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通识》邀请你一起探讨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 国家之间如何相处? 国际关系遵循哪些原则? 国家实力决定一切? 大国在国际关系中有哪些作用? 弱小国家何以生存? 对外政策是国家的理性选择吗? 外交是不是越强硬越好? 国际法有用吗? 如何看待联合国的作用? 全球化为何会出现逆转? 全球治理的前景何在? 国际关系看似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在写作《国际关系通识》之际,百年前国际关系学科创建时的根本问题 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探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生存之道。 《国际关系通识》全面展示了国际关系学科已取得的成就和最新研究成果,将高度简约的理论与鲜活的事实联系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多种视角。
《蓝皮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对2023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全面、准确地进行分析解读。 上篇将深入分析2023年国际形势演变的发展动向,纵论主要国家和各地区形势,深入剖析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挑战、国际形势历经的动荡变革,向中外读者和社会各界提供理解读世界形势和重要热点问题的中国视角。下篇全面阐释2023年中国外交的丰硕成果。2023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领航掌舵的坚定指引下,中国外交坚持胸怀天下,守正创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为民族复兴与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蓝皮书》对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和我国同主要国家、地区关系进行全面解读,充分阐明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理念和重大贡献,向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外交的优质平台。
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行动,如何影响其他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各国应该如何行动?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为何会对全球政治行为产生指导性、实践性影响?云集学者,着眼思想前沿,《牛津国际关系手册》以权威视角与系统脉络,深刻呈现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方方面面。 从国际关系的学科定位、理论流派、研究方法,到国际关系与其他学科乃至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牛津国际关系手册》浓缩式地展现了国际关系的知识地图,是迄今为止对国际关系领域至为权威和全面的概述。在战争与和平仍是重要议题,恐怖主义、气候变暖、全球金融、数据安全等新兴国际性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牛津国际关系手册》以深厚专业力量,解析国际秩序当下走向,探索世界格局未来发展,是所有关心全球政治前沿思考的读者的指南。
作者借鉴中外专家的研究成果,以中国视角论述两伊战争,全书基本结构是以时间线索为纵向,以专题研究为横向,纵横交织,主题鲜明,导言之后主体内容包含七个章节和结论。第一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两伊战争的根源,包括边界以及领土纠纷、民族矛盾、教派分歧、体制以及意识形态冲突、双方领导的个性差异、(以)两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对比、两国的国际处境变化。第二章,从战略战术角度论述两伊战争的经过,具体论述人海战、化学战 、袭城战、袭船战、海陆两栖战的发生与影响。第三章,从制空权角度论述两伊战争,通过详细(分析)比较伊朗和伊拉克双方的空军实力、训练水平和作战效能。第四章,从伊斯兰革命卫队角度论述两伊战争是坩埚,淬炼打造了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第五章,论述国际组织与两伊战争关系,两伊战争发生在经
《清代地方政府》是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于学术 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为瞿同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声誉,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相关教学和研究中的 书。 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作为 小行政单元的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地方政府》一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描述、分析和诠释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作。 瞿同祖先生通过各种手稿和笔记,同时参考大量的官方资料,以极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入、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强调了清代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以州县官为中心的“一人政府”。此外还重点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
英国外交史学家基思 汉密尔顿和理查德 兰霍恩撰写的《外交实践》(第二版)系统、详实地分析了从外交初始到20世纪90年代外交的完整发展、演进史。 《外交实践:演进、理论与管理》一直被选作外交学专业课本。新版《外交实践》延续了第1版对外交史的深入分析,更加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古代外交与非欧洲外交的渊源,包括对前希腊外交、早期阿拉伯外交以及印度次大陆等国家间相互沟通、交流实践的研究和讨论;对20世纪90年代多边外交和峰会外交的全面分析;对新型、超出国界的外交主体和外交方式,包括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援助、新公共外交以及电子通信技术下带来的外交新发展的全面分析和阐释。《外交实践:演进、理论与管理》史料翔实,逻辑严密,是一部适合外交专业实践者、研究者与学生的经典著作。 此版新增和更新的主题
