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研究
    •   ( 0 条评论 )
    • 刘泽鑫 /2024-12-1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研究旨在我国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的司法化进行完善,研究以 理论综述 域外制度综述 立法完善 处遇完善 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从当前罪错未成年人处遇模式的发展方向来看,处遇模式的司法化是今后主流发展方向。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于 2019年2月发布的《2018-2022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来看,计划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防治措施,包括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旨在平衡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惩罚,以期有效实现未成年人的社会融合和个人发展。在研究方法上,采取法教义学、文献综述、类型分析及进行研究。在作者看来,想要完成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立法完善,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保护处分与现行刑事司法体系相融合,形成 刑罚-非刑处罚-保护处分 的刑事后果体系;二是与相关部分法的衔接,包括我国刑法、刑事诉讼

    • ¥64.6 ¥68 折扣:9.5折
    • 外国刑事法译评(第一卷):网络犯罪 外国刑事法译评 林维 王华伟
    •   ( 126 条评论 )
    • 林维 主编, 王华伟 编 /2024-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当前,我国的刑事法研究不仅日益繁荣,而且正处在重要的转型阶段,更多地借鉴国外前沿研究成果正当其时,这既能为我国了解国外前沿成果创造更多的机会,也能为我国刑事法研究走向世界铺平道路。本书秉承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理念,旨在通过翻译国外刑事法的前沿成果,来为我国刑事法研究提供域外经验,扩展视野。 本书主题是当下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网络刑法问题,内容主要遴选近来国外关于网络刑法的前沿论文、立法、判例,分主题专论、刑法评注、判例研究、立法动态、环球视野五个栏目,目的在于通过引介德国、英美、日本的先进研究成果,为我国网络刑法的研究提供借鉴,并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扩大研究者的视野范围。研究者凭借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可以站在更加国际化、体系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网络刑法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加深相关问

    • ¥85.4 ¥89 折扣:9.6折
    • 刑法分论:理论与实务
    •   ( 5 条评论 )
    • 陈志英 /2024-10-01/ 群言出版社
    • 《刑法分论:理论和实务》共有九章,包括概述,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章节知识体系设计上,突出理论重点和实践常见、多发罪名,不追求面面俱到。 个罪阐释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理论与实务结合。 新规更新上,涵盖了《刑法修正案(十二)》(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及2023年以来施行的相关司法解释、意见。 ?

    • ¥56.8 ¥79 折扣:7.2折
    • 公共危险解释论与判例研究(刑法分则解释论与判例研究丛书)
    •   ( 93 条评论 )
    • 陈洪兵 著 /2011-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现代社会也称为风险社会、危险社会,现代刑法也被称为危险刑法;尽管通说关于危险犯的理论千疮百孔,但不应断言危险犯理论是无用的理论;为应对现代社会曰益增多的危险,应当加强危险犯理论的研究。现行危险犯理论把精力集中在危险状态是否是既遂的标志、形成危险状态后行为人主动消除危险的是否成立犯罪中止这些问题的争论上。危险犯理论应当求真务实地研究如下问题:一是,危险犯与实害犯、行为犯、结果犯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二是,危险犯具体个罪的既遂、未遂、预备、中止的认定以及如何选择适用法定刑幅度的问题;三是,如何准确界定和归类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从而为立法论和解释论提供根据;四是,如何处理危险犯之间及与相关人身犯罪、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问题;五是,我国现行刑法是否存在过失危险犯的规定, 以

    • ¥33.5 ¥45 折扣:7.4折
    • 我国缓刑犯社区矫正制度创新研究
    •   ( 35 条评论 )
    • 张雍锭 /2022-1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以缓刑犯的社区矫正为视角,对缓刑犯社区矫正的制度、实践及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作者首先探讨了对缓刑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性质,主张对缓刑犯的社区矫正是一项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然后,研究了对缓刑犯的调查评估,探讨了以调查评估为基础的分级监督管理,以犯罪类型为主、犯罪年龄为辅的集中教育和基于需要评估的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分类教育矫正,提出了以需要评估为基础的个别化帮扶机制改革建议;探讨了对缓刑犯社区矫正效果的评估,建议根据社区矫正效果评估结果适时调整社区矫正方案。这些研究对于我国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的深化,对于社区矫正制度和实践的完善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的不少内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是我国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值得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

