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是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它涉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等范畴,而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作为国际安全的基础,也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际安全、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国际安全中的裁军、军控与防扩散,以及非传统安全议题等。
本书以晚清国际法传入为线索,以主权国家的核心要素为架构,结合晚清主权意识生成之历史特性,从司法主权意识、领土主权意识、国民意识和国际社会意识四个维度出发,对晚清主权意识的生成进行微观考察。不仅史实性地呈现出晚清中国世界秩序观从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主权国家、从 中国之天下 向 世界之中国 的巨大转变,而且还通过揭示19世纪实证主义国际法与殖民扩张的共谋,揭露了殖民扩张时代的实证主义国际法对形式平等的主权理论的扭曲和重塑。
本书从区域国别研究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法国社会的特征。内容覆盖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系、职业精神、文化政策。这些关乎法国社会运行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本质上反映了对等级的依恋和对平等的追求。这一看似矛盾的社会生活方式背后却有着统一的文化逻辑:高贵与低贱的对立。这一基本文化特征也贯穿法国文学的创作实践,《追忆似水年华》就是这一文化逻辑的典型代表。本书多学科、多角度、大跨度的论述为认识当代法国社会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特别是由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性,使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当前正在实施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规则正是《巴黎协定》,而在《巴黎协定》中创设的遵约机制无疑是促进、便利和监督各国碳减排的重要制度规则。故而,深入参与、理解和履行《巴黎协定》遵约机制的相关规则,将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行动,确保我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符合《巴黎协定》法律义务的关键。而正基于此,本书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巴黎协定》遵约机制相关规则,以期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法律政策选择。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法律发展进程经历了一场深刻转向:从被动接受西方法律文明的冲击与移植,转向将人民大众凝聚为政治主体,进行自我立法,进而构建自主法律体系。这一转向奠定了新中国的政法法学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进一步创造性地融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成功实现了法律体系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衔接。在此背景下,政法法学亟需因应时代变化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政法法学的新视野。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是国内本学科一流教学与研究团队精诚合作的全新产物,作者均为国际商事仲裁法学法领域的 少壮派 实力人物。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理论、法律适用、实务操作等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本书概念清晰准确、分析简明透彻、体例结构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学研究的全新成果,结合国际商事仲裁法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解析国际商事仲裁的实际运作。体系完整、要点突出、资料翔实、案例丰富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使得本书在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可以作为法学本科生之教材,可以供研究生阅读参考,可以为司法实务人员提供工作指南,可以为参加司法考试和考研的读者提供学术营养,于理论和实务均大有裨益。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门户,是 一带一路 的核心区。为服务和支持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编译了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税制,现已出版的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税款和其他应缴财政款法(税法)》《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税法(上、下卷)》《吉尔吉斯共和国税法》《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税法》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税法》。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门户,是 一带一路 的核心区。为服务和支持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编译了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税制,现已出版的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税款和其他应缴财政款法(税法)》《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税法(上、下卷)》《吉尔吉斯共和国税法》《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税法》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税法》。
《国际原子能法汇编》是依据国际原子能法律文书所调整的特殊核能利用关系,将国际原子能法律体系划分为国际核组织法律制度、国际核控制法律制度、国际核合作法律制度,并进一步细化分解。书中首次汇集了全面涵盖核相关国际法律文书112份,其中公约(含协议范本)类文书57份,美苏(俄)核裁军协定13份,联合园大会决议中核相关国际宣言及原则12份,安理会核相关决议30份,其中许多法律文书是首次翻译。汇编收集的各类法律文书是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核工业企业、法学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展核法律研究的参考依据和重要支持性文件。
