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是人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新型途径和方式,通俗地说,慈善信托就是人们用信托的方式去做好事。我国发展慈善信托,有利于促进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对此,我国《慈善法》第五章专章对慈善信托作出了规范,但该章仅有八条规定,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慈善信托,还需要结合我国《信托法》的相关规定。为方便大家准确把握慈善信托,本书系统疏理了《信托法》《慈善法》的相关规定,全面、综合地介绍了以下内容:一是我国公益信托的概念与特征、慈善信托的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二是慈善信托目的与种类,三是慈善信托的设立、变更、终止与备案,四是慈善信托财产,五是慈善信托当事人,六是慈善信托财产的管理处分,七是慈善支出与慈善项目实施,八是慈善信托的监管与信息公开,九是慈善信托的促进措施,十是慈善信托
在立足于对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在实践中运用和反思理论,才能在提高法科学生实务能力的同时,推动理论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因而,案例评析课程是法学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要求。 本书的写作主旨是以案例评述的视角,展开对民商事法律制度的研究。本书所选取案例主要是本人亲自代理的,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多发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民商事案件;同时还选取了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法制日报、民商法网等媒体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刊登的案例及裁决。每个案例分为四个专栏,分别是:【案情简介】、【裁判要旨】、【裁判评述】和【法条索引】。 【案情简介】部分是根据法院公布的案情或者裁判决文书编选而成,对复杂的案情有所简化,但又不损及
本书正文共分为六章。 章阐述了海事电子数据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本章首先对 海事 电子数据 海事电子数据 三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研究的范围。 第二章研究了海事电子数据的分类与证据价值分析。本章从基本的航海仪器出发,不仅阐明了产生海事电子数据的物质基础,还对海事电子数据进行了分类研究,终分析了海事电子数据的证据价值。 第三章分析了海事电子数据的收集与保全。电子数据与传统证据的差异在收集与保全环节表现得比较突出。 第四章探讨了海事电子数据的举证与质证。 第五章研究海事电子数据的认证。 第六章进一步展望大数据时代海事电子数据的证据法实践。 结语部分在综合上述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海事电子数据与电子证据、电子数据的异同,由此得出海事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子数据类型,在司法运用各环节不仅要遵
商标的财产属性是商标法的基本问题。将该问题置于历史的语境中,就会发现,商标在法律上被作为财产、赋予财产权保护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商标的财产化。商标财产化的议题贯穿于普通法系商标法发展的始终。在不同阶段,商标财产观念的内容并不相同,这些观念对商标法规则产生不同的影响。弄清财产话语在商标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对商标财产属性的认识,为我国商标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镜鉴。朱冬、林秀芹编译的《财产话语与商标法的演进--普通法系商标财产化的历史考察》适合知识产权爱好者、高校学者研究者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商法、经济法越来越重视,不少非法律专业也开设商法课程,以使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商事交往中的一定的法律知识。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正不断完善中,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时有发生,因此,及时更新商法教材有利于学生与时俱进。 因为2013年后我国的商法所涉部门法作了比较多的修改,使得原先的教材内容与我国的现实法制实践有些脱节。本次修订在体系上的安排更趋合理,首先,删除了原先担保法的内容。担保法的主要内容已经在物权法中规定,,故直接将章名改为物权法;其次,由于期间《保险法》、《公司法》的修订,也必须对相关的 保险法 公司法 内容作较大的修正。第三,虽然法律没有修订,但相关规定有变化的,也反映在相关章节中,比如,有关合同法、证券法、商标法、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出
商法是法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经济 化的深入和“ ”倡议的推进,它在实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书采用图解、案例并适时穿插相关知识等新颖的形式来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化繁为简,并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就 商法中 核心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主要包括商事组织法、代理法、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 货物运输与保险法、产品责任法、知识产权法、 结算法,以及 商事争议的解决等内容。 本书既适合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其他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 商务工作的人员及相关法律工作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