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三本主要著作,与《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起构成 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 之研究成果,属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二卷。作者在本书中研究了印度的宗教。作者认为,对亚洲整体而言,中国扮演了类似法国在近代欧洲所扮演的角色:所有世情通达的 洗练 ,莫不是源自中国,再传布于西藏、日本和中南半岛。相反的,在亚洲,举凡超越现实利益的思想,很少能不将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不管正统或异端的)救赎宗教,在整个亚洲地区扮演了类似于基督教的角色。
《阿维斯塔》是古代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的圣书,是伊朗古老的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10世纪以前。《阿维斯塔》流传至今,多有损佚,本书是由现代伊朗学者选编而成,是专业研究古伊朗文化的文献。
种姓是印度持有的制度,是理解印度社会和文化的一把钥匙。《种姓与印度教社会(修订本)》利用社会人类学家的调查报告和大量的文献材料,对种姓制度的起源、概念、构造特点、变化、种姓与印度教社会的理论等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书视野开阔,资料翔实,是了解印度社会、宗教和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死海古卷概说》作为20世纪全球超惊人、超激动人心的一大发现,死海古卷自发现之日起就成了一个传奇,一个难解的谜。但死海古卷究竟讲了些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它是什么样的抄本?抄写人是谁?抄写于何时?它对《圣经》的理解有什么影响?它和犹太教、基督教又是什么关系?本书作者深入种种迷雾背后,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考古研究、古文书学、文本考证、文献学、语言学和古代圣经注解等角度娓娓道来,解答了有关死海古卷的诸多问题,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助于读者全面认识死海古卷。
犍陀罗是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熔炉,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文明,以及草原文明在这里相遇,碰撞和融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犍陀罗文明。以往,犍陀罗佛教艺术研究和收藏、鉴赏的中心都在西方和日本。但实际上,犍陀罗佛教跟东亚佛教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汉传佛教的很多文化基因就是从犍陀罗传入中国的。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化之后,本来植根于此的犍陀罗文明,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加耀眼。要理解中国文明和艺术演进轨迹,甚至探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都不能把犍陀罗文化因素排除在外。《犍陀罗文明史》正是一本关于犍陀罗佛教文明的通史,在中国是首次编撰出版。 本书共十章,主要分三部分内容:*,希腊巴克特里亚时代的历史及与中国的关系,以此为背景审视中亚及新疆以及佛教文明中的希腊
考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四章内容,可以看出论主乔茶波陀是在努力构建一个新的吠檀多理论体系(这里所谓“新”是说与其前辈论师对奥义书的解释不一样)。这个体系基本上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范畴论、解脱论或目的论等内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专门为《蛙氏奥义》作注解,阐释了奥义书哲学。作者对奥义书哲学和佛家大乘学说有独到的研究,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构建了一个新的多哲学体系。因此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教论》不仅仅是一部对《蛙豕奥义》的权威注释,也是一部自成体系的古印度哲学专著。
古老的萨满文化是一种世界性文化,与这种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信仰伴生的是一种率真、自由、神秘甚至癫狂的审美。在过去几百年中,萨满文化曾让人感到陌生和费解,但最终人们认识到,这种 原始之美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瑰丽创造。这是一部关于萨满教认知的发展史,也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材料宝库,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故事篮子 围绕学者、作家、探险者、企业家以及灵性追求者展开的故事既神秘又充满奇幻色彩。而毒蝇伞、裸盖菇、佩奥特仙人掌、死藤等魔法植物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幻象世界。
根据宗喀巴大師在本書中的研究,《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是无上密法的根本,为龙树菩萨所传密乘次第。而父续密集修法中,圓满次第以專住 伊 旺 二字(乐空无別、空、悲二谛无別),并以三远离三摩地、二谛三摩地为具体修法內容。 在本书中,宗喀巴大师抉择 三远离三摩地 的步驟,修 身远离 五蕴、四界、六处)、 语远离 (风咒、金刚念诵、咒根本)、 远离 (明相、增相、得相三明相,八十种本性),并以无差別之金刚念诵*殊胜,为入手处。
★ 喜欢日本动漫的人,对阴阳师肯定不会陌生。 ★ 真实的阴阳师和阴阳道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 阴阳师真的无所不能吗? ★ 阴阳师真的都是安倍晴明一般正面的形象吗? ★ 在明治时代被废除之后,阴阳道真的从历史上消失了吗?
本书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中国化的普遍特征与地方差异、共性与个性、理论探索与现实处境,进而探析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中国化的摸索与成就、机遇与挑战,从而为理解当代中国天主教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提供一份具有导引性的阐释和说明,希冀填补国内在当代中国天主教领域研究的一大空白。
本书收录布伯在40年间先后发表的12篇演讲,分为 早期演讲(1909-1918) 和 晚期演讲(1939-1951) 两个部分。所有文章都围绕着 复兴犹太教 这一中心思想,通过对传统犹太教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犹太教的3项 真正任务 :显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关系;确立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统一;使我们与万物的关系变得神圣和圣洁。终,布伯揭示出犹太教的本质是一种 宗教实在 。
奥义书是用梵文写成的一组古印度哲学文本的统称,它们对印度古代 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瑜伽哲学形成的基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声称,奥义书是“人类智慧的 产物”。其核心内容就是探讨世界的 奥秘和人的本质,倡导个人去深入了解自我,遵循世代相传的智慧,过一种健康的、注重精神修养的生活。 本书选取了其中具有 性和代表性的九种奥义书。不仅有针对奥义书原文本的翻译,还附有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相对容易阅读的简明可靠的注释。并就冥想技巧提供了一些精妙的指导意见,对瑜伽修习者很有裨益。
该书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以明清以来华北地区曾经广为流布的民间教派为研究主题,以寺庙与相关人物为基本线索点,根据长期田野调查和访谈,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通过对寺庙壁画、传世经卷、民间传说、访谈口述、碑刻家谱等大量手资料的专题性深入研究,以图像入史,以文献解史,以实物证史,厘清了早期黄天道历史中若干疑点、难点问题,提出了 全庙 与 孤庙 、 三普 与 五祖 等概念体系和分析思路,究明了黄天道之 黄会 与 明会 、 明会 与东大乘教以及还源教等教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事实真相,深化且拓展了民间宗教研究的领域,将中国民间宗教教派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本书是朱谦之晚年写作的后一部著作,他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所有重要成果,在许多重要的关键问题上,他进行了鉴定、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为进一步厘清研究障碍和发扬前人研究成果,汇聚众人的智慧起了重要作用。朱先生凭借深厚的文史功底,全面地、完整地论述了景教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的传入及传播情况。所援引的材料极为丰富,既有国内保留的原始文献,特别是敦煌新出土的资料,又包括了近百年来诸家的研究成果和种种的甚至是矛盾的观点,因之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之一。本书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同时代人的证词、诸神学家与论辩家、拉伯雷的闹剧、高康大的家书及灵魂不灭、爱比斯德蒙的复活与奇迹、巨人的信纲等。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