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里科 菲利(Enrico Ferri,1856-1929)是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他与龙勃罗梭、加罗法洛(Baron Raffaele Garofalo)被誉为 犯罪学三圣 ,是刑事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菲利的主要著作《刑事实证学派》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坚持犯罪现象的决定论,不承认古典学派信奉的 自由意志论 ,基于有效的社会防卫目的,致力于 对罪犯的犯罪行为和社会两方面 的研究。菲利在 犯罪社会学 这一概念下,将刑事科学组合成一个体系,对犯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构建了自己的犯罪学思想体系。 《实证派犯罪学》一书汇集了恩里科 菲利于1901年4月22日、23日和2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三次讲演的讲稿。虽只有短短四万余字,却是菲利刑法学说和犯罪学理论的高度浓缩。
在犯罪、推理小说领域,英国作家人才辈出,从柯南 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到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波洛,再到近年来被誉为英国受欢迎的女性犯罪作家薇儿 麦克德米德,推理小说的类型与题材随着技术、时代变革日新月异,但无论小说中的犯罪手法如何高超、犯罪案情如何错综复杂, 推理小说都是依据真实犯罪鉴证科学的发展而延伸的,从犯罪现场到法庭鉴证,鉴证科学的主旨至今未变 即一个犯罪现场、一具尸体或者是一根头发,都能解开事实的真相,展现司法公正。 本书是一部讲述犯罪现场分析和法庭鉴证科学的非虚构作品,完整记录了英国两百年犯罪鉴证的发展史。作者通过对鉴证科学发展的研究梳理,将刑侦过程中的法证科学分门别类,例如犯罪现场调查、毒理学分析、犯罪心理学分析等等。此外,作者结合对业界*专家采访、著名案件分析以及
倪铁编著的《中国侦查体制演进研究--基于现代诉讼法治的视角》分为上、下两编总计十九章,分别从“侦查”语词演进研究、中国传统侦查体制演进研究以及中国现代侦查体制演进研究这三方面内容展开探讨。本书具体篇章安排包括“侦查”语词演进、中国传统侦查体制运作准则、中国侦查体制的初创、中国侦查职官体制演进、中国侦查管辖体制演进、侦查启动体制演进、侦查启动领域中报案体制演进、侦查启动领域中自首体制演进、中国侦查技术体制演进研究等。
《刑事侦查学(第2版)》是刑事侦查综合型理论著作。全书由导论、刑事技术、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四部分组成,共二十五章。作者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当代刑事侦查学的新成果,对刑事侦查的基本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适合于刑事侦查学教学、科研工作者,侦查人员及其他司法实际工作者,在校大学生和自学法学的人阅读。
近二十年来的西方国家,在犯罪学与犯罪控制的策略上,正在日益成为犯罪统计学和管理犯罪学的领地,以此计算出危险族群的分布区域、易犯罪的时间以及统计哪些释放者再犯的可能性,由此使得监狱正在进入仓库化管理的时代。本书的作者从欧洲的观点对于这种犯罪控制的工业时代进行了梳理,也提出了批判,指出在以经济模式看待和控制犯罪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如果社会没有仁慈和宽容,重刑的刑事政策只能把更多的人送到监狱,而社会问题并没有解决。本书是一本系统阐述犯罪学和监狱学前沿理论的著作,对于国内读者来说,许多知识和观点都令人耳目一新,更为可贵的是,本书并没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自负与傲慢,而是充满了对数字式控制和工业式管理的反思。
阮惠风著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监测与控制实证研究》以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深度访谈为辅,兼以参与式观察(本文主要是指暗访)及座谈等多种方法,尝试以社会控制论为理论视角,对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形成的内在机制与治理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
我社曾经出版了《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指导丛书》,内含《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要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案例剖析》《机械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医药及卫生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与审查》等,是分别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并结合一些案例给予解读说明,对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起到了指导规范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套丛书中引用的一些案例不够全面和代表性。在实践中,常有读者,如专利申请人、代理人常常遇到与申请文件撰写、答复审查意见的问题,希望能够出版带有案例剖析的指导书籍。
本书共分六部分:导论部分犯罪动机与死刑适用的研究意义、现状及思路进行介绍;*章,犯罪动机在死刑案件中的存在,主要介绍犯罪动机的概念及分类、心理学分析、刑法学意义;第二章,犯罪动机影响死刑裁量的根据,主要介绍其理论根据及法律根据;第三章,犯罪动机与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适用,包括对故意杀人案件、严重危害法律秩序性故意杀人案件、民间矛盾纠纷激化性故意哈人案件死刑适用情况的分析;第四章,犯罪动机与毒品犯罪案件的死刑适用,包括依法应予从严惩处、从宽处罚的毒品犯罪案件的死刑适用;结论部分对全书进行梳理,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为读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权威。” 侦查机关公正执法办案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没有公正执法,就没有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就无法实现中国梦。 大众传媒履行着宪法赋予的舆论监督职能,对侦查机关及其民警坚持公正执法的实践做了大量生动的报道,为侦查机关推进公正执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有效地推动了司法公正。 当前,我国的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着刑事犯罪居高不下和人权保障日益完善的双重挑战。而伴随着公众知情权的强烈需求,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大众传媒无孔不入地介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传媒对侦查活动的报道、监督以及所引发的社会、法律问题也备受关注。传媒
关于如何阻止暴力犯罪方面,美国研究出科学的知识,但是对这些知识的使用却很少。本书阐述了如何运用新知识和有效的实践方法降低超高的杀人率、交通死亡率、毒品使用过量率、监禁率,同时减少纳税人用于警务和监狱的花销。本书为不同层次的领导者们提供了减少暴力犯罪的具体事例和措施,重点论述如何通过革新警务和矫正方式来减少犯罪和再犯,同时减少刑事法庭;本书还给出了一些帮助年轻人避免误入歧途从而慢慢走上犯罪道路的项目建议。此外,本书重点论述了阻止暴力的方法,认为预防犯罪首先是能够预防暴力犯罪;论述了前摄性犯罪预防更省钱,而抑制犯罪的执法要昂贵得多;解释美国的犯罪趋势是和其他相对富裕民主的国家相对比来展开的,而不是孤立地论述。
《定量犯罪学:从描述到控制的探索/公安院校知名教授学术文库》是一部探讨犯罪定量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学术著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出了犯罪因素空间理论,给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是犯罪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定量犯罪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创新。也就是说,将犯罪研究建立在因素空间基础上,从犯罪因素发现到犯罪因素分析,通过犯罪背景空间得到犯罪大数据挖掘的基本路径,为犯罪研究的人工智能奠定了有价值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方法。因此,从学术上来看,《定量犯罪学:从描述到控制的探索/公安院校知名教授学术文库》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应用意义。 《定量犯罪学:从描述到控制的探索/公安院校知名教授学术文库》适用于犯罪学研究者与学习者,特别适用于热衷定量犯罪学的读者研究与使用,也适用于
