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入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这些讲话、谈话、文章等从各个方面翔实记录了朱镕基领导中国经济的历程,内容涉及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通货膨胀等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不仅是读者深入了解朱镕基经济社会管理思想、领导风格、个人魅力和心路历程*全面的读本,也是读者回顾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的一部丰富史料。
本书记述了张国宝在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期间 ,一些被称为世纪工程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动议、决策、建设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谋划和科学民主决策过程,包括给国务院的报告、给中央领导同志的建议与发表的相关文章62篇和许多珍贵历史照片。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历程,这些文稿翔实记录下了这一时期辉煌的建设成就。收录的文稿全部为其自己撰写。通过对这些世纪工程决策论证建设实施过程的回顾与梳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了这些重大工程项目从动议比选争论到决策实施运营的曲折历程、宝贵经验和深邃思考。这些经验和思考对中国未来重大工程项目和关键行业更好地科学规划与决策实施,具有重要启迪借鉴意义。同时,本书从决策实施者的视角对改革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为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吴宗国教授主编的,由中国古代史各方向专家集体写作的一本官僚政治制度通史,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监察机制、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等进行了简明扼要而又全面的论述。 书中从官僚政治制度的起源开始,一直写到帝国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间上涵盖了从秦汉到明清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宋元以前部分没有作全面的铺叙,而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重点探讨一些问题。明清时期文献材料更加丰富,对当时的官僚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做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描述。
《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运动中*具时代影响和历史影响的刊物。特隆重推出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纪念版。 这套新文化元典丛书(普及版)(10卷),收入20世纪历史舞台上的影响巨大的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瞿秋白等大家的文章,名篇荟萃,思想犀利活跃,富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本丛书由研究《新青年》的专家学者张宝明先生主编,权*版本,值得信任。由连续两届获得 中国*美的书 设计奖的张胜先生精心设计,典雅古朴。
本书共分为三卷:《会谈卷》记录了从1964年到1986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政策、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对毛泽dong的评价等问题。《会议卷》记录了从1938年到1987年,邓小平参加的有关会议,并对邓小平在会议中所作的重要讲话、对一些政策问题的阐述、处理民生要务的方法和态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析。《演讲卷》记录了从1943年到1988年邓小平的历次重要演讲。内容涉及国家建设、干部选拔、军队国防、财政、教育、党内思想等诸多方面。
本书根据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翔实、生动地反映了 文化大革命 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重要活动。本书共分三部分: 逆水行舟 、 砥柱中流 、 拨乱反正 。本书通过对 文革 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介绍,阐明了十年浩劫对党和国家带来的沉重灾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不屈不挠的斗争。
本书共研究了130个宦官家族,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主要涉及了宦官家族渊源、家族世系、家族人物、仕宦经历、主要事迹等内容,以反映其家族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此外,还研究了唐代宦官家族的特点、宦官婚姻与家庭结构、宦官籍贯分布与出身来源、宦官与勋散爵制度、宦官的文化素质与思维观念、宦官阶层的经济地位、宦官阶层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提出了六个主要观点:第一,宦官家族的普遍化。第二,宦官家族的合法化。第三,唐代宦官建立家族是为了延续已取得的政治地位和继承已获得经济地位。第四,唐代宦官家族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第五,唐代宦官已经完全官僚化。第六,唐代宦官专权之所以经久不衰与宦官家族尤其是上层家族长期延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此书是迄今为止有关唐代宦官家族及相关问题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空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光辉战斗的十三年,是成就伟业的十三年。本书以图说史,以延安时期5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主体,辅以翔实、准确的史实,全面、系统、生动地展现了延安时期的辉煌历史,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千秋伟业。本书的照片经过精心挑选,并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照片大多很清晰,作者团队还对照片进行了仔细考证,本身就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对照片的解读以时间为序,以一个个的小故事展开,历史脉络清晰,能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既有宏观的认识,又可以对喜欢的历史片段进行细细品读,同时语言很生动,可读性强。
本书根据2023年12月以来等新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等重要法规进行增补,共收录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党纪政纪法规等规范性文件200余件,是纪检监察工作不可缺少的法规工具用书。
"本书并非一般的回忆录,而是40多位老外交人外交生涯中最难忘、精彩的亲身经历,真人真事:外交场合怎样斗智斗勇,小球如何转动大球,为啥逼着美国总统写道歉,为何对外工作如同“扳道岔”,“铁杆朋友”是怎样练成的,缘何一条“黑道”走到底,“文装解放军”到底怎样不辱使命,“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内容翔实,情节生动,文字流畅,富有可读性和传承教育意义,为宣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传递满满的正能量。这些珍贵的外交回忆对存史、资政、育人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艰辛进程及宝贵经验,尤其会使青年一代受益匪浅。"
政党是当代政治舞台上最主要、最活跃的角色,是各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政治主体。因此,现代政治学研究一直将政党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本书旨在对现代政党和政党政治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结合中国的政治文明进步和学术发展,推动政党政治研究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为构建中国政党政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本书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贡献、在写作风格上强调理论梳理和研究指导、在研究范围上体现全球视野和比较方法、在具体内容安排上避免国别政党政治研究而注重突出重点研究领域等,所收录主题包括:政党能力、政党类型、政党极化、政党制度、政党体制,等等。
《看法与说法》是*同志自2005年以来出版的又一著作,全书共分为四册。作者常说: 凡事都要有一个看法。 看法是头脑改造过的认识、观点、主张。 看法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 不断地追求反映事物本质的看法,对于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搞好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说法是看法的表达 , 在坚持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通俗、简洁、鲜明、生动和富有个性。 本书即是以摘要的形式集录了作者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的看法和说法,也可以说集录了他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主张。本书全面地反映*同志多年从事领导工作的思想观点、工作方法和经验智慧,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可读性,不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读者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和指导价值。
