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 马辛在《纽约书评》撰文指出: 自《外交事务》杂志1993年发表塞缪尔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以来,没有一篇学术文章像这篇这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这篇文章就是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于2006年3月发表在《伦敦书评》上的《以色列游说集团》。它研究了美国*忌讳的问题之一:以色列游说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而后,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深度探究并扩大了文章中的论点,写成此书。在书中,他们描述了美国在物质和外交上提供给以色列支持的惊人水平,而且这种支持并不能完全从战略或道德层面进行解释。以色列游说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么?作者认为,这种特殊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个体或者组织的政治影响,他们积极地引导美国外交政策向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发展。而这种游说活动对美国在中东的政
本书是北大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丛书的第二本,主要聚焦于国家安全研究与学科建设相关议题。首先,本书通过探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学理发展脉络,尝试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和理论体系,提出了以风险反向界定的综合安全论,以及国家安全系统理论等。其次,由于国际环境的变迁、地缘政治的差异,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观念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呈现不同特点,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在研究议题、研究范式、学科规划和课程设置上独具特色,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和非洲等12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探讨和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论、议题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学科体系、课
长期以来,欧洲一直被视为地区一体化的典范,欧盟在国际贸易、气候变化等区域和全球治理领域,凭借其设计国际规则、建构规范认同的能力成功地影响了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本书首先从权力的概念出发,认为欧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 大国 强国 ,它不再适用于权力政治的逻辑。进而,对欧美、欧俄关系和欧洲治理、全球治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世界政治的多重维度,得出一种较为中立和谨慎的结论:欧洲规范性力量并非没有出路,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环境压力,欧洲的规范性工具和治理经验仍然具有不可小觑的 软权力 。
《富国的伪善》使用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探讨了自由贸易、外资管制、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财政审慎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颇具震撼力的事实:那些富裕国家和国际机构极力推荐的所谓正统做法通常不利于经济发展,它们极力游说发展中国家取消的关税、补贴、外资管制等保护主义措施却是它们变富的有力工具。作为 过来人 的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鼓吹自由主义的发展战略,其目的不过是想 踢开梯子 ,阻止发展中国家沿着它们走过的道路发展。
本书讨论了从古代到20世纪国际政治概念的变革。除了一些在该领域耳熟能详的主题,如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的冲突以及对自然法的一般解释,本书还探讨了一些虽不太为人熟知,但却影响了国际政治思想发展的概念,如文明之间的区别、民族文化与野蛮社会,以及一些关于种族差异与帝国主义的理论。本书所探讨的核心国际政治思想家包括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康德、马克思和摩根索,同时还包括一些较少受到研究的学者,例如希罗多德、波普 因诺森特四世、赫德、康斯坦特、齐默恩。 本书的写作风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是每一个有兴趣了解国际政治的人的理想入门读物。
中亚是我国西部重要邻区,是欧亚板块的内陆腹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也将是构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关键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中亚民族国家和政治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封闭的地缘环境保留下了古老的游牧传统,而处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位置又使中亚不断受到外来强权中心和强势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波斯、匈奴、突厥、阿拉伯、蒙古、俄罗斯等,异族的征服和统治一次次中断了中亚文明的正常发展进程,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成为中亚历史发展的常态。这种特殊地缘环境前提下的社会历史在造就中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塑造了中亚地缘政治的多元性特征。苏联的解体使中亚各国实现了独立,中亚地缘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25年的独立建国历史中,地区力量的成长与域外强权的渗透交织发挥作用。中亚地区政
本书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智慧应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知识生产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资源不会自动生成社会科学理论,中华文化作为智识资源的重要意义在于同现代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经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升华,终产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成为人类共同知识的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挖掘,对原有概念进行再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创新发展,对中华文化蕴涵、关涉国际关系的叙事结构进行剖析,对中国实践经验和社会规范做理论上的凝练。
二战结束后,移民问题在美国重新泛起。从杜鲁门政府至约翰逊政府,美国社会各界就接收外来移民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和博弈,终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要转变,即选择移民的基本标准从以种族和民族属性为中心到以与美国公民和永久性居民的亲属关系为基础。二战后这场围绕移民问题展开的争论及其引发的政策变革,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本书是以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本书在对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及苏联国家安全战略历史演变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俄罗斯独立以来的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2000 2008年)、梅德韦杰夫时期和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重点集中于国家安全战略在俄罗斯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上。
