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单位教材,*版在我社已经销售近800册。本书系统介绍和研究国际组织法的有关理论、条约、制度和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和现状、国际组织的类型和形态、国际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国际组织的经费与预算、国际组织法的基本性质、国际联盟的结构和历史意义、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会员国、联合国的组织结构和职权、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程序、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联合国和区域组织的法律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欧共体和欧盟的组织结构、东盟与东盟意识、新兴国际组织及其问题、国际组织争端的解决、当代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国际社会组织化与国际法律制度发展等。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特别是由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性,使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当前正在实施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规则正是《巴黎协定》,而在《巴黎协定》中创设的遵约机制无疑是促进、便利和监督各国碳减排的重要制度规则。故而,深入参与、理解和履行《巴黎协定》遵约机制的相关规则,将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行动,确保我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符合《巴黎协定》法律义务的关键。而正基于此,本书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巴黎协定》遵约机制相关规则,以期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法律政策选择。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理性。”历史上没有一部的法典不以完备的思想为基础,只有先了解法律思想,才能具备法律精神,进而提升法律的价值。 英国当代法理学罗伊德勋爵撰写的这部法学基础著作,告知人们如何运用缜密的思想,分析法律的理念;检讨古往今来不同社会对于法律的看法,进而研究法律观念与社会观念的交互作用;讨论法律在未来迫切需要处理的难题,是一本重要的法理学经典读本。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人类海上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使得愈来愈多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为直接反映国际海事立法发展的动态,以利于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司法实践与国际接轨,本书分六编十六章针对如下三种情况作了系统研究:一是从国际海事立法的发展趋势看,就相对比较稳定的法律制度,或在时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如共同海损法律制度、船舶、船员法律制度等;二是就国际上存有争议且有必要统一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法律制度等;三是就国际上已经启动立法,而我国也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或海事立法领域的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如航运管理法律制度、船舶油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沉船沉物打捞法律制度以及海事犯罪法律制
《国际环境法(英文)》从探讨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切入,就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渊源、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结合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趋势就其具体领域如土地、大气、水资源、森林、海洋、公域环境以及环境与贸易、环境与军事等进行系统论证。
本书分为三章,从国际仲裁、海外诉讼和企业风险控制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我们相信这本凝结了金杜争议解决部全体同仁心血的作品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提供参考和帮助。
本书是集中、系统地论述航空运输责任统一法规则的学术著作。作者立足于国际航空运输的法律实践,运用判例分析和比较法方法,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讨了国际航空运输领域1929年华沙国际航空运输责任统一规则迈向1999年蒙特利尔国际航空运输责任统一规则演进和发展的成因和进程,论述了华沙国际航空运输责任体制一体化和现代化改革的统一立法成果,概括和分析了21世纪国际航空运输责任法发展的趋势和基本特点,着重结合丰富的航空法判例和相关国际公约阐述和研究了国际航空运输责任统一法的各项原则、规则和制度的立法渊源、法律含义和适用方法,并就蒙特利尔国际航空运输责任规则对我过航空法律实践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初步研究。
本书从立法的角度探讨如何消灭战争,以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和幸福,是靠前法学科领域的阅读书目之一。主要研究了国家间的战争与和平法规问题,在序言中论述权利和法律的起源。靠前编共三章,论述战争是否合乎正义,并解释主权的意义;论述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公战与私战的区别。第二编共二十五章,论述了战争的起源,以及人的权利、皇帝继承法、使节的尊严、刑罚的性质等。第三编共二十五章,论述战时的合法行为、和平的种类和战争条约等项内容。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理性。”历史上没有一部的法典不以完备的思想为基础,只有先了解法律思想,才能具备法律精神,进而提升法律的价值。 英国当代法理学罗伊德勋爵撰写的这部法学基础著作,告知人们如何运用缜密的思想,分析法律的理念;检讨古往今来不同社会对于法律的看法,进而研究法律观念与社会观念的交互作用;讨论法律在未来迫切需要处理的难题,是一本重要的法理学经典读本。
本书以《核不扩散公约》(NPT的解释批判理论为基础,重新审视核不扩散法中和平利用核能中规定的 不可剥夺之权利 。揭示规则导向的法律思维在条约解释中的谬误。借鉴了建构主义本体论的观点,即规范和制度是主体间构建的结果。这种视角有助于为把法律理解为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上述理论有助于真正阐释和构建和平利用核能的 不可剥夺的权利 和多边核出口管制之间的法律关系。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空间法研究水平,为广大空间法研究学者提供系统的研究资料,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立足于对每年的空间资料的系统整理,主办了《中国空间法年刊》。我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该刊办成一个学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