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已随全球化趋势演变成一门国际学科,而这正是本书重点。《国际刑法与欧洲刑法》计四编,共17章,分别为绪论、刑法适用法、欧洲刑法及国际刑法。 刑法适用法 探讨德国刑法效力; 欧洲刑法)分成欧盟刑事法与《欧洲人权公约》,前后结合《里斯本条约》,讲述欧盟法现况;后者说明公约与欧洲人权法院裁判影响内国刑事法之部分; 国际刑法 在介绍国际法进展,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为基础,另检讨德国法之因应。作者在有限篇幅内,毫无遗漏任何重要资料地说明跨国刑法,让想接触国际刑法与欧洲刑法的学习者立即了解这块法律领域,也可以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刑法专业学生及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从国际刑事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我国参加的24项多边国际刑事公约和29项包含有附属刑事规范的多边公约以及90项双边刑事条约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关于条约在刑事司法领域适用的18部法律、法规和其他文件中的具体规定,结合国际刑事条约自身的内容和特点,理清了在中国适用的国际刑事条约的范围,阐明了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接受方式为纳入式而非转化式,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方式既有直接适用方式也有间接适用方式,而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领域和涉外刑事案件中以直接适用为主。当刑事条约与国内法相冲突时,“条约优先原则”主要也适用于这两个领域。 《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由高秀东编写。
本书是反腐败刑事法治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分未经定罪的没收程序,反腐败引渡合作与腐败资产的认定,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发展三个部分。分别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特别没收程序,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冻结资金返还,未经定罪没收相关金融资产的法律规制,中外非定罪资产没收制度的比较,腐败资产的没收,从反洗钱视角构建反腐败防逃机制,反跨国商业贿赂犯罪国际合作的法制与实践,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等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
《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问题研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构建的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制度为重点,以具体的资产追回案例分析为依托,系统剖析了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的基本要求,详细论述了资产追回刑事途径和民事途径的程序选择和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指出资产追回国在具体的追回过程中,必须对拟选择的刑事途径或民事途径进行战略分析和战术准备,才能确保资产追回取得预期成效。当前,必须从提高资产所在国提供法律合作水平和资产追回国国内司法能力建没两个方面人手,逐步健全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制度。就中国而言,除应加大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网络构建力度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犯罪所得、国有资产、境外追同主体等领域的国内相关法律制度。
本书紧密结合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与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际刑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反映了现代国际刑法规则的内容及其特点。全书共15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国际刑法导论,国际罪行,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司法公正,国际刑法中的人权保障,国际刑事诉讼程序规则,以及国家与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合作。本书的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国际罪行,甚至国际刑法。
本书对国际刑法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国际刑法的实施、国际犯罪的构成及分类,以及个人与国家的国际犯罪与责任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本书作者马呈元教授学识渊博,著有多部国际法著作,对国际刑法的研究造诣颇深。本书对国际刑法学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涉及众多条约规定及法院判决,分析比较了学者的不同观点及自己的见解,内容翔实,与同类出版物相比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本书分“国际刑法的基本理论”、“国际刑法的实施”、“国际犯罪”和“国际犯罪责任”四篇,对国际刑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按照笔者原定写作计划,“国际刑事合作”应为本书的第五篇,但考虑到除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的内容之外,旨在打击国际犯罪的国际刑事合作与国家间一般刑事合作的内容并无本质的区别,加之这一方面的著述颇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无疑是国际刑法体系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国际刑事法院的明确目标,是防止严重危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犯罪发生,寻求正义和修复被害人的心理创伤。 对于很多中国学者来说,国际刑事法院并非是一个陌生的事物,目前,有很多学术文章和著述涉及该领域。2003年2月,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位于香港的亚洲法律资源中心联合在中国海口市举办了中国首次关于国际刑事法院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出席这次为期3天的题为国际刑事法院专题的国际研讨会。出席这次为期3天的题为国际刑事法院专题国际研讨会的国际大会的有来自中国和国际的多位的学者和专家。这次大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研讨会中文论文集已经出版。
《恐怖主义行为的国际法律控制·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系:现状·问题和前景》系统介绍了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系和联合国系统关于反恐的有关决议,详细介绍了公约的制定背景、历史沿革、主要内容、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展望,特别是对于刚刚产生的2010年《北京公约》和2010年《北京议定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介绍,内容详实、体例完整,体现出较深的国际法研究造诣,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是目前关于国际航空保安公约研究的一本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