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概念和性质,现存的专利商标国际制度,主要包括国际申请方面的制度,如权制度、PCT制度和马德里国际注册制度,包括国际审查授权方面的地区工业产权制度,如欧洲专利与欧盟专利制度、欧盟商标制度等,并论述专利商标制度发展的趋势,对近年来被频频提出的拟议中的全球专利制度进行预测和分析,对面向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专利制度设计理念与方案、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本书从程序、实体、技巧等三个部分,围绕有关知识产权诉讼问题设问作答,旨在普及知识产权诉讼保护知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环境。读者对象:广大社会公众。
为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需要对该课题进一步研究。本书由陕西咸阳知识产权局与北京杨丽萍咨询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编写。分基础篇、专题篇、实践篇三篇,对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进行全面的介绍,并列举相关企业成功贯标案例,具有实务性与操作性。
本书结合作者近30年的专利审查及研究工作经验,详细地介绍了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基础知识,并对专利审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此外,本书还有大量的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和专利审查有关的案例介绍,以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读者深刻领会本书的要义。读者对象: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应试者、专利代理人及专利申请人。
对我国专利行政案件的实证分析表明,创造性判断是专利行政案件最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但还缺乏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本书围绕我国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实务问题,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地研究了专利创造性判断。
本书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涉及申请文件撰写的各个法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款、第21条第2款,《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第26条第3款、第33条)的适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的解释和说明,对新审查员的审查工作能够起到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