    • ¥58.3 ¥68 折扣:8.6折
    • 法学实践教学系列丛书/经济刑法:原理与实训
    •   ( 24 条评论 )
    • 杨辉忠 编著 /2014-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经济刑法--原理与实训》突出了经济犯罪理论与实训的特色,尤其是在经济刑法的“犯罪论”部分,包括经济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经济犯罪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经济犯罪的停止形态、经济犯罪的共犯形态以及经济犯罪的罪数形态等方面,作者精挑了大量的经济犯罪的现实案例,附在其中。这些案例大多来源于我国各地、各级法院审判的经典案例,有些甚至是人民法院作为指导性案例予以发布。为了突出实训的特色,作者对这些案例(法律文书)基本上没有删减,以完整的面貌呈给读者,这样会使读者对法院的审判结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研究探讨。

    • ¥33 ¥45 折扣:7.3折
    • 刑事新派理论与少年法
    •   ( 23 条评论 )
    • 杨新慧 /2019-11-18/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少年法发轫于少年犯罪法,在刑事新派理论的支撑下产生。本书通过对少年法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梳理,发现少年法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少年犯罪法向少年越轨法、少年保护法和少年福利法多个领域逐步拓展、延伸的过程。在刑事新派理论的指引下,少年法主张少年犯罪的去犯罪化,少年越轨行为干预的早期化,少年保护措施的公法化,少年福利的平等、全面化。因此,刑事新派理论不仅是少年法发展的理论依据,更为少年法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我国对少年法学研究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对少年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本书着力于对少年法理论根基的挖掘,以期对我国少年法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 ¥42.6 ¥59 折扣:7.2折
    • 经验法则在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认定中的运用问题研究
    •   ( 57 条评论 )
    • 李海峰著 /2023-10-01/ 法律出版社
    • 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经验法则的域外历史流变出发,梳理经验法则的历史形成过程,揭示经验法则与我国内生文化土壤的高度契合性,抽离出经验法则的事实本质属性和法律诉讼因子,进而将经验法则从一般性概念中相剥离,凝练出司法视域下的经验法则涵义、特性、类别、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聚焦刑事司法实务,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收集近20年来明确适用经验法则的刑事案件,审视经验法则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将增强司法人员对经验法则的刑事司法价值认同感作为破解问题的前提基础和首要条件。第三部分着眼整个事实构建与确认这一司法诉讼过程,从诉讼模式、审判程序、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模式等方面诠释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认定的过程原理与诉讼机理,进而

    • ¥58.3 ¥68 折扣:8.6折
    • 【速发】外国刑事法译评:网络犯罪 林维 主编,王华伟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348444
    •   ( 1 条评论 )
    • 林维 主编,王华伟 编 /2024-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当前,我国的刑事法研究不仅日益繁荣,而且正处在重要的转型阶段,更多地借鉴国外前沿研究成果正当其时,这既能为我国了解国外前沿成果创造更多的机会,也能为我国刑事法研究走向世界铺平道路。本书秉承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理念,旨在通过翻译国外刑事法的前沿成果,来为我国刑事法研究提供域外经验,扩展视野。 本书主题是当下外最为关注的网络刑法问题,内容主要遴选近来国外关于网络刑法的前沿论文、立法、判例,分主题专论、刑法评注、判例研究、立法动态、环球视野五个栏目,目的在于通过引介德国、英美、日本的先进研究成果,为我国网络刑法的研究提供借鉴,并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扩大研究者的视野范围。研究者凭借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可以站在更加国际化、体系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网络刑法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加深相关问题的研