本书系统阐述了在21世纪全球政治的视角下,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全球化新格局下,各国如何应对价值的冲突,以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道德和政治困境;考察了全球秩序的主要理论和政治哲学基础,以及涉及全球政治秩序的核心难题:民族主义和身份政治、人权和民主化、战争和暴力、经济全球化和生态挑战。全书旨在提供一个清晰、宽泛的引论,来分析全球政治秩序 世界政治中治理模式和制度化进程发生了何种变化,*重要的挑战是什么,前方的道路又会如何?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未来方向和一些政策选项。 本书被西方学界誉为 十年来关于全球治理*好的书之一 全球治理百科全书 ,并获得2009年国际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ISA)*图书奖。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重要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长的国际组织之一。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包括193个成员国和900多个部门成员及部门准成员和学术成员。国际电信联盟是处理国际信息通信领域的核心国际组织,宗旨在于改进和合理使用全球电信资源,提高电信服务的效率,并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电信联盟正成为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核心机构,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系统梳理了国际电信联盟的历史发展沿革、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及其改革趋势,并总结了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中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本书构建了“地位困境、制度互动与重叠的区域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对1992年至2019年间湄公河地区区域国际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相关国家的角色作用进行了系统的事实梳理和案例分析,发现湄公河地区内中等国家之间、地区内外大国之间面临“一山不容二虎”式的地位困境,成立各自主导的区域国际制度、推动制度互动可以为相关国家提供平行或嵌套的地位供给,缓解各国的地位困境,并最终导致该地区形成了重叠的区域主义。本书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泰国、越南等湄公河国家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性和能动性,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优化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战略谋划和战略行为。
本书主要是以冷战史和后冷战时代的亚洲的发展为研究重点,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全球化等角度,对后冷战时代亚洲国际问题的渊源、发展和未来进行立体分析,以有利于中国外交决策。是一本具有现实意义的严肃学术专著。
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将近5000万人丧生;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受了冷战、地区战争以及核威胁的折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冲突?21世纪,还会再度爆发这类冲突吗?日益增强的经济和生态 相互依存、跨国制度和国际制度的发展、民主价值观念的传播会带来新的世界秩序吗?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又将如何影响国际政治?本书从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和历史事例来阐述晦涩难懂的概念,为读者提供来自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以此帮助他们来解释、理解与评估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件。
一个学科,需要写出自己的历史,才能明了从哪里来,去往何方。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写出过中国国际关系学(IR)的学术史,这个空白需要填补。本书想要完成的就是这样的一项工作。本书各章的安排是按照时期划分进行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点。在此之前的时期成为很显然的 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发端于这一时期(作者将这个时间点确认为191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年是一个曲折反复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改革开放,成为一个分水岭。80年代末是另一条重要分界线。90年代末则是20世纪走向结束之时。本书按照这几个时间点,划分各个时期,因而这也是本书各章的重要依据。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二十年,学术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未出现明显的分界线,因而本书将其看成同一个时期;因这一
本书以 欧亚区域合作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为主题,收录的文章既有第一届欧亚区域国别研究博士后论坛的成果,也包括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及在所工作的博士后的代表力作。这些文章对欧亚区域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往和区域合作有着深刻思考和独创观点,代表了欧亚区域研究青年一代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旨趣和取向。基于此,本书兼具学术性、前瞻性和可读性,是窥见欧亚区域研究新动向、新趋势的学术作品。
冷战后,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美国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扩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美国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尤其是核武器攻击的可能性增加了,甚至世界发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冲突、尤其是核冲突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为防止上述情况真正出现,美国冷战后对防扩散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力图在单方面、双边和多边层次上构建更为严密的防扩散网络。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美国政策本身的原因,美国冷战后防扩散政策的结果并不如人意。 就研究方法而言,本项目立足于防扩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防扩散外交和战略安全环境三个层面研究美国冷战后防扩散政策。具体说,*层面,探讨美国政府内不同部门参与防扩散政策的过程和执行三位一体的防扩散、反扩散以及后果管理政策;第二层面,考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先后对美国核战略进行了调整。鉴于美国核战略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实质和美国夺取国际核军备控制领域制度与话语霸权的现实追求,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核战略的调整也不可避免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地区核问题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通过对美国核战略文件的解读,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从核力量发展政策、核威慑政策、核军控政策和核力量运用政策四国方面对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核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
本书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作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处境、需求与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团结其他新兴大国,为运筹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为深化国际合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本书简明扼要、深入透彻地介绍了世界政治研究。它熟练地把历史与理论结合起来,评说 行为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今 事务的框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全球化是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从积极融入走向参与引领全球化的新阶段。但全球化相关议题在我国社会学中的研究仍较为缺乏,相关研究滞后于中国融入、参与引领全球化的社会进程。本书基于国内、国际数据,从国际移民、国际包容度和国家认同感三个角度来认识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中国需要怎样的全球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