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 韦伯的对宗教社会学初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该书中,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观 研究任务等章节,下篇包括尘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及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等章节。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极为注重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的深究。通过对大量经验的归集与分析,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并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1979年,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本书瑰集了德兰修女关于爱心与使命、贫穷与痛苦、怜悯与慈善、施舍与宽恕、上主与祷告、工作与社会、家庭与国家等方面的心灵感悟。一则则平实无华的语录,显示的是一颗伟大的心。
《圣经蠡测》原是文庸教授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教材。他的目的是想从当代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圣经》进行客观的介绍,这在中国学术界是一种崭新的做法,因此被认为是一个重要贡献而受到欢迎。他不仅介绍了《圣经》的成书、版本、影响等,还分卷介绍了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结构和中心思想,并附有圣经故事80篇。他还特别照顾了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教会各自惯用的不同的《圣经》版本,并介绍了“次经”部分。《圣经蠡测》的读者面很广,包括从事宗教、外国文学、民族、统战、外事、翻译等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中对《圣经》感兴趣的师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
本书是一部 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 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 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 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 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 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 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历史与性别:儒家经典与 圣经 的历史与性别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与性别的视域对先秦的儒家经典与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作一番探讨,其所关注的主要是儒家经典与《圣经》中关于“性别意识”即对性别的观念及看法的探讨。在当今这种全球化、各种文明正处在交汇融合和相互借鉴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从历史与性别视域来考察为悠久的两大文明传统、即中华文明与希伯来——犹太文明以及基督教文明系统的经典中相关的早言说,对于我们理解不同境遇中的性别传统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意义的,同时儒家经典和《圣经》依然可以使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得到两性之间“体面和有尊严的相处之道”的启示和智慧。这种从“历史与性别”的视域出发的比较研究或许对学界的思想史与宗教史的研究能提供某些帮助和参考,对普通读者来说也同样具
《你可以不生气》是一本改变数千万人愤怒情绪的经典作品。本书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一周上市,旋即传遍整个世界,成为 的心灵畅销书。 一行禅师以优美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为什么会生气,生气时我们如何将生气的怒火转化成慈悲的甘泉,如何以 智慧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与他人,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痛苦。
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仅是基督教历史上的地标式人物,更是人类历史的改变者,他们至今仍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像所有传记一样,本书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是,本书的观察角度奇特,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人的崇高品德和能力,而是人的渺小和软弱,以及降临在他们身上的奇异恩典。这恩典中蕴涵着无与伦比的能力,不仅使他们一再得胜,还带给他们至高的喜乐。
本书出版于1728年,适逢启蒙运动肇始,理性主义对基督教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劳威廉揭示敬虔生活的本质,郑重呼吁信徒殷勤操练默想和祷告,做时间和金钱的好管家,过敬虔与圣洁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信仰。该书唤醒了许多沉睡的生命,对卫斯理兄弟、怀特菲尔德、威伯福斯、慕安德烈、C.S. 路易斯等属灵领袖影响深刻。在今天这个世俗化的时代,劳威廉的呼吁依然如暮鼓晨钟。
明末西学东渐,天主教耶稣会士翻译了不少欧洲宗教文学作品进入中国。本书提纲挈领,选取其中八种重要书籍来考释,析论其主旨以及进入中国的始末,并论及这些译著日后对清末文学的前导作用。这八种译著的译者包括利玛窦等多位传教士,文类包括圣歌,圣诗,奇迹故事集以及散文集和修辞论述等,都是欧洲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文学的代表,也是 早进入中国的西方翻译著作,对一般历史,文学史以及翻译史而言深具意义。对于有兴趣了解研究中西比较文学以及欧洲宗教文学中译史的人来说,这本书不容错过。
王志勇译注的这本《清教徒之约——威斯敏斯德准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清教徒和清教徒神学,以及17世纪威斯敏斯德会议的历史和神学背景。《清教徒之约——威斯敏斯德准则》收录的“威斯敏斯德准则”,内容包括《威斯敏斯德信条》、《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和《威斯敏斯德家庭敬拜指南》四个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可以作为研究和讲解参考书。而且,每个部分都附有“导读”,帮助读者明白相关知识背景和架构。本书信条和教理问答都附有参照经文,可以根据需要对照查考。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是C.S.路易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在这本书中,路易斯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类比、缜密的推理,阐述了“各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共同持守的信仰”。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被公认为是路易斯欢迎的著作,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宗教著作之一。
《生命的洗练》——属灵操练礼赞,是一本灵修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灵修操练:默想、祷告、禁食、研究、简朴、独处、顺服、认罪、敬拜、引导、庆祝,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的题目,以及相关经文和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和神学功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灵修大师。 《生命的洗练》是傅士德的处女作,英文原版首现于1978年,一举奠定了他在灵修学上的地位, 2018年《生命的洗练》出版四十周年,已超过200万册;学者们赞叹其思想深度,高列于各大神学院教科书榜单。 此次中文简体版出版方增加了作者的自序和导论部分,本书适用于小组学习、团契操练、读书会等。
许多人一说起十诫都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记住十诫的内容。十诫所强调的道德观是否真的过时?古老的古条诫命又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多数人对十诫并不陌生,关键是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字里行间所蕴藏的道理。随着时代的更迭,许多人认为这些道德观早已过时了。 作者以睿智的笔触,带领读者重温古老的十诫,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和信仰中应用这些诫命。今天的人该如何理解诸如“两性”、“家庭”、“伦理”等等道德层的守则?“孝敬父母”又意味着什么……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构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整体培育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辨析、吸收、扬弃异域文化的有益成分,当为题中应有之义。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诫”的起源和主要内容,其中关于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关于人之欲念与社会
当代人讨论婚姻与家庭时所运用的许多资料都涉及相关习俗的历史。 然而,对于它们的社会和伦理构成,尤其是圣经时代的社会伦理构成,我 们真正了解了什么呢?《圣经世界的婚姻与家庭》围绕着婚姻与家庭观念的动态轮廓,6位专 家在其各自领域分别考察了古代以色列与中东地区、希腊罗马社会、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教以及《新约》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实践。其成果勾画出 一幅博闻广识、富含证据的图谱、并对一批概念和习俗的异同做出辨析,包括结婚、离婚、性伦理、性别角色、孩子、禁欲、堕胎、避孕和家族生 活,它们在古代以色列和《新约》时代的教会中流行,并发生过种种影响。
《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文化处境》的关系从其历史发展沿革来看乃是两种文化体系相遇和对话的关系,当然也是两种强势文化彼此接触和对比的关系。从历史到现今,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都被认为是不同的传统或传承,而且二者各有代表、各具特色,似乎尚没有真正走到一起,更谈不上有任何重要、关键性的叠合或结合。在中国人的眼中,基督教好像与西方世界有着密切关联,基督教文化也往往会被视为西方文化、至少是代表着西方文化。而中西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虽有对话、更多冲突,双方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复杂经历和双边关系上的起落反复,亦使不少中国人在认识基督教时产生了隔阂,形成了距离,相互在了解上也交织着许多误解,留下了种种敏感话题。因此,基督教的东传、其与中国文化的“相遇”一直是冲突不少、矛盾不断,人们将之描述为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