宋英编*的《国际环境法(英文版)》为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和学者首创的国际环境合作培训教材,为中国-南南环境保护合作项目中的重要一环,面向国际援助国家,对非洲国家等进行援助培训的教材。本书为主要针对国际环境法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与新发展,由此对国际金融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新的要求。如何以新的视野来研究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如何以新的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其中,教材的编写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的。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全书的体系架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理论、管理、实务。理论部分为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管理部分为国际储备与管理、外汇风险及管理、外汇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管理;实务部分为外汇业务、国际结算、国际信贷。这样的体系思路有利于体现理论的深度、广度及课程的运用性,也有利于学生既能完整
国际核能法律规制源于联合国成立之初,紧随着核能利用的起步阶段,其重要性关乎国际战略格局、军事博弈和经济发展,既涉及鲜为人知的铁幕之后的核威慑对抗,又深入民生热议的新能源开发合作,而相关法律制度并未被民众甚至学者所熟知。《国际原子能法》从国际法的角度,首次对核能利用的国际法律制度作一个系统的研究,辅之对福岛、切尔诺贝利、三哩岛核事故等六十多年来世人瞩目的重大核事件案例的法律解读,阐述了国际原子能法的定义、相关法律主体的地位、相关法律文书的逻辑关联。这是一部以法律研究为主线,立意新颖,观点独到,反映特殊国际法律发展、自然科学应用和国际变迁关系的作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人类海上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使得愈来愈多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为直接反映国际海事立法发展的*动态,以利于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司法实践与国际接轨,本书分六编十六章针对如下三种情况作了系统研究:一是从国际海事立法的发展趋势看,就相对比较稳定的法律制度,或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如共同海损法律制度、船舶、船员法律制度等;二是就国际上存有争议且有必要统一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法律制度等;三是就国际上已经启动立法,而我国也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或国内海事立法领域的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如航运管理法律制度、船舶油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沉船沉物打捞法律制度以及海
在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基本战略以及中国政府大力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下,关注国际商法的重要理论问题及其新的发展趋势,对于完善中国国内立法,帮助中国企业成功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商法的关注度很高,但将研究视角集中于国际商法重要渊源之一的一般法律原及其具体适用问题则相对稀缺,对国际商法背后的理念、价值、理论支持以及发展趋势等研究尚不够深入。在这方面,本书对国际商法的一般法律原则的若干重要实体法律问题以及程序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一个国际商法视下独特的、动态的一般法律原则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并将有关的研究成果落脚于中国的实践,具有很大的开拓
本书系统介绍和研究国际组织法的有关理论、条约、制度和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和现状、国际组织的类型和形态、国际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国际组织的经费与预算、国际组织法的基本性质、国际联盟的结构和历史意义、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会员国、联合国的组织结构和职权、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程序、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联合国和区域组织的法律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欧共体和欧盟的组织结构、东盟与东盟意识、新兴国际组织及其问题、国际组织争端的解决、当代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国际社会组织化与国际法律制度发展等。
本书从上海法院2017 -2018年受理及审结的数千件知识产权案件中精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指导性的案例。每个案例均设提要、案情、审判、评析四大部分。每个案例在提要部分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在案情部分介绍基本案情,在审判部分详细介绍审判理由和判决结果。评析部分是在概述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判决的法理和法律依据。本书是中英对照本。
本书对近二十年内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受理和裁判的案件进行精选和翻译,综述案例,并对每个案例后对法院或者法庭判决的主要法理进行点评。在综述方面,主要对案例从事实背景、法庭管辖权、实体问题判决以及对判决的不同意见等方面入手,力图*限度地保留法庭审理和裁判案件的原貌,使读者能够清晰还原出法官推理论证的逻辑和思路;在案例点评方面,编者选取每个判决所涉及的主要法理问题,作画龙点睛式的点评。
《欧盟第三国移民权利研究》是曹伟峰的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较清晰扼要地追述了欧盟国际移民的历史进程,对欧盟移民法律一体化,特别是调整国际移民(第三国移民)的基础性指令和基本的移民类型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归纳了第三国移民的主要权利清单,并针对日益增多的中国移民问题提出了自己对于构建及完善中国移民法律制度体系的理论构思。
《战争与和平法(第1卷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文库》是格劳秀斯在总结和借鉴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人类社会*部系统地论述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规则的著作。它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理论基础,在国际法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战争与和平法》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除法学外,它的内容还涉及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神学、文学、史学等诸多领域。在法学方面,它既包括战争法,也包括平时法;既包括法学理论.也包括民法和刑法,但主要是国际法。格劳秀斯博览群书,旁征博引。 《战争与和平法(第1卷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文库》中不仅大量引用了《**》、《国法大全》、《天主教教会法典大全》等历史文献的内容和许多学者的著作和观点,还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典故,显示了格劳秀斯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