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蔚云教授作为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在《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中对八二宪法起草的背景、主要经验、重大问题和各条文的具体讨论,做了最为精准而又精炼的记录,并进行了学理概括。《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理解和解释八二宪法制宪原意的最重要的文献依据,是理解我国宪法的重要著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宪法全面实施,特别是推进宪法解释和合宪性审查。宪法实施,必须以对宪法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而《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对宪法做历史解释的基本参考资料。同时,《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具有极强的学科开创意义,对建构中国宪法学的自主话语体系也具有基础作用。 《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曾于1986年由我社出版(统一书号:6209 73),因年代久远,年轻学者多未睹真容,而以复印本和扫描本传播,如能重排出版,必为学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宪法学习宣传,进一步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增强青少年宪法观念,把宪法融入校园文化,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教育规律,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引导学生认真诵读和学习宪法原文,了解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本书由宪法宣誓誓词,宪法晨读记录卡及精美贴纸,宪法文本,国旗、国徽、国歌插页四部分组成。将宪法条文内容合理分为十六周,通过思维导图、图文结合、打卡学习等全新的体例形式,增强宪法宣传教育的生动性、参与性,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宪法的互动体验,从而实现真正将宪法落实到日
合宪性解释,简言之,是指在合宪性审查过程中通过解释保留法律条文有效性的方法。合宪性解释属于一种宪法判断的方法,也是多数国家主要采用的宪法判断方法。它在具体审查模式(如美国、日本)和抽象审查模式(如德国)下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概括来说,前者体现经典宪法教义中的 三权分立 思想,推崇司法谦抑原则;而后者的初衷则是借此扩大基本权利在普通诉讼中的辐射效力。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使用法律限缩解释,使法律条文的理解不逸出宪法的有效性射程。 近年来,在人民法院的许可下,我国司法实务界开始在裁判文书中援引宪法进行说理,这种司法裁判方式与合宪性解释有一定的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以宪法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加强法律条文适用的正当性。本书重点考察合宪性解释的两种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合宪性解释的基本
《宪法》共四章,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关于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
本书2011年首版上市,2014年修订二版,本次根据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成就新内容进行第三次修订。本书以问答形式,提炼宪法核心问题,进行一一解读,以利于读者重点把握和学习宪法知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宪法是法治的基础性要件,是法治社会的后一道防线;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法治发育水平。倘若将法治国家比之如一只木桶,宪法就是构成这只木桶的短的那块木板;这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是由这块短的木板所决定的。因此,要实现宪政国家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在宪法这项基础性工程上花费足够的心力,正如同要想让木桶盛的水更多,就必须在短的那块木板下更多的功夫一样。 这是一套面向普通公民的通俗法学读物。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和简明性于一体,用公民平常的话语,谈公民关注的问题,讲公民生活中的法律。 在这套丛书中,您看到的案例或者事例,都源于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都足以使您感同身受,并引起共鸣。通过对这些案例或事例深入浅出的剖析,我们力求让读者了解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法律知识,进而总结出我们生活中的法理。
本书为每年一种的出版物,旨在为广大空间法领域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资料。本书分五个部分:学术论文、学术动态、国际文件、外国空间政策与空间立法、中国空间立法与政策性文件。本书收录上一年度在国际重要空间研究领域会议的学术论文,总结上一年度这一领域的学术动态,刊载有重要影响力的涉及空间活动领域的国际文件。所有论文的来源均是国际一流组织或组织领导人(如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秘书长、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法律小组、国际宇航联)以及各国专家。
本书收录作者近几年就“一国两制”与基本法方面发表的七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探讨“一国两制”与港澳基本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内容涉及“一国两制”的原则及其宪法学意义,单一制理论及其分类问题,国家行为和政治问题,法院管辖权的概念及其内在限制和外在限制,以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特别行政区的宪法地位,香港回归后立法制度的演变及其对行政主导的影响,澳门行政长官与行政会、行政机关的关系等。 本书在原来基础上做了较大修订。有的增加了新的材料,有的校订了不严谨的观点表述,有的在文字及语法表达上作了调整。这些论文探讨“一国两制”与港澳基本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内容涉及“一国两制”的原则及其宪法学意义,单一制理论及其分类问题,国家行为和政治问题,法院管辖
制定农村金融法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精神的立法项目,2015年、2017年中央一号提出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制定农村金融法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牵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参与起草。为配合制定农村金融法,全国人大农委编写了《农村金融立法研究》一书,收录的主要是全国人大农委多年来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服务调研和农村金融立法研究的成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勇向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60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是举国上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社会主义大业的60年。
依法治国必然要有宪法,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依法治国,要先从严格实施宪法开始。本书从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法治、以及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讲述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宪法的内容和功能、宪法普及与弘扬宪法精神、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实施与监督等,剖析了人们对宪法的认识误区以及如何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使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宪法的存在与实际体现的价值,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