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27年上海地方自治是东西方文化交融背景下实现的,西方自治形态是它追求的目标,东方自治形态是它生存空间的量度。上海地方自治在进行过程中,始终面临体制异化的危机,也受到国家权力的压制,它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求生存。尽管过程曲折,但对当时中国各地的地方自治产生了不容置疑的重要影响。 作者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和可靠资料堪称宏富,实证性特强,又合理运用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从而能切实厘清相关历史事实,复原上海地方自治历史过程,得出经得起历史资料和历史事实检验的历史规律性认识。作者认为,上海地方自治是东西方两种文化冲突、交融和两种自治形态互动的产物。西方自治形态是上海地方自治追求的目标,本土自治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上海自治空间的量度及其在面临国家权力挤压而遭受挫折时
本书汇集了俞诚之所撰《中国政略学史》和《鬼谷子新注》两种著作。 油印本,册,分别标为“卷上”、“卷中”、“卷下”,署名“番禺俞诚之撰”。卷上包括至第三篇,卷中即第四篇,卷下包括第五至第八篇。油印本的“卷上”,就是生活书店出的“编上”。但也有些修改,如第二篇第五章“墨子谈辩学”前添加了“范蠡之政略的哲学思想”一章,于是第五章成了第六章。又如第二篇最后一章,本题为“结论”,后改题为“周代学术思想之系统源流与鬼谷子学说之关系”。 作者的校改,可分如下几个方面:或为篇章节目的调整。如将原第七篇第二章独立出来,作为第八篇,并将原第四篇章第二节、原第四篇第二章以及原第六篇第二章第二节分别调整为第八篇的、二、三章,于是原第七篇第二章的两节分别成了第八篇的第四和第五章。或为字句的修改;或
这是一部有才气,有朝气的著作。作者善于抓特点,抓问题的核心。这部著作视野也比较开阔。作者联系中国传统叙事诗人物形象塑造的演进和清初叙事诗新发展的大背景,联系纪传体史书的特点,考察吴梅村叙事诗的人物形象塑造所受的内外影响。作者不论考察具体作品、人物形象,还是吴梅村的心态,都联系明清鼎革的大背景,以凸显其历史内涵和特点。就行文来说,文思畅达流利,运笔轻灵多姿,富于文采。
春秋时期,列国政权机关中的要职均由贵族担任。各级贵族亦按照其政治等级占有土地,并对隶属于自己的人民进行统治。贵族的家族内部,则由家族长依据宗法血缘关系对其族人进行管理。因此,春秋时期的政治形态是典型的、贵族政治。在春秋三百多年中,贵族政治由盛而衰,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马卫东编著的《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从五个视角对春秋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考察。《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章。 在绪论中,我们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原因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我们认为,研究贵族政治在春秋时期的衰变过程,对于深入认识周代社会形态演进的特点与规律、正确理解中国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理清周代一系列重大制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讲述了蒋介石和国民党全面统治中国的十年间,以江浙财阀为首的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之间金钱与权力的联合,以及为了争取政治地位与各大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之争。 蒋介石初入上海时,为了获取资金开始寻求上海资本家的支持。但随着南京政府无穷无尽的财政要索,对上海资本家采取政治抑制政策,以及利用黑社会组织进行绑架勒索,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的关系开始走向对立和斗争:他们依靠宋子文谋求政治上的发言权,反对国民政府巨额的财政要索和军费开支。然而,在国民政府的政治抑制和经济打压下,上海资本家被迫沦为政府的附庸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高放,在学术界被誉为“思想高度解放”的学者。本自选集是作者从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近500万字文稿中精选的文萃。书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国际共运的主要经验,什么是现代化、全球化,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究竟发展到什么新阶段,如何观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各个流派,苏联、东欧为何发生剧变,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的改革,等等,都提出了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论证充分,文笔流畅。
《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参考书》,以其重点突出、表述精炼的风格连续多年赢得了广大考生的一致好评。《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参考书(2009)》承袭了该书的一系列优点: 1.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本书选材考究,涉及了可能进行考研命题的全部知识点,同时略去了与考研无关、不适于进行考研命题的时事材料。“考研重大时政专题”对年度大事进行了全面分析。“年度时竣要点”,分为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科教文卫、中国外交和国际大事五大板块,每一板块前附有该类事件的概括说明,便于考生从总体上把握全年时政要点。 2.表述科学准确。本书完全依据中央相关文件进行表述,使得知识点表述严谨、科学权威。科学性还体现在,本书完全依据命题习惯进行表述,通过句式变换突出考试考查的重点词句,而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 3.与考研政治理论知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书从规范理论前沿问题层面集中研究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论、需要论、人学论、价值论和沟通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从应用前沿问题层面集中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问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效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问题等。
本书汇集了俞诚之所撰《中国政略学史》和《鬼谷子新注》两种著作。 油印本,册,分别标为“卷上”、“卷中”、“卷下”,署名“番禺俞诚之撰”。卷上包括至第三篇,卷中即第四篇,卷下包括第五至第八篇。油印本的“卷上”,就是生活书店出的“编上”。但也有些修改,如第二篇第五章“墨子谈辩学”前添加了“范蠡之政略的哲学思想”一章,于是第五章成了第六章。又如第二篇最后一章,本题为“结论”,后改题为“周代学术思想之系统源流与鬼谷子学说之关系”。 作者的校改,可分如下几个方面:或为篇章节目的调整。如将原第七篇第二章独立出来,作为第八篇,并将原第四篇章第二节、原第四篇第二章以及原第六篇第二章第二节分别调整为第八篇的、二、三章,于是原第七篇第二章的两节分别成了第八篇的第四和第五章。或为字句的修改;或
本书系一部散文和短论集,收集法学者许章润先生近年所作随笔百余篇,基本意象是在时间之维和乡土缅怀中展开思旅,将对于故土、校园的追想,有关人生和人心的感喟,面对世道人心的体味与品评,尽付于落日苍烟般的娓娓追述。内容概分为三部分,即“子时?故乡”、“丑时?异乡”、“寅时?梦乡”和“卯时?愿乡”。
本书是众多海外中国研究独树一帜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创性贡献在于,井未囿于传统的史学描述范式——把“军阀政治”视为由拥兵自重的武夫所组成的军政集团,聚焦于军阀的逸闻趣事,而是在占有丰富史料的前提下,以“权力均势系统”和“角色行为规则”为观照,试图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社会心理等多重历史要素中,勾勒出全方位政治运作的多元图景。研究思路独特,创见迭出,熔历史与理论于一炉。读者既可从中感知军阀个体的特殊行为惯习,又能从中把握政治生态演变背后的北洋式逻辑,堪称一部跨学科研究的经典之作。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书从规范理论前沿问题层面集中研究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论、需要论、人学论、价值论和沟通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从应用前沿问题层面集中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问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效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