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
海报: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的部分汇集了笔者撰写的“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系列年度报告。写作缘起于2003年末,当时上海《社会科学报》的副主编段钢先生邀请我撰写“年度盘点”文章,回顾当年西方公共知识界发生的重要事件。未曾想到,这个综述工作后来成为我每年元旦前必做的功课,竟然连续写了十年。文章最初以介绍为主,后来加入了更大比重的分析评论。篇幅也逐渐扩展,从起初每篇6000字增加到近年来每篇超过工5000字。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第二部分收录了笔者对西方学者的访谈系列。这个系列原本计划访问十位学者,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感谢友人徐贲教授的慷慨支持,同意将他做的一篇访谈也收录在内。四位政治理论家(桑德尔、贝拉米、里拉与米勒)的对话,展现出西方政治思想界的辩论焦
本书先列原典,后附、注释,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藉此读者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通过阅读《道德经阐微》一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来洗涤我们庸俗焦灼的心灵,来寄托我们无所栖息的灵魂,来指明我们前进中的道路。
本书为“齐鲁圣贤语录”系列丛书之一种,从《墨子》以及其他经典中摘选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极具启示意义的语句,分门别类,加以注释、解析,从修身、政教兼爱、非攻等方面阐释了墨子思想的精华,文字简明扼要,具有的社会价值。
《民族宗教研究(第2辑)》(作者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收录了:《清代涉藏民刑案件研究与展望》;《黄埔珠江村蒲氏考》;《客家地区传统民居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以粤东围龙屋为重点》;《闽西客家妇女的点佛仪式——以宁化县淮土乡孙坑村的调查为例》;《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广东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之思考》;《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生存实践调查——以广州市为例》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