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力地揭示: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反市场经济,反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将国家与垄断企业一体化,成为一种压迫多数人、剥夺多数人利益的暴力机构。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实行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讨论了腐败与反腐败的理论问题、反腐败战略框架模型以及一些专门领域的反腐败实践内容。本书较为集中地收入了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成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制度腐败理论框架、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惩治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均为该中心成员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廉洁课程教育与纪检监察、反贪工作人员培训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参考。
《西方政治制度史》是西方政治制度史。全书以典型西方国家,如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史为例,详细描述了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全书结构分明,脉络清晰,对相关人士了解西方政治制度,从中总结规律,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作者首先对“西方”、“政治制度”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确认,然后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的源起、演变过程、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在对各国政治制度沿革与变迁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作者对西方各国法律制度和体系的形成和特点也进行了比较分析。本书是我们了解西方政治制度历史的重要资料。
《企业反腐攻略》分现象篇和攻略篇两大篇章。现象篇全面揭示了企业腐败现象频发高发的现状、成因及危害,攻略篇则从企业反腐败制度建设、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内部腐败案件调查及企业员工廉洁教育方面分析了企业反腐的措施。书稿案例丰富、内容翔实,灵活地说明了企业反腐的各个层面。
安东尼·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被公认为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主要文献,它被译成25种文学,塑造了第三条道路政治的发展历程。在本书中,吉登斯对批评者作出了回应,并进一步发展了他前书中提出的观点。吉登斯表明,第三条道路并非无力解决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而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可行的思路。若想理解当今最重要的政治争论,本书必不可少。
在许多社会里,腐败对民主和经济发展是一种威胁。它的产生既取决于人们追求、使用和交换财富与权力的方式,也取决于支撑和制约这些过程的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是强大还是薄弱。迈克尔·约翰斯顿认为这些因素的差异性导致了四组主要腐败征候群的产生:权势市场、精英卡特尔、寡头与帮派,以及官僚权贵。约翰斯顿利用统计方法确定每组的社会,并利用案例研究揭示预料中的征候群确实发生了。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德国(权势市场);意大利、韩国和博茨瓦纳(精英卡特尔);俄罗斯、菲律宾和墨西哥(寡头与帮派);中国、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官僚权贵)。最后一章探讨改革,强调应当如何运用人们所熟悉的措施,或者如何不使用这些措施以免造成伤害,其目的是突出“深度民主化”价值。
数世纪以来,腐败已成为公共机构的特征。然而,直到最近它才成为持续的科学分析的对象、本书作者约翰纳·伯爵·兰斯多夫是德国帕骚大学经济学理论讲席教授,同时是透明国际的高级研究顾问。作为对这门发展中的学科的重要贡献,兰斯多夫的研究显示,深入研究制度经济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进行腐败交易所必需的制度以及那些有助于抑制腐败的制度。他认为,比起通过惩治来进行遏制,腐败行为者更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作为腐败犯罪搭档的投机主义,以及落得不可信任的名声的危险这就暗示了一种新颖的反腐败策略——“看不见的脚”——由此,腐败搭档的不可信任性带来了诚实和良治,即使是在缺乏良好意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书结合了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一流的实证研究,对于关心反腐败改革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可谓十分宝贵的资源
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名扬四海的一些国家行政监督制度与反腐败立法,相当精细地剖析了各自的职能与运作方式。它们各具特色,威震一方,在防止、遏制行政犯罪与腐败方面,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笔宝贵财富。这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行政监督与反腐败建设,大有借鉴意义。全书论述精当,简繁合宜,信息密集,为我国的行政监督与反腐败研究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漫讲廉政》是根据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部署要求,并依据2018年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编写而成。《漫讲廉政》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政治纪律篇,组织纪律篇;中册:廉洁纪律篇,群众纪律篇;下册:工作纪律篇,生活纪律篇。作者在重要讲话的指引下,通过数百幅漫画生动地解读党的 六大纪律 ,并以案例解读佐证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