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斯塔》是古代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的圣书,是伊朗古老的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10世纪以前。《阿维斯塔》流传至今,多有损佚,本书是由现代伊朗学者选编而成,是专业研究古伊朗文化的文献。
《死海古卷概说》作为20世纪全球超惊人、超激动人心的一大发现,死海古卷自发现之日起就成了一个传奇,一个难解的谜。但死海古卷究竟讲了些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它是什么样的抄本?抄写人是谁?抄写于何时?它对《圣经》的理解有什么影响?它和犹太教、基督教又是什么关系?本书作者深入种种迷雾背后,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考古研究、古文书学、文本考证、文献学、语言学和古代圣经注解等角度娓娓道来,解答了有关死海古卷的诸多问题,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助于读者全面认识死海古卷。
《瑜伽经》,古印度哲学流派瑜伽派经典,成书于公元前后,作者帕坦伽利。它将瑜伽的修行方法归总为八,而世有 八支瑜伽 。可以说,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瑜伽类型,都渊源于《瑜伽经》,都是对《瑜伽经》有所侧重的继承。正因如此,它被历代瑜伽士奉为 瑜伽圣经 。经文凡196则,系统阐述了瑜伽的概念、原理和实践方法。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从生命管理的视角,为每条经文详加注解,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理解路径和应用指导。
考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四章内容,可以看出论主乔茶波陀是在努力构建一个新的吠檀多理论体系(这里所谓“新”是说与其前辈论师对奥义书的解释不一样)。这个体系基本上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范畴论、解脱论或目的论等内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专门为《蛙氏奥义》作注解,阐释了奥义书哲学。作者对奥义书哲学和佛家大乘学说有独到的研究,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构建了一个新的多哲学体系。因此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不仅仅是一部对《蛙豕奥义》的权威注释,也是一部自成体系的古印度哲学专著。
根据宗喀巴大師在本書中的研究,《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是无上密法的根本,为龙树菩萨所传密乘次第。而父续密集修法中,圓满次第以專住 伊 旺 二字(乐空无別、空、悲二谛无別),并以三远离三摩地、二谛三摩地为具体修法內容。 在本书中,宗喀巴大师抉择 三远离三摩地 的步驟,修 身远离 五蕴、四界、六处)、 语远离 (风咒、金刚念诵、咒根本)、 远离 (明相、增相、得相三明相,八十种本性),并以无差別之金刚念诵*殊胜,为入手处。
本书讨论的是*早从英国移民到北美殖民地的清教徒团体在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之前的一段历史。着重研究新英国清教社会的初建、发展和世俗化的过程。新英格兰清教社会之于美国,正如胚胎中的基因之于成熟个体,见微知著,该时期的研究对于理解美国性格多有助益。
该书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以明清以来华北地区曾经广为流布的民间教派为研究主题,以寺庙与相关人物为基本线索点,根据长期田野调查和访谈,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通过对寺庙壁画、传世经卷、民间传说、访谈口述、碑刻家谱等大量手资料的专题性深入研究,以图像入史,以文献解史,以实物证史,厘清了早期黄天道历史中若干疑点、难点问题,提出了 全庙 与 孤庙 、 三普 与 五祖 等概念体系和分析思路,究明了黄天道之 黄会 与 明会 、 明会 与东大乘教以及还源教等教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事实真相,深化且拓展了民间宗教研究的领域,将中国民间宗教教派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本书是一部藏传佛教密宗名著,原名《中阴得度》,中文译者参考西方人士熟知的古代《埃及度亡经》书名而译为《西藏度亡经》,中阴得度,顾名思义,就是人在已离人世之后,尚未投生之前这个名为“中阴”的阶段之间听到有人呼唤他的名字,对他读诵这部经典,即可使身在“中阴”境中的亡灵,解除种种“中阴险难”的恐怖,乃至证入不生不灭的法身境界或得报身佛果,以了生死轮回之苦,至少亦可得到上品的化生或转生,以免落入饿鬼、、地狱等三恶道中但所有这些,皆系亡羊补牢之法,不仅事非得已,且到时有没有人呼唤、读诵,亦颇成问题!因此,的办法,莫如提前尽早在死前读诵并加思维忆念,以免仰赖他人而得有备无患,以免失之交臂!
本书收录布伯在40年间先后发表的12篇演讲,分为 早期演讲(1909-1918) 和 晚期演讲(1939-1951) 两个部分。所有文章都围绕着 复兴犹太教 这一中心思想,通过对传统犹太教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犹太教的3项 真正任务 :显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关系;确立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统一;使我们与万物的关系变得神圣和圣洁。终,布伯揭示出犹太教的本质是一种 宗教实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