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一项具有变革性的基础技术,其对世界的潜在影响堪比互联网。本质上来讲,区块链和法律都是信任机制,两者关系的不确定性引致对区块链两极分化的评价。区块链利用分布式分类账、共识和智能合约等特征实现避免对中央机关的依赖以及建立普遍诚信的价值主张。但区块链信任系统并非无懈可击,分类账、智能合约、边缘服务提供商以及代币销售各层次各有风险,网络解放和政府架空无异于天方夜谭,法律和监管介入的需求毋庸置疑。监管可能抑制创新并引起管辖权竞争问题,但并非无解之局。区块链可以补充法律、与之互补甚至取而代之,两者分别有其治理局限性,融合治理方为解决之道,而这可以通过法律代码化与代码法律化两种模式实现。
刘阳明、王中主编的《两岸投资法律一本通》分为台湾法律与大陆法律两部分,以供对照比较。该著作除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法律、司法实务运作及应注意事项外,其内容更囊括立法介绍、投资经营、婚姻家庭、日常争议、刑事犯罪及纷争解决等议题,可提供两岸地区人民,不论是法界、商务人士,甚至一般普罗大众,只要是对两岸法律有兴趣、有需求,皆可透由此书之介绍及对照比较,快速掌握两岸法律之异同,此书之编著确为两岸法律界前所未有之创举,是难得的法律工具书,也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随着新三板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新三板不仅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广大中小微企业以及投资者密切关注的焦点。如果对新三板企业所存在的法律问题一知半解,就不能有效规避新三板挂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本书针对新三板企业在挂牌过程中的存在的出资以及股权方面法律问题,以律师的角度,通过介绍和分析大量的新三板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这些法律问题进行提炼和评析,同时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模式,以期能够给广大中小微企业以及投资者解答这方面法律上的疑问,同时为中介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指引。
本书汇集、梳理了近3-5年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高级人民法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裁判案例,提炼出相应的裁判规则。每篇裁判规则包括案例信息、关联事实、裁判理由、案例评析、相关依据五个部分,重点介绍了相关建设工程法规适用的现状,其中案例评析主要对裁判规则背后的法理、原因等进行分析,还包括延伸出针对相关裁判规则涉及问题的其他观点,尝试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纠纷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法律与金融》第七辑设置了 法金前沿 证券法制 金融刑法 公司法研究 商法论坛 五个栏目,收录的文章反映时下热点,涉及法律与金融交叉领域的热点问题、资本市场的动态、金融犯罪中的法律问题、公司法及商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疑难与热点问题。 法金前沿 栏目专注于金融法律交叉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本辑以金融科技为主题,研讨美国法下区块链资产证券监管规则的重构以及智能合约与传统合同法律框架的关系。 证券法制 栏目坚持实践性与学术性并重,关注资本市场立法、司法的动态。内容涵盖交易型市场操纵犯罪的主观心理界定、新《证券法》下集体诉讼制度的完善以及永续债性质研究及违约救济困境之纾解。 金融刑法 栏目聚焦于金融与刑法交叉领域问题。讨论了包括刑事 套路贷 与高利贷的界限探析、《证券法》中 内幕信息 和 未公开信息
《投资者(第3辑)》的政策解读栏目结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该文件进行研究探讨,后面部分开展公司治理、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事后救济制度模式构建等内容的讨论,同时继续坚持实践性、探索性、前瞻性的研究态度,围绕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这个核心,吸纳法学家、金融、经济界的名家、业内一线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共同为推动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建言献策、深入探讨与研究。
本书是研究劳动法领域权利配置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专著,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不仅对劳动法权利倾斜性配置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变迁进行了学理梳理,而且分析了我国劳动法权利配置存在的问题、根源及优化路径。书稿对我国劳动法权利配置问题的根源及优化路径中非诉程序性权利、劳动争议诉讼实施权配置如何优化等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国际经济法与海关法前沿(*辑):海关与涉外法律理论与实务》共分五个专题,分别探讨了国际投资法律问题、跨国企业合规问题、国际海关法律问题、国际经济法与一带一路法律问题,以及国际仲裁和国际争端解决问题。这些论文既广泛涉及到国际经济法主题,又在若干具体领域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既有高度的理论分析,又紧密结合了法律实务。
本卷由“基础理论”、“制度研究”、“农村法制”、“法学教育”四个板块组成。在文章选择方面,始终秉持学术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关注民生、跟踪理论前沿、服务法治实践作为基本追求,着重选择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应《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地方重大实践的优秀学术论文。 本卷内容充实、学术性和实践性强,许多文章都是针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优秀作品。在“基础理论”板块,收录了刘水林教授等2篇优秀学术论文,反思了当前学界关于经济法定义、经济法变迁等研究成果,对经济法定义、经济法的进化等基础问题作了深入探索;“制度研究”板块收录了14篇学术论文,涵盖了“市场主体法”、“市场秩
《企业信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立足我国企业信用监管的立法和实践,是国内较早采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企业信用评价、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和企业信用信息应用"四位一体"制度框架全面系统地研究企业信用监管法律制度的著作。 《企业信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入挖掘,又有制度层面的全面梳理;既有法律维度的研究,又有跨学科思维的碰撞;既有基于制度创设的法理反思,又有基于制度实施的对策建议;既有宏观层面的布局指引,又有微观层面的具体剖析;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以期为我国深化行政监管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智识参考。
本书在反垄断法视角下,立足我国市场经济及法治发展实态,以串通投标法律控制理论研究为中心,以中国串通投标法律控制制度构建为重点,以串通投标学理分析、类型化研究、规制原则、证明规则、法律制裁为主线,深度探求我国串通投标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出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及承接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串通投标的法律控制路径。
本“论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关注民生、跟踪理论前沿、服务司法实践作为基本追求。在栏目的设置上,既有相对固定的栏目,如“基本理论”、“制度研究”、“国际视窗”、“学术争鸣”和“农村法制”等,又可以根据每期的组稿情况,开辟新的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