在对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下,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不断丰富、持续发展,指引对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了适应广大干部群众在新形势下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学习理解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热心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的需要,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组织编写了本书,增加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涉台内容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台重要讲话精神。主要内容包括台湾基本情况、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对台工作与涉台事务、两岸协商与谈判、国际事务中的涉台问题等,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系统、深入地了解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和当前台湾局势、两岸关系形势等相关情况,全面、准确理解和执行中央对台方针政策。
《*讲话实录》收入了*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这些讲话、谈话、文章等从各个方面翔实记录了*领导中国经济的历程,内容涉及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通货膨胀等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不仅是读者深入了解*经济社会管理思想、领导风格、个人魅力和心路历程全面的读本,也是读者回顾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的一部丰富史料。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2022年12月,人民出版社一共出版了131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单行本。这些重要讲话涵盖了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方便广大干部群众系统地学习使用单行本,我社特地为131种单行本印制了函套版合集。此次印制,在2022年的函套基础上,新增加了2022年出版的单行本9种,其中包括《党的二十大报告》单行本等。
本书回答了一个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都未能完全回答的重大经济学问题: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条件)究竟是什么?本书书名来源于马克斯 韦伯的经典论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此, 资本主义精神 指的是追求赢利和持续发展的经济意识。通过对英、荷、法、德、日、美等率先进入经济腾飞阶段的国家的历史考察,作者指出,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 精神 并不是对 理性经济行为人 的解放,民族主义才是现代经济发展背后的伦理动力。民族主义使大众为了民族的声望而义无返顾地参与了无止境的竞争,并因此导致了经济竞争现象的发生。
这是一部体系完整、方法论新颖、作者队伍权威、历史跨度*长、纲要性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本书突破了传统研究观念与模式,开创了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新体系,在深入研究国家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着力于元首制度、中央决策体制和政体运行机制的探索。全书内容,上起三代下迄20世纪末的政治体制改革,对各项政治制度追本溯源,梳理其因袭变迁,总结了传统政治体制运行机制的三大特点:一是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二是近侍的逐步政务官化;三是中央派出机构逐步地方政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主席 的行踪与活动,始终都是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从 1949年 到 1976年这27年间,他58次、2943天离开中南海,近三分之一时间在全国各地巡视、开会、调查硏究,探索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道路。 该书首次揭秘*主席 58次巡视行踪,深度剖析了抗美援朝、庐山会议、 四清 运动、 文化大革命 、 九 一三 事 件、 四人帮 篡权等重大事件后果前因,通过追寻*主席鲜为人知的巡视足迹,揭秘了惊心动魄的历史真相。全书不仅能让广大读者了解史实、开阔视野,更为专业人员进一步学习、研究*主席治党治国治军思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书作者历时20余年潜心研究,依据大量原始资料,包括*专机、专列史料,在各地的讲话、谈话和亲身经历者的回忆,揭示了*离京巡视的行踪、活动和思想变化过程。其在史料搜集、鉴别、整理和
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官僚管理体制的构成、运行及发展状态,着重通过起源与形成、管理机构与部门、官吏选拔与任用、考核与监察、等级与待遇等方面,分析揭示其间规律、特色与问题。全书注重凸显制度动态,深入总结其效能得失,为一部系统简明而富于特色的中国古代官僚管理制度通史。新一版在结构、内容和观点上多有修订,提高了全书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了这个命题的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意蕴。本书着重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论价值、实践要求和深远意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建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历史演进、政治基础、文化认同、沟通模式、社会交往、心态建设、精神和物质基础等多个重要视角深入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重要性、现实针对性,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纲 ,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的要求。全书兼具理论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的特色。
"中唐之世,文坛鼎革,政局谲诡动荡。韩愈在 为文 与 行道 的仕宦历程中,着意创作了一类 与异世者语 的托讽现实之作,它们往往以奇崛诡怪、委曲漫长的面貌出现。千年以降,许多学者对这类作品进行考证、阐发,虽不乏创获,但由于时代辽远、用事邃密,诗文旨意及相关本事难得确解,竟成学术史上的重重疑案。 本书在唐代文学史、政治史、思想史多维视阈下,以韩愈仕宦历程为线索,针对韩愈诗文中历来争议颇多的重要作品进行综合考证,发明托寓本事,揭示 修辞明道 观念下 尽六艺之奇味 的创作机理,衬出 永贞革新 、牛李党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重新发现有别于历史书写的中唐政治的文学镜像。由此不难窥见,动荡诡谲的中唐政治,不仅是文学书写的重要主题,也是文学转型与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它直接作用于韩孟诗派和韩柳古文运动产生与发展的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中国现代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说明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的开创之作。作者把中国历史分成种族 奴隶制时代、初期封建制时代、专制封建时代;再把各阶段分为不同时期,继而从各阶段或各时期之各阶级、各阶层论究各流派及其中之个别思想家的思想体系,把思想家系于学派、学派系于阶级阶层、阶级阶层系于时代时期,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次学术创新。它代表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撰写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浙江》一书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2002年10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2年11月到2007年3月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进入新世纪,浙江处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全面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习近平作为省委书记全面领导了浙江工作。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浙江》一书,通过对当年浙江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同志、省直部门和地市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和企业家、专家学者和记者等的访谈,对习近平领导浙江转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