    • ¥59 ¥89 折扣:6.6折
    • 刑法分论(第三版)
    •   ( 314 条评论 )
    • 朱建华 主编 /2018-08-01/ 法律出版社
    • 刑法分论的内容与司法实务、法律适用、司法解释紧密相关,《刑法分论(第三版)》特别注意反映近年来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发展情况,注意反映司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注意吸收相关问题的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注意贯彻刑法分论教材应有的体系结构完整、知识稳定成熟、表达层次清晰等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刑法分论(第三版)》对第二版中出现的一些技术规范方面的问题、个别表达不准确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反映了新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提高了教材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 ¥44.2 ¥52 折扣:8.5折
    • 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中下)(全三册)
    •   ( 24 条评论 )
    • 王作富 主编 /2007-01-01/ 中国方正出版社
    •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服务于司法实践,因此,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图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实 所谓实,就是要求作者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目的,重点研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编写体例外上不苛求体系的完整,对一些司法实践中运用较少的或者存在问题不多的罪名,未予论及;对司法操作无关或意义不大的方面,如犯罪客体等问题,不予提及,或者一笔带过;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就在于集中篇幅,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论证,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2.新 所谓新,就是要求作者反映的问题新,采取的论证方式新,使用的研究成果新,依据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新,以期对原来没有取得共识的传统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对新的出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 3.深 所谓深,就是要求作者对研究的问

    • ¥148.5 ¥198 折扣:7.5折
    • 施刑范典(上下册)
    •   ( 0 条评论 )
    • 刘生荣 主编 /1999-10-01/ 中国方正出版社
    •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从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我国新时期惩治和预防犯罪已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修订后的刑法不仅在微观方面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犯罪,在宏观方面也有利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这是一部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刑事司法需求的好法典。 本书以修订后的刑法分则中413个罪名的适用问题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对各罪的立法背景和罪名的确定、构成要件、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轻刑与重刑的界限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常见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评析。本书的体例是严格按照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罪罪名的顺序进行编排的,为便于读者查询,书中附有拼音检索、笔画检索目录以及定罪量刑常用数查询表。

    • ¥95.7 ¥128 折扣:7.5折
    • 职务犯罪办案手册
    •   ( 127 条评论 )
    • 尹久信 著 /2011-07-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作者在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从事自侦工作30余年,《职务犯罪办案手册》是作者多年来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书中对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等49种职务犯罪的立法规定、司法解释、犯罪构成、侦查内容、侦查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可以作为各级纪委、监察、行政执法相关部门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单位办案的业务指导用书,以切实提高办案能力和规范办案行为。

    • ¥62.7 ¥78 折扣:8折
    • 2024新书 刑法罪名精释 第五版 修订版 上下册 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罪名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 刑法修正
    •   ( 1 条评论 )
    • 无 /2024-07-31/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内容简介 About this Book 本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研究中国刑法分则内容新、全面、具备权威和实用价值的刑法专著之一。入选 十四五 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和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本书在第五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法律依据新。2022年5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十二)》以及6部司法解释和11部规范性文件的内容都被吸收进本书。 二是收录罪名全。本书不仅对已确定的483个罪名全部进行了研究、撰写,而且坚持对新增设的罪名、修改的罪名、常用的罪名重点阐释。对《刑法修正案(十二)》实施后修改的7个罪名,精心进行了撰写、修订、补充和完善。 三是聚焦理论与实务。本书革故鼎新,立足刑事立法、司法前沿,体现最新刑法学术动态。对每一个罪名,注意从概念和构成要件、刑

    • ¥268 ¥358 折扣:7.5折
    • 专断性医疗行为刑法处遇问题研究/东南医事法文库
    •   ( 0 条评论 )
    • 杨柳 /2015-12-01/ 东南大学
    • 作为刑法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医事刑法日益成为刑法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这固然与医患矛盾、医疗事故的增多相关,也与医事刑法自身的独特性、交叉性有关。专断性医疗行为的刑法处遇问题是医事刑法领域中一个细小但颇为复杂的问题。所谓专断性医疗行为是指欠缺患者同意而实施的医疗行为,它既是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也可能是刑法上的犯罪行为。对于刑法意义上的专断性医疗行为而言,它需具备欠缺患者同意、侵袭性和实质性损害三个特征。 专断性医疗行为本质上是对告知同意原则违反的行为。因此,专断性医疗行为具备义务犯的基本属性。告知同意原则本系英美法系产物,经域外传人我国后已由我国医疗法规所确认。告知同意原则的核心在于患者同意,这是医患关系由以医生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反映。患者同意背后矗立的是患者自我决定权,

    • ¥30.96 ¥48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