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智慧通过语言积淀下来。我们通过语言描述现象的同时,其实也在通过语言感知现象。由此,现象就与词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世界的境域。本书从日常语言出发,从哲学的角度对其加以阐释,试图挖掘出“词语”之下的“现象”。作者常年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在本书中,通过对某些概念诸如“寂寞”“人”“希望”等词的分析,深入挖掘了习见的概念之中未被我们发现的深意。每一篇文章后配有相关主题的短诗,含义隽永,搭配的摄影小品也很值得玩味。
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运用动机理论,对来华长期进修生汉语学习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的具体案例,理论支撑稳妥,调查设计合理、完备,方法科学、缜密,是作者动机问题的研究一次实践。通过周密的调查与数据分析,展现了国籍、年龄、性别、汉语水平以及学习汉语时间长短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均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特点,使用不同的策略,分别维持或促进其学习动机,提升汉语水平。
本年谱广泛搜辑近代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的著作、书信、事迹报道和四众弟子的纪念文章,事实求是地提供大师从出生到圆寂之间读书、出家、参学、潜修、弘法、慈善救济的系年史料。特点是注重记述体现大师道风的事迹和大师关于净土教义的法语。为研究印光大师一生弘化的历史以及近代佛教史特别是净土宗历史提供史料,为研究印光大师的佛教思想、儒教思想特别是净土思想提供参考,为学习和研究印光大师文钞者亲大师懿范、入净土妙门提供助缘。本书开头部分为印光大师概述3万余字,主要内容包括印光大师略传、印光法师的道德和道风、印光法师佛学思想概述、印光大师对近代佛教的贡献,各界都印光大师的评价以及大师的影响。年谱正文按照年代分为从出生到出家前、北方潜修和参学时期、普陀山潜修时期、出世弘法至移锡报国前、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