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系统性创新研究。本书着眼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结果制造,从结果归责须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刑法学原理出发,在对刑法上的因果原理做创新研究的基础上,从事实根据与规范评价两个层面揭示了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因果构造,明确了其不法构成应具备的实质条件,使其同纯正不作为犯之间的界限得以明确划分,从而破解了长期困扰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的诸多难题。通过揭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 纯粹结果犯 属性,也使其在刑法上的规范依据及存在范围得以明确界定。
犯罪标记行为是案犯在犯罪过程中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传统上,对犯罪标记行为,我国司法工作人员欠缺自觉的识别意识和分析知识。本书以犯罪标记行为为研究重点,全面阐述了犯罪标记行为的内涵和特征、犯罪标记行为的具体类型、犯罪标记行为与相关犯罪行为的区别以及犯罪标记行为的侦查作用。此外,本书还从证据法学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犯罪行为分析的证据价值、行为证据分析意见的证据资格、展示性证据与行为证据分析、隐蔽性证据规则与行为证据分析、刑事证明标准与行为证据分析等一系列新问题。本书拓展了侦查学和证据法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侦查学和证据法学的理论内容,有助于司法工作人员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有效防范冤假错案。
阮惠风著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监测与控制实证研究》以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深度访谈为辅,兼以参与式观察(本文主要是指暗访)及座谈等多种方法,尝试以社会控制论为理论视角,对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形成的内在机制与治理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
我社曾经出版了《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指导丛书》,内含《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要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案例剖析》《机械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医药及卫生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与审查》等,是分别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并结合一些案例给予解读说明,对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起到了指导规范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套丛书中引用的一些案例不够全面和代表性。在实践中,常有读者,如专利申请人、代理人常常遇到与申请文件撰写、答复审查意见的问题,希望能够出版带有案例剖析的指导书籍。
本书注重侦查学实务问题研究,是《侦查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的姊妹篇,主要围绕当前侦查实务中长期存在、较为突出的相关问题,如卧底侦查的正当性及其规制问题、国际侦查合作问题、刑事电子取证与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技术侦查措施法治化背景下的控制下交付问题、资本市场犯罪案件侦查策略等,开展专题研究,分析问题症结,探寻解决思路,是目前较为权威、反映实务问题及其解决方略的侦查学论著。
本书是京师刑事法文库之一,是延续选题。也是司法部2008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欧盟项目“中国死刑适用的司法限制”阶段性成果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CO)战略方案基金(SPF)资助。 本书共计十二章,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题为“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基本问题”,有五章,分别对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的政策依据和法律原则,以及其他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具体问题包括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实体标准的统一化、量刑情节与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暴力犯罪共同形态的死刑适用,;中篇题为“具体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实体法标准”,有五章,分别对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五类典型性的严重暴力犯罪死刑适用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下篇为“暴力犯罪死刑
《定量犯罪学:从描述到控制的探索/公安院校知名教授学术文库》是一部探讨犯罪定量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学术著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出了犯罪因素空间理论,给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是犯罪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定量犯罪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创新。也就是说,将犯罪研究建立在因素空间基础上,从犯罪因素发现到犯罪因素分析,通过犯罪背景空间得到犯罪大数据挖掘的基本路径,为犯罪研究的人工智能奠定了有价值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方法。因此,从学术上来看,《定量犯罪学:从描述到控制的探索/公安院校知名教授学术文库》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应用意义。 《定量犯罪学:从描述到控制的探索/公安院校知名教授学术文库》适用于犯罪学研究者与学习者,特别适用于热衷定量犯罪学的读者研究与使用,也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