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涉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一部分(三三条至一九一条)和有关附件。这些内容与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决议二和1994年《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 第十一部分的协定》(以下简称《执行协定》)一起建立了“区域”制度,并提供了支配“区域”内活动的法律框架。第十一部分是《公约》中篇幅长的一部分,也是协商困难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由于需要一套用以支配为全人类的利益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资源的法律制度,国际社会意识到有必要对1958年《日内瓦公约》中规定的海洋法进行重新审查和修订。在通过联合国大会特设委员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初的研究(1967年至1968年)和海底委员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审议(1969年至1973年)之后,深海底采矿制度问题成为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面临的复杂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类法典”系列,是法律出版社应社会各界对权威法律法规汇编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需要,精心编纂的一套应用型法规工具书。本套图书兼具权威性和应用性两大特点,是超越目前市场上常规工具书的创新产品。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本次再版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分类法典的专题和种类,增补和修订了上一版出版后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常用的部门规章,并对导读、参见、条文注释、文书范本和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它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全球海洋的健康状况在近几十年来每况愈下,海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 紧迫的法律与政治挑战之一。有效的解决方案取决于国家、国际组织等行为体为实现商定目标而进行的协调和合作。本书对海洋环境保护涉及的核心问题和相关国际法律文书进行了系统性评估,并统筹兼顾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全球海洋治理的主要趋势。 本书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详细分析开始,探讨了主要的全球和区域条约及相关文书,这些条约和文书旨在防止、减少和控制航行、海底开发、捕鱼、倾废,以及陆上活动、海洋噪音和气候变化等新因素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本书展示了国际机构如何扩大其职权,以解决除污染外更广泛的比如生态多样性保护之类的海洋环境问题,并促进以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
《中国海上维权法典·国际海事公约篇·附光盘第3卷海洋环境保护:(精)》收录的是由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防污染技术类公约和议定书。其中《国际防污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方面重要且影响力*的公约,该公约通过公约条款和技术附则的要求,针对船舶油类、有毒液体物质类、包装有害物质类、生活污水、船舶垃圾以及船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实施全面约束,为防止船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还收编了《1972年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和《1972年防止倾倒废弃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1996年议定书》。
《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在国家一社会这一解释框架内对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理论进行了反思.在直面否定公法/私法区分的理由的基础上.尝试理解当代公法与私法互动加强的现象,并探讨当代中国公法的定位问题。就中国的现实处境和具体问题而言.公法/私法的区分并非一个将要到来的预测或者早已得到正式确认的普遍共识,而是一个已经发生、有待澄清的问题。现代以来私法公法化与公法私法化潮流有其社会原因,即进入现代以来国家与社会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趋势造成的公法/私法之间的互动加强;但是,当代公法与私法的互动现象在理论上并不能推翻公法/私法的二元区分。对于当前的中国,公法的定位相比私法的定位更为关键、更为困难……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选编》是在现行海洋法律和行政法规基础上编辑的。该书汇集了海洋权益、海洋渔业、海洋石油、海上交通、海洋环境保护、海关、海事等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海洋领域和与海洋直接有关的诸项法律制度,适宜从事海洋管理、海洋开发利用、运输、环保、军事、外交、司法、教学等部门的同志参阅使用。
为帮助远洋渔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更准确、全面地把握国际渔业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要求,崔利锋、黄硕琳主编的《国际渔业条约和文件选编(中英文对照)》选录了18份中英文对照的国际渔业条约和重要的国际渔业管理文件,包括《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渔业管理的国际行动计划等8份全球性渔业条约和文件(上篇),以及我国缔结或参与的10份区域性和单鱼种国际渔业条约(下篇)。
为使广大的航运业人士及从事国际海事立法研究的专门人员了解与海上运输有关的国际公约与规则,包括其具体内容、现状、批准和加入情况、修正情况、我国加入情况等,李桢主编的《中国海上维权法典_国际海事公约篇(第5卷海上运输)》收录了与海上运输相关的四十多个国际公约与规则。这些公约与规则收录的时间截止到2012年7月底,不仅包括联合国起草通过的公约,也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在海事法领域起草通过的公约及布鲁塞尔国际海事公约等。
张仁平主编的《中国海上维权法典——国际海事公约篇(第2卷海上安全)》收录的国际海事公约基本上是现行有效或即将生效的国际海事公约的中英文对照综合文本。旨在为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航运企业、相关涉海单位、海事院校及科研机构、社会各界对学习和运用IMO安全公约,提供全新的更为翔实、全面和准确的资料,以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公约,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
库克、卡利通编著的《大陆架外部界限——科学与法律的交汇》是应联合国海洋事务与海洋法司之邀,由IOC和IHO汇集了全世界的著名专家编写而成,内容丰富、全面。全书共20章、3个附录,涵盖大陆架的法律问题、大陆边缘特征、资源和相关国际法、大地测量技术、定位方法、水深测量、地震反射和折射方法、重力和地磁方法、地质、数据管理、划界案准备等自然和社会学科问题。翻译出版本书的目的是为我国从事此项工作的法律和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能为在一线工作的同事们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它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全球海洋的健康状况在近几十年来每况愈下,海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紧迫的法律与政治挑战之一。有效的解决方案取决于国家、国际组织等行为体为实现商定目标而进行的协调和合作。本书对海洋环境保护涉及的核心问题和相关国际法律文书进行了系统性评估,并统筹兼顾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全球海洋治理的主要趋势。 本书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详细分析开始,探讨了主要的全球和区域条约及相关文书,这些条约和文书旨在防止、减少和控制航行、海底开发、捕鱼、倾废,以及陆上活动、海洋噪音和气候变化等新因素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本书展示了国际机构如何扩大其职权,以解决除污染外更广泛的比如生态多样性保护之类的海洋环境问题,并促进
本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学术评注丛书(共7卷)的第五卷,由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赞助并支持了该系列丛书的工作。本卷主编是Shabtai Rosenne,Louis B.Sohn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争端解决条款的主要起草人。本卷内容涉及争端解决的第二七九条至第二九九条,以及一般和 条款和附件五(调解),附件六( 海洋法法庭),附件七(仲裁),附件八(特别仲裁),附件九( 组织的参加)和 文件附件一的决议一,决议三和决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