本书作者詹姆斯 多尔蒂、小罗伯特 普法尔茨格拉夫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专家。本书是美国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的经典教科书,其所涵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围和详尽程度是迄今为止任何其他一本著作都无法比拟的,古典理论、当代理论和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囊括其中。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版以来,连续修订出版了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本书第五版的版译本,2013年译者全面修订了2003年的译本,10月隆重推出第五版的第二版译本。 本书从国际关系的根本问题和国际社会的现实出发,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各种流派及其哲学的和政治思想的根源,阐述了它们的理论范式、原理及其内在相互关系,总结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发展规律和总体特点,为读者提供了该领域的研究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利比亚是北非和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国家。2011年,利比亚爆发内战,反对派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推翻了卡扎菲政权。不久,利比亚进入了冲突后的重建时期。2021年,利比亚国家重建进入了第十年。经过十年的重建,利比亚政治上建立了联合政府,但是没有改变国内碎片化局面,也没有实现过渡委在2011年确定的转型目标;在安全方面进展缓慢,全国的安全形势一直没有根本好转,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利比亚安全问题中的 三失 困境 游击队和民兵的失控、安全治理机制的失范和地区局势的失衡也始终没有根本解决;在经济方面继续依靠石油经济,结构性矛盾依旧;在社会重建方面面,民族和解进程乏善可陈,公民社会也从短暂的繁荣兴起进入深入调整期。在利比亚的十年重建中,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联合国是利比
《中国与邻国的海洋事务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与8个海上邻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的海洋事务。内容包括:中国与海上邻国的海洋管辖权主张分析,渔业关系与油气共同开发分析,领土岛屿争端和海域划界的思考,海上务实合作的思考等。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中国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与海上邻国积极开展海上务实合作。 关于中国与邻国的海上争议问题解决,《中国与邻国的海洋事务研究》主要论述了三方面办法:一是,在海域划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国可稳步推进与海上邻国在某些争议海域的划界谈判。二是,在海域划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中国需积极推进与邻国的油气共同开发,共同开展渔业管理。三是,考虑到中美海权博弈已成为牵动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走向的主要因素
秉持 传承世代友好,开创辉煌未来 的宗旨,本书由中国和马来西亚各界友好人士协力创作。书中收录的30篇文章,出自两国各界代表笔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马友好之树的根茂实遂。其中,有两国领导人擘画共赢发展蓝图、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重要时刻,有郑和七下西洋、孙中山来马争取革命支持等珍贵历史片段,有 南侨机工 助力中国抗日战争的悲壮回忆,有个人事业、家族命运与中马关系进程同频共振的感人故事,有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创业经历,还有年轻一代对中马关系的美好愿景。中马友好必将切水不断、薪火相传。
本书着重梳理了20世纪万隆会议之后十余年间,在以亚非合作为主轴的第三世界去殖民化与解放运动高潮时期里,中国对 亚非团结 的认识与实践。这种实践通过亚非国家间互助与合作的形式,谋求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的去殖民化,同时,特别突出了文化交流与协作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之视为一种在亚非合作框架下的文化去殖民化运动。这种文化去殖民化的理想与实践,有希望将广大的前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塑造为世界新秩序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隐喻是人类了解周遭世界一个 基本的方式。本书全面分析了 关系理论中存在的隐喻,考察了 关系理论主要范式中的隐喻表达,如现实主义的权力隐喻、安全隐喻、博弈论隐喻等。作者指出,在 关系理论的研究中,大多数术语、概念和分析工具在本质上都具有隐喻性质,隐喻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 事务领域的政治家和决策者界定问题和制定政策的参考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对 关系理论中隐喻的探究成果较少,也相对零散,本书将隐喻作为 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素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美国和印度作为全球两大民主国家,双方的关系变化及未来走向,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对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和亚太区域安全,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美国是大的发达国家,而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其发展程度、贫富状况以及人口结构,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现实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美国和印度都是处于 印太 范围内的两个大国,对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有着大国责任的担当。随着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美印关系发生了转向,即由之前 不冷不热的平淡型 转向到 快速提升的发展型 。这是自2000年美国总统比尔 克林顿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后,两国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美印两国关系的转向,不仅有其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而且还与两国国家利益的实现、安全战略环境的营造以及民主价值观的扩展有关。为探究美印关系
本书对百年来苏联/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深刻反思了其中东政策的得与失,揭秘其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探讨了这些政策背后的指导思想。书中有不少作者个人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是对一些关键人物的访谈,颇具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相信本书有助于中文读者深入了解俄罗斯中东政策的的历史脉络、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