夏尼、汤普森编著的《犯罪制图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通过提供真实案例、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以及用于智能警务和犯罪预防的*技术对犯罪制图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展示。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发行了一些以犯罪制图为主题的著作和书籍,并且这些书籍对目前应用于犯罪制图方面的技术、方法已经进行了很好的阐述,但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总结犯罪制图在各国应用的现状进一步对现有的成果进行补充。
被誉为“战略性犯罪”的生态犯罪是涉及危害全局性、战略性和生态安全利益的犯罪,而生态安全利益不仅是人类的立命之本,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惩治生态犯罪的过程中,令人忧虑的现象是社会公众或犯罪人对生态犯罪并不具有明显痛恨情绪或自我认知的“罪感”或“耻感”;况且,生态犯罪的收益大于生态犯罪的成本,生态犯罪的发生率大于生态犯罪的发现率、查处率与“死亡率”,这是生态犯罪发展蔓延的原因所在。 以价值多元化为指导的生态刑法立法,应当在维持现行刑法的基本结构和体例下,重新考量生态刑法的规范构造,在具体的罪量标准上,采取多元的类型化标准,以其形成严密的生态刑法法网,在寻求生态犯罪治理的公共政策和刑法规范妥善融合的进程中,合理地规制生态犯罪的范围,提升刑法有效治理生态犯罪的能力
《影像中的侦查学:以TVB剧集为例》以TVB刑侦剧为切入点,将TVB刑侦剧中涉及的侦查学知识,分为侦查主体、侦查措施与方法、侦查认识与思维、侦查程序、侦查技术、总体评价与启示等若干部分进行了富有趣味性的分析,可作为侦查学知识的入门读物。《影像中的侦查学:以TVB剧集为例》是专门以TVB刑侦剧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可作为剧集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这六十部作品,刻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西南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出的一种声音、沉淀的一种思考,与时人共鸣,更让后人知晓并体悟一代又一代西政人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的福祉,负责任地思考过什么、呼吁过什么。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为建校六十周年所提交的一份学术答卷,也是西政人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献上的累累教研果实和片片赤诚之心! 我们真切地期待着学术界对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进行庄重批阅。更真切地期盼当下和未来的读者们细细品味、神思交游,一同探索、领悟中国法学教育、中国法治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正道!
《犯罪论体系研究》旨在与中国现行《刑法》良好契合,而建构了“两要件二阶层”犯罪成立模型。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引入,当时我国尚未制定刑法典(新中国部《刑法》于1979年制定)。《犯罪论体系研究》遂以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为标的,以《宪法》的保障人权条款、党和国家刑事政策为指导,构建新的犯罪论理论体系,为司法者评判犯罪提供了便捷的理论模型。“两要件”理论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乃至国际刑法的犯罪成立理论吻合,因而新理论模型有利于中国刑法理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犯罪论体系研究》且以新视角评说“持有型犯罪”“期待可能性”“超规范出罪事由”等争论不休的刑法学命题。
秘密侦查是一种有效的犯罪侦查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往往会侵犯有关人员的合法权利,如隐私权、通信自由权等。由于其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做出明确规定。我国修改以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秘密侦查进行了必要规范,这有利于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本书在阐述秘密侦查原理的基础上,首次对内线型秘密侦查、外线型秘密侦查、技术型秘密侦查以及其他类型的秘密侦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概念准确,论证充分,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必将有助于侦查人员对《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推动我国秘密侦查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杨兰臣编著的《常见职务犯罪解析与预防》分为四章。 *章介绍刑法基础知识,以帮助非法律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本书后面三章的内容。 第二章是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类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行贿罪等。 第三章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例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 第四章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权犯罪,例如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等。 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对常见的职务犯罪进行详细介绍,并注意尽量用通俗易懂 的表述方式,对每一个罪名都详细地解释其含义,介绍其构成要件、立案追诉标准、量刑标、见问题、典型案例及评析、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等。
由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涵盖犯罪现象、原因、对策等犯罪问题的各个方面,犯罪学必将涉及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精神病学、警察学、侦查学、文化学、统计学、医学、生物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学说、知识及智识思想。于是,犯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仅牵涉犯罪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模式,而且还影响到犯罪学概念的界定。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策略与治理要点》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监管体制现状和法律体系现状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并对各地实践进行广泛调研,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与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可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侦查与防治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