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基督教传入中国,在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碰撞及融合中走过曲折的道路,*终找到了基督教本色化的正确途径,即跟随时代,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客观现实。本书在汇集整理大量*手可贵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公允地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的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理论思考,它是国内*部有关该主题的专著。
本书是“ 教学术”丛书之第二十八辑。本丛书由复旦大学 教研究中心主任张庆熊教授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骅教授共同主持编写。本丛书列入 CSSCI核心来源集刊和AMI入库集刊。 本辑《 教学术》有四个论题:(1) 研究,(2)西方语境下的 教研究,(3)中国语境下的 教研究,(4)书评。本辑收入的文章涉及较多文化比较与西方哲学的主题。本辑收入的两篇有关奥古斯丁的文章有很高的学术质量,“自由意志”和“护佑”分别是 教神学中的核心议题,奥古斯丁的论述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辑还有许多文章涉及西方哲学重要论题,《莱布尼茨 哲学的理论困境及其现代启示》《论 与科学对话的哲学基础——评析杜威的 自然主义立场》都涉及西方思想 不可绕开的人物。
王治心是现代重要基督教学者,其名著《中国基督教史纲》是我国学者所撰的部也影响的中国基督教通史或全史著作。尽管问世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该书的影响犹存,目前仍为修习中国基督教史的主要入门和参考书籍之一。
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仅是基督教历史上的地标式人物,更是人类历史的改变者,他们至今仍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像所有传记一样,本书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是,本书的观察角度奇特,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人的崇高品德和能力,而是人的渺小和软弱,以及降临在他们身上的奇异恩典。这恩典中蕴涵着无与伦比的能力,不仅使他们一再得胜,还带给他们至高的喜乐。
20世纪最纯粹的心灵 “谢谢这个世上还有你,特蕾莎妈妈,你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卑微” 本书是特蕾莎嬷嬷最全面的原创作品,她从自己多年的演讲、书信、祷告和交谈中,遴选出最深刻最精妙的部分,编辑成这一本《爱的能量》,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领受她的教导和指引。 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给予者,也都是爱的接受者;我们都需要在爱中学会爱,也需要在爱中学会被爱。因此,让我们跟随特蕾莎一起感悟这《爱的能量》。
明末西学东渐,天主教耶稣会士翻译了不少欧洲宗教文学作品进入中国。本书提纲挈领,选取其中八种重要书籍来考释,析论其主旨以及进入中国的始末,并论及这些译著日后对清末文学的前导作用。这八种译著的译者包括利玛窦等多位传教士,文类包括圣歌,圣诗,奇迹故事集以及散文集和修辞论述等,都是欧洲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文学的代表,也是 早进入中国的西方翻译著作,对一般历史,文学史以及翻译史而言深具意义。对于有兴趣了解研究中西比较文学以及欧洲宗教文学中译史的人来说,这本书不容错过。
《荒漠甘泉》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灵修巨著。正如其名字所喻示的那样,它最鲜明的特征,是能帮助人们在人生的荒漠中寻获甘泉。 作为一本少有的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读者阅读的名著,其最引入注目的地方是书中随处可见的警言佳句。《荒漠甘泉》采取一天一篇的形式,全书共366篇短文。每篇短文或讲述寓意深刻的故事,或阐述简单而深刻的道理,用简洁优美的语言,直接向着人的内心说话。 作为一本具有广泛、持久、深厚影响力的书,其力量来源于它展现了一种能够胜过一切境遇的力量。它的每一篇章所指向的,都是一个能在患难中带给人随时帮助的活水泉源。任何遵循这种指引的人都能向着自己的境遇夸胜。正因为此,虽然每一篇短文直接的关联并不大,但事实上都能让干渴难耐的人看到汩汩泉源,这样的一致性是极其罕见的。
作为基督徒,我们声称自己已经理解恩典。从主日学到成年,我们被教导说我们已经被恩典拯救了。我们了解经文,也知道罪人的祷告,但我们真的掌握了什么是真正的恩典吗?或者说,我们是否被恩典紧紧抓住? 在《无与伦比的恩典》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上帝的话和他自己的经历讲述恩典不是一个好的想法而已,也不是一首抒情诗或一种温暖、模糊的感觉。它是让基督地住在你里面。恩典给了你自由去爱那不可爱的,原谅那不可饶恕的,因为你知道你是多么地被爱,并知道你已经被饶恕 为此,作者呼吁读者回想上帝所给我们的丰盛的祝福。他为我们如何过改变的生活提供了指导,呼召我们做出真正的转变并满怀勇气看到它的实现。不要让恩典与你擦肩而过。 当你让恩典进入,它会摇动你的世界,并改变你的心。
他们为我们揭示出我们虽不知道但总在我们心中的东西,他们是人性的代言人。 我们通过他们,不仅认识到所有对善的憧憬的永恒,而且也认识到人类生命的延续、所有人类在根本上的一体性。
《黑门山路》是名著《荒漠甘泉》的姊妹篇,也是一部世界著名的灵修著作。所谓黑门山,即高峰之意,位于黎巴嫩以南。作者以此为名,是为鼓励人们勇攀人生的高峰。 这是一部送给年轻人的励志箴言,每日一篇,内容涉及年轻人所遭遇的各种境遇。《黑门山路》在设计上选用小开本,小巧精致,便览便携,是年轻人成长道路上一本珍贵的心灵指南和人生地图。
第三个千年来临之际,亦进入到一个充分准备了自己的全新的时期。如何回应历史沉积引发的人类社会在第三个千年的突跃,成为人类思考的胶合点。人类进入新千年的庆祝是以面对社会应接不暇的变革,日可登天的腾飞,天翻地覆的生活转型,复杂多元的意识思考为礼花和装饰而进行的。由此而引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以关注人类自身命运为其主旨的宗教,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应如何应对并不断获得提升。作为基督宗教中广泛性和古老性的宗派,首当其冲,审时度势,试图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找到平衡的支撑点。这种努力引发了进入新千年前的六十年代的的全面革新。虽然这种革新为甚或整个基督宗教与现代社会的沟通和交流打开了一扇新门,然而毕竟仅仅是蜻蜓点水,深入的思考由此才刚刚开始。
《(中英文对照版)》将帮助你了解活在世上的目的,以及神在你身上那不可思议的计划,不仅为着此时此地,更为了永恒。在《(中英文对照版)》中,华理克将带领你走过四十天的个人灵修旅程,这会改变你对人生首要问题的答案:我究竟为何而活?
有一种荣耀的安息――永远地享受上帝完全的同在,正等着那些在基督里的人。这安息,有为证,众天使也加以宣告,而圣徒更是带着渴望翘首以盼。对这安息的盼望可以安慰那些正经历痛苦的人,并且使他们在忍耐中得到力量。因为他们明白这地上的时日是暂时的,但那天上的产业却是永恒的。上帝对此已有应许,而他的话语永不落空。 眼下,上帝允许其子民透过其创造、圣灵的内住、以及圣民之间的团契来预尝天国。而天国的真正实现,必须等到圣徒们复活那日。惟有圣徒们完全得到荣耀时,他们才配进入天国,才能完全地理解并享受天国。眼下,默想这一伟大的安息可以使他们更加接近上帝,并使生命得到更新。 本书是清领袖巴克斯特在身患重病、徘徊于生死边缘之际默想天国的结晶。巴克斯特在书中满怀着对天国的盼望与切慕,根据,为我们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