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适用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规章,历经1998年、2012年两次修改,此次修改的规定全面吸收了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和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对规范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修改内容如下: 完善了强制措施制度、受立案制度、侦查制度、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机制。 落实了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认罪认罚从宽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取证规则。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信息化应用,完善办案协作等制度。 根据新出台的监察法,明确了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本书收录了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历经2009年8月27日、2012年12月28日、2015年4月24日、2018年12月29日三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文,就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条文加注了条旨,方便检索;就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重点条文进行了条文注释及法条关联加工、典型案例要旨汇总,便于深入学习理解条文内容。本书后半部分附录了与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配套文件,是学习适用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的实用法规工具书。
本书以近代四川的地方实践为视角,研究中华法律文化在近代转型中所遭遇到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审视传统中华法律文化如何艰难转型发展。本书以历史视角看法律,主要借助四川档案文献资料,分别对土地、慈善、坟产、婚姻、庙产、司法技艺、法律方法等多个近代法律 的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本书不是简单的论述中华法律文化的制度变迁,而是充分利用四川档案文献资料,采取地方社会史的路径,重点分析近代地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与法律、 制度与地方习惯等既往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在视角、史料和方法上均有一定的学术创新。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主要适用于制定法语境的法律命题与法律真理理论,以为正确判决的存在问题、标准问题与获得问题提供一个前后一致的答案。本书由五章构成。章 法律规则与法律命题 依次说明了,法律规则的本体论状态决定了我们能对其内容进行命题化的表述。第二章 法律命题的真值 首先批判了法律真理的怀疑论与空缺论。第三章 法律真理观的学说史重述 依次考察了法律真理的符合论、法律真理的融贯论等。第四章 基础融贯论的法律真理观 通过对几种代表性哲学理论批判性考察论述了何种本体论与认识论观点才是妥当的。第五章 法律命题与法律方法 则首先阐明了我们可以通过统一的法律命题理论来为司法判决的存在问题、标准问题与获得问题提供一个前后一致的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 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为基本内容,并延伸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关联简明问答,从而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宪法。
黑恶势力是社会的毒瘤,因为黑恶势力,人民的幸福得不到保障,安全屡屡受到侵犯。在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本书就是针对本次专项行动,面向以中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群体推出的一本专业知识读本。 青少年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没有 刑事责任能力。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扫黑除恶教育,一方面是要帮助青少年认识黑恶势力,另一方面是要预防青少年被诱拐进黑恶势力团伙,从而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因此本书在介绍扫黑除恶行动的同时,还着重讲述了黑恶势力的危害,以及相关执法部门对于犯罪行为的打击,以此来实现对读者的警醒目的。期望读者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远离黑恶势力,拥有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时光。
黑恶势力是社会的毒瘤,因为黑恶势力,人民的幸福得不到保障,安全屡屡受到侵犯。在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本书就是针对本次专项行动,面向以中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群体推出的一本专业知识读本。 青少年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没有 刑事责任能力。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扫黑除恶教育,一方面是要帮助青少年认识黑恶势力,另一方面是要预防青少年被诱拐进黑恶势力团伙,从而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因此本书在介绍扫黑除恶行动的同时,还着重讲述了黑恶势力的危害,以及相关执法部门对于犯罪行为的打击,以此来实现对读者的警醒目的。期望读者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远离黑恶势力,拥有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时光。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于 2018 年 11 月 25 日第二次修改,共 15 章 266 条。 2020 年 8 月 6 日 令第 160 号《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对该规定作出修改,删除了该规定中“收容教育”相关的内容。
关于“市场化破产”,本书从法理学的角度展开,提出“市场化破产”系与“政策性破产”相对而言的,将破产程序由权力运行系统转向权利保障结构,故以“权力控制-权利保障”运行机理为视角,投诸国家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法治图景中施以研究。
本书探讨了信息权的具体内容及各国政府努力使这一权利得以实行的过程。本书将支持信息权为人权这一理念同时也支持国家发展这一权利的所有重要的国际标准汇集到一起,并将赞同承认这一理念的言论进行了整理,意在以比较易于理解的形式向法律工作者、非政府组织活动者、学者、媒体从业人员和官员提供有关信息权的国际视野的比较研究信息。
《法律文化视域中的法学教育比较研究--以德日英美为例/法治教育研究丛书》编著者这部著作有两条基本脉络:一是法学教育的变革历史;二是法律文化的发展演进。其既对中西古代法学教育进行了梳理,又以德国、日本和英国、美国为例分别廓清了欧陆和英美法学教育传承和发展的脉络;既交代了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框架,又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法律文化变革中的中国当代法学教育改革路径;既探索了法学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了一国法律文化的实际状况。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多维视角讨论企业合规问题,解释企业合规的性质和理论根基,分析实务中中兴公司、西门子公司等现代企业合规治理体系。本书不仅从学者角度讨论企业合规的基本理论,还从律师角度探讨了实践中践行的企业合规案例。
边缘法学丛书作为一套重视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著作,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力求处理好法学理论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它的出版,对于法学研究的繁荣和法治建设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边缘法学丛书以交叉为视角,以非法学的思维,用非法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法律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它是法学理论应用化、法学应用理论化的综合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积累价值。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随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陆续扩充本丛书品种,目前第五版为46种,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 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民法典分册。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随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陆续扩充本丛书品种,目前第五版为46种,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 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民法典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