本书是作者继2006年三卷本《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日本政治》《日本外交》《日本社会》,1967 2006年)和2013年《日本的乱象与真相 从安倍到安倍(2006 2013年)》之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又一时论文集。 全书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国际热点问题追踪(1973 1975年) 选自作者早年为新加坡《星洲日报》 新闻眼 和《星洲周刊》 天下事 专栏(日本问题以外)撰写的时论评析。 第二部分 国际问题纵横谈(1979 1985年) 选自作者《国际问题纵横谈》(新加坡新天书局1984年版)。 第三部分 汉城20年风云录(1973 1992年) 选自作者《汉城20年风云录》(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第四部分 安倍政治的 表 与 里 (2013 2022年) 内容偏重于2013年《日本的乱象与真相 从安倍到安倍》面世后撰写的日本时评,可视为该书的续篇。 全书贯穿着作者半个世纪以来对国际事务的观察、辨析与
在大国与中东关系中,美国与中东的联系显然非常密切。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价值就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具有了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和维护以色列的安全,美国无论冷战前后都一直积极地致力于在中东地区建立霸权统治地位并形成了特定的中东战略。然而,美国为实现其中东战略采取的政策却往往充满矛盾。一方面,美国在这个地区支持和结盟的很多亲西方国家其实都是压制国内民众的专制政权,与美国标榜的民主政治理念完全背离。但美国为了维持霸权又必须和这些专制政权结为联盟,这显然和美国在这个地区推行的民主意识形态目标相抵触。另一方面,美国清楚地知道,和以色列结盟必然导致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从而损害自己在这个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甚至还意识到,在其自相矛盾的中东政策影响下,中东地区伊斯兰
《国际关系通识》邀请你一起探讨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 国家之间如何相处? 国际关系遵循哪些原则? 国家实力决定一切? 大国在国际关系中有哪些作用? 弱小国家何以生存? 对外政策是国家的理性选择吗? 外交是不是越强硬越好? 国际法有用吗? 如何看待联合国的作用? 全球化为何会出现逆转? 全球治理的前景何在? …… 国际关系看似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在写作本书之际,百年前国际关系学科创建时的根本问题——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探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生存之道。 本书全面展示了国际关系学科已取得的成就和最新研究成果,将高度简约的理论与鲜活的事实联系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多种视角。
秉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从发展和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出发,在越南抗法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抗美救国战争时期,中国曾先后派出不少军事人员和技术干部到越南帮助工作。中国许许多多的代表团或一些个人常常应邀到越南进行友好访问。胡志明对入越工作的中国同志在政治上高度信任,常常和中国同志共同研究工作,尊重中国同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肯定和表彰中国同志的工作成绩。在生活上,胡志明对中国同志关怀备至,常常到驻地看望中国同志,嘘寒问暖,悉心照顾;对赴越访问的中国领导人,胡志明亲自到机场迎送;对各个代表团和相关人员,胡志明都热情欢迎,尽可能安排会见、座谈、合影留念。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像胡志明那样,接见过如此众多到访的中国同志。 胡志明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还表
《中国和芬兰的故事》系外交部外交笔会和我社联合策划的 我们和你们 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本书写在中芬建交70周年之际,由中国驻芬兰大使陈立和芬兰驻华大使肃海岚分别作序,汇集了中、芬两国25位作者的文章。作者队伍中有资深外交官、企业家以及文化、教育、新闻、社会团体等各界人士,他们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往来等不同视角,多维度展示了中芬关系70年不同凡响的历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深刻重塑,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大变局中,国家间关系、文明间关系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文明冲突论 沉渣泛起,民粹主义泛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作为 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丛书 之三,本书旨在汇聚国内权威专家智慧,深入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外人文交流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文明、文化关系;(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外人文交流的影响;(三)新形势下中外人文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我国深入参与联合国事务,深化与联合国合作,在推进全球治理、践行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联合国作出重要贡献。为纪念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中国联合国协会出版《携手之路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一书,全面回顾我国参与联合国历程,进一步阐述我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的立场,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本书是戴秉国同志的回忆录,主要对2003—2013年他主持中美、中俄、中印、中日、中法战略对话或磋商,以及他就朝核、台湾等问题出任中国政府特使的特殊外交经历进行了回顾和记录,也穿插了一些他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还有他早年的一些经历。这些战略对话和特殊经历,内容丰富、方式灵活,有广度、有深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在书中,戴秉国同志以平实的语言,提出并回答了苏联解体的教训有哪些?在台湾问题上如何处理“蜂蜜和苍蝇拍”的关系?为什么说中美关系是21世纪的“斯芬克斯之谜”,而中俄就像两根“谁也离不开谁”的筷子?朝核问题何以成为世界性难题,各方关切是什么?回忆了如何促成中国龙和印度象从相争到共舞;如何“破冰”甚至“融冰”,推动中日关系转圜;如何迫使法方不在对华政策上瞎折腾;以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