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 1955年》,汇集了1952年至1955年中国与苏联之间的解密文献共127篇。包括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比如:《*与斯大林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两周年互致的贺电》《中国驻苏联使馆就暂时撤销中国驻赤塔总领事馆事致苏联外交部的照会》《关于 中苏石油公司 及 中苏金属公司 两中苏股份公司增加股金的议定书》《尤金就移交满洲里车站等事致张闻天的照会》《关于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签订议定书的报道》等。这些文献对于外交和学术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文献汇编制作精良,也可作为收藏佳品。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上海,财政收入滑坡、工业不景气;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士气不振;政府部门官场气息犹存,开拓精神缺乏;等等,其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面对如此局面,朱镕基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入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菜篮子”、交通、住房问题,为上海国际金融都市地位的确立奠定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是一位具有10年县委书记工作经验并在省、地机关工作多年的退休副厅级干部撰写的调查报告。作者根据切身体会、调查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媒体的报道,对一百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在践行党的宗旨、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统带班子队伍等方面的指导思想、施政方略、工作技巧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概括分析。通过具体翔实的案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客观、全面地展示了县委书记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探索了县域治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本书为《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的第三版,作者此次修订的目的在于增强表述的准确性,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全书共十章,具体内容包括“历史:地方很好不错的授权来源”“角色冲突:公共服务与垄断经营”“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基层财税制度及其政治后果”“人事更替与组织化支持”“乡村政治观察”“个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分割的管辖权”“村民与国家”和“乡村制度诸问题”。本书以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为研究视角,讨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权力分布、角色性质及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是一本经典而深刻的关于以基层政权权力运行为核心的乡村问题专著,对未来中国乡村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考察了1894~1911年美国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预备立宪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关系,以及美国政府对光宣朝政和清末各项新政的影响,并就晚清中美两国特殊关系的内涵做了分析。作者指出,晚清中美特殊关系体现在:一方面,美国对华执行较其他列强相对友善的政策,认为一个相对繁荣富强的中国有利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两国之间多有共同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始终坚持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并不支持中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以自利为目的。这种特殊关系是由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政治、经济、国土和国际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形塑和决定的,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涵。
本书基于田野调查中的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尝试跳出中国研究中的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理论范式,以公共政策执行分析视角来描述、解释和分析环境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机理,并以此回应环境政治学中关于环境威权主义的争论,认为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机理深刻嵌入在威权主义系统的政治逻辑和结构中,改善中国环境治理的水平,纠正地方政策执行偏差,需要中国环境政治从威权主义向民主的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系列特种纪念封目录》发行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且连续十几年,成为系列,在世界外交目前尚无先例,在集邮目前是个突破。外交系列特种纪念封准确地记载了中外两国的国名、国旗、国徽、建交日期。几十种相关国家的文字,反映各国自然、人文特征的邮票和风格迥异的纪念邮戳,寓政治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外交纪念封被人们争相收藏,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朱镕基素以讲真话、讲实话、讲直话、敢讲话著称,《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以及在各大电台,新闻发布,各地视察工作中的讲话。《朱镕基讲话实录》分为四卷,本书为《朱镕基讲话实录(第1卷)》,收录的是1991年5月至1994年7月,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的文稿。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全国工商联,成立于1953年10月,至今已走过60多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简史》概述了全国工商联自筹备以来的发展历程。回首往昔,全国工商联走过的60多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大局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的光辉历程。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的《人民日报任仲平100篇》收入1993年以来人民日报刊发的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100篇。书中的任仲平文章,以“大国大党大报”的独特基调,就事关时代发展的大命题、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件展开评论,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被认为是人民日报政论优势的集中体现。
《儿童参与与公民意识》系统地介绍了儿童参与与公民意识的基本知识。儿童参与既是权利,也是原则。儿童是儿童问题的专家。儿童有权要求别人听取其心声,其意见应被认真考虑。儿童参与权的保护是培养儿童公民意识的基础。加强立法、参与文化、儿童的主动性、自主意识和政策保障等是推动儿童参与的重要因素。
本书为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巨变。 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通过开放前沿城市、代表性城镇和乡村的具体变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的变迁,涵盖了不同规模、类型的典型城乡代表;下编分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圆梦工程、社会民生、文化休闲、生态文明等篇,专题展示了不同领域发生的巨变。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通过影像所传递的,正是改革开放40 年的家国记忆,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壮丽史诗”。 本书选取了新华社照片档案馆珍藏的历史资料照片并配以相关文字,资料、记录真实、细节丰富、可读性强。
这是一部关于中苏关系的力作。其中聚集了海茵茨希博士几十年研究中苏关系的成果之大成。其特点亦如译者所言:这部著作以大量的档案文献和重要的当事人回忆为依据,论述了这段复杂和隐密的中苏关系。其中澄清了不少有争执的问题。例如:在20年代和30年代,斯大林是如何看待毛泽东的,以及如何处理王明和毛泽东之间的政治分歧。又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斯大林是如何拒绝毛泽东关于提供武器的请求,而把苏联的军事援助全部给了国民党政府等。欲更纵深的了解中苏关系的历史脉络。本书无疑值得重视。
《台军20年转型之路 从“精实案”到“精粹案”》对台军从“精实案”到“精粹案”的近20年军事改革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各次改革后的战斗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主要包括转型的动因、转型路径探索、转型推进历程、转型问题缺失、作战影响、未来发展以及启示借鉴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基层统战工作概论》是全面、系统研究和分析基层统战工作问题的第一本专著。本书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有较强的理论性。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主要作用、基本原则、自身特征、成功经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二是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从基层工作实际着眼,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党关于各领域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梳理和规范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归纳和提炼了开展基层统战工作的工作方法,具体回答了基层统战工作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三是有较强的时代性。该书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新的世纪和新的任务,着重研究分析了近年来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了新经验,提出了新对策,具有鲜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