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税收问题是每个企业都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之一,而税务筹划更是企业税收问题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也逐步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条件所致,税务筹划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引发了诸多法律风险。 为了帮助企业防范和控制与税务筹划相关的法律风险,《税务筹划法律风险管理策略(最新修订版)》(作者陈晓峰)对企业税务筹划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税务管理、采用税收优惠、增值税筹划、营业税筹划、消费税筹划、企业所得税筹划、企业特殊经营行为税务筹划、税款征收、税收争议等诸多领域中的法律风险120余项,近乎涵盖了企业税务筹划法律风险防范中的各个方面。 《税务筹划法律风险管理策略(最新修订版)》在系统性介绍上述研究成果之外,更
翁嘉晨、张灵军主编的《税法基础与应用》包括税收概述,税法基础知识,流转类税收,所得类税收,财产类税收,资源类税收,行为类税收,税收征管基本制度,税收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税务行政争议与救济等内容。 《税法基础与应用》可作为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为配合全国税务系统“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和数字人事工作的推动,适应各地税务岗位学习、培训的需要,结合《全国税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系类教材》,中国税务出版社继续推出《税务公务员岗位学习每日一题丛书(2018)》,以满足广大税务干部日常学习、培训的需要,丛书一套12本,分别为:《税务会计每日一题》《廉洁从税每日一题》《税收基础每日一题》《大企业税收管理岗位每日一题》《领导干部岗位每日一题》《行政管理岗位每日一题》《纳税服务岗位每日一题》《征管评估岗位每日一题》《税务稽查岗位每日一题》《靠前税收岗位每日一题》《收入规划核算岗位每日一题》《信息技术岗位每日一题》。
《税法(第3版)》以2016年颁布的新税收法律和税收政策为依据,尤其是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各税种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各税种的计算、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实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每章中按照所讲授的内容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及“能力目标”,以便学习者学以致用。 《税法(第3版)》共分为十章,包括税法基本原理、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资源类税法、财产行为类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行政法制。 《税法(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税法教材,也可作为各类成人院校及企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8年8月31日由十三届 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9年1月1日施行。个税法的此次修改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根据新个税法,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多项支出可抵税。提高起征点、增加专项扣除,加上税率调整,带来的减税力度超过以往。另外,为堵塞税收漏洞, 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本书是研究财税法中度的专业性学术著作,新时代财税改革和财税法治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财税的推陈出新,而本书即是从基础理论上对妥善解决反避税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八十年代早期,我国法学学界开始关注反避税,是
税法理念是指人们在对税收法律现象进行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税收法律的基本看法、意识、信念或观念,是人们对税法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税法认知模式。税法理念与税法制度、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联系。 税法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从话语上获得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依法治税在中国税法理念中处于灵魂地位。依法治税理念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税法观以及西方法治思想的结合物,其有合理性,亦有缺陷。税收法治是指在税收“良法”的前提下,征税权得到制约,税法权威得以树立,征税人和纳税人权利都得到保障的法治状态。作者认为依法治税理念需要向税收法治理念转变。 本书分析了大量税法实务界的执法语言和执法行为,从实务中的语言和行为提取较新颖的论证材料,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真实可靠,其观察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