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工程系列丛书” 该丛书的编写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兼具古今中外时空维度,学理性与实用性并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并举,是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有助于构建好跨门类交叉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闯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新路,切实服务于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该丛书的编写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兼具古今中外时空维度,学理性与实用性并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并举,是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有助于构建好跨门类交叉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闯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新路,切实服务于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该丛书的编写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从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入手,明确学科核心知识点及其演化与逻辑,兼具古今中外时空维度,学理性与实用性并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并举,是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有助于构建好跨门类交叉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探索闯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新路径,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及人才支持。
本书系 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 系列丛书之分卷,以国共关系为主线,共收录档案文件70 余份(美方报告及所附材料合计为1 份文件),悉数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文件以美军观察组到访延安前后搜集翻译的中共报告、报刊文章、宣传册、电台广播整理稿及相应的分析报告为主,也包括一部分美国驻重庆大使馆在观察组成行前搜集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多由观察组成员搜集、整理,由美国驻华使馆、战时新闻署、美国新闻处等机构负责翻译,经驻华大使馆递交美国国务院。此外,该卷还收录了一批由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外国广播情报服务处整理的《远东电台报告》中与中国相关的部分文件。该批文件主要为(但不限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英文广播记录(例如1944 年8 月29 日首次监听到延安电台英文广播即将开播的记录)。总体而言
周生康先生的整套工作笔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zui初的两本开本较大的笔记从1954年开始,一直到1960年,大量记录了农业合作化时期以及人民公社成立初期的数字材料,这些数字为我们真实了解那个时期联民村一带的农民们的生活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1960-1968年的工作笔记完整地记下了革命年代中联民大队干部们的情况,这里有他们的大量检查、批判、学习等情况的材料,也有大队里开展阶级斗争的情况。1969-1982年的工作笔记十分详细,包含的内容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这一时期,革命仍在继续,清理阶级队伍革命的重要表达。农业生产、计划生育、革命宣传、技术引进等等内容也十分详细。在zui后的几本工作笔记中,可以看到阶级斗争逐渐式微的趋势。根据周生康工作笔记的情况,我们选择1961-1982年的工作笔记进行出版。周生康先生的工作笔记主要
《中日甲午战争全史》共分5篇,即战前篇、战争篇(上、下)、战后篇、思潮篇和人物篇。 ?? ?? ??卷战前篇:论述了19世纪叶后半期东亚格局形势,既谈及资本主义列强在东亚的角逐,又涉及中、日、朝三国的国情,尤其重点阐明了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败。 ?? ?? ??第二三卷战争篇(上、下):翔实地叙述了甲午战争的序幕,日本建立战时最高指挥机构——大本营,中日两国的宣战。 ?? ?? ??第四卷战后篇:包括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保台运动和甲午战争的历史地位等三方面内容。 ?? ?? ??第五卷思潮篇:主要记述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至甲午战争期间的外扩思潮和中国的爱国改革思潮。 ?? ?? ??第六卷人物篇:直接参与涉及甲午战争牟中国军政、文人学士等和朝鲜、日本、欧美一些国家军政、使领人员、记者等人物在战争期间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分别叙
美国是较早建立文职人员制度并且发展得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该制度在美军的现代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尽管国内对美军文职人员制度有不少的介绍和研究,但比较零碎,且信息滞后,特别是至今尚无专著进行系统介绍。本书从梳理美军文职人员制度的历史进程入手,详细阐释其文职人员招聘选拔、任用培训、考核评价、出勤休假、裁减保留、奖励优待、薪酬福利、战场运用等具体运行政策规则,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数据详实、案例典型生动、条理逻辑清晰,填补了国内关于美军文职人员研究的理论空白,对我国军队建设文职人员制度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国际安全秩序与规则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23-11-01 作者: 邹治波 译者: 开本: 32开 定价: 159.00 页数: 0 印次: 1 ISBN号: 9787522726694 商品类型: 图书 版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