行政行为审查标准和证据的区别,新旧法的选择适用,瑕疵痊愈的法律适用和裁判方式,被告逾期举证第三人补证的处理方式,不予许可案件的审查密度和方式,多因一果的赔偿责任和民行赔偿一并解决,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下的行政补偿诉讼时机、程序和标准以及裁判方式等。 该司法解释之所以有性规定,是因为我国行政许可法是世界上专为行政许可行为量身定制的专门法律。行政许可授益行为与行政处罚负担行为恰为行政行为理论中对应的行为,行政
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加强与完善使律师职业责任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书展示了美国律师从业制度中职业责任的规定,详尽讲解了律师职业责任的基本要求:精湛的专业技能、忠诚于客户、不得欺诈、对第三方和公众的援助、公平对待等义务,书中还介绍了法官相应的责任。所选经典案例具体、生动,与读者分享执业中的经验与教训,了解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同时本书对于提高我国律师的业务水平也有促进作用。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业务操作指引②》共收录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城中村改造业务、房屋租赁合同业务、继承业务、劳动法业务、商业秘密业务、公司治理业务、专利侵权业务、食品安全法律风险管理业务、矿业并购业务、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等19个律师业务操作指引,不仅为律师从事相关业务提供了指导与借鉴,同时对提高律师执业素质、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法德检察制度》是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法国和德国检察制度的专著。《法德检察制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对两国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组织体系、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职权、检察官制度作了全面、详尽、客观、准确的介绍。《法德检察制度》一书作者曾在法国、德国求学多年,精通法语、德语,为法国巴黎第五大学法学硕士(1996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7年)、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博士(2005年),有着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工作经验,对法国、德国的检察制度了然于胸,作者扎实的法学理论、外语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保证了《法德检察制度》内容的准确与客观。
既有的对国有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等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相对割裂的状态,忽略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土地储备制度已成为国有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运行机制,且在目前城市化加速发展、经济对建设用地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各地土地储备机构的收储来源主要依赖于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征收,而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入市则是农民试图打破国家对建设用地的垄断,争取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一种“压抑与抗争”。《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一级市场法律制度研究》将这些彼此紧密联系的问题置于建设用地一级市场法律制度这一研究框架内,从而得以从全域的视角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本书研究了如何约束国家的土地征收权,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相关问题,以及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一级
为进一步加大金融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力度,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对近年来全市立案侦查的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查阅卷宗、讯问犯罪嫌疑人,走访案发单位、召开专家评审会等预防调查的基础上,编者精心挑选出授信审批、融资担保、投资理财、外汇管理等七个环节的35件典型案例进行个案剖析。 每个案件都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案情介绍、案例评析、警钟长鸣、法律解读和对策建议。案情介绍部分通过查阅案卷、与承办人交流,采用叙事手法全面介绍案件全貌;案例评析部分主要针对案情介绍,围绕案件特点、案发原因、发案规律等问题进行评述;警钟长鸣部分针对金融领域人员这一受众群体,突出发案后的警示;法律解读部分对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律条文进行了详细阐述,引导金融领域工作人员澄清事实、明辨法理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以重罪案件为视角》有以下特点:一是系统性。注重发挥协同创新理念的优势,不就事论事,不拘泥于部门利益,坚持从整体和长远对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二是多向性。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以重罪案件为视角》的主要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共同对重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视角具有多向性。三是实用性。注重突出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全书内容有理论阐释、有实证研究、有具体案例、有问题梳理、有原因分析、有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相关经验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四是及时性。在当前立法与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及时将试点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炼和总结,突出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智
本书为“21世纪法学规划”中的全新力作,颇有监狱学“小百科”意味。内容上,全面翔实,由六编十八章构成;编排上,体例清晰,结构完整。作者多年关于监狱学的研究及充分的调研实践经验,给予该书鲜活的生命力。《监狱学导论(21世纪法学规划)》由吴宗宪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