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 837 条评论 )
    • [美]克里斯·贝尔 /2024-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彻底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 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 ¥27.8 ¥58 折扣:4.8折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
    •   ( 1596 条评论 )
    • (美)罗尔 著,董洪川 译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是一部媒介与文化学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识形态、情感、霸权、社会规则、权力、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作者将全球性文化融合的主流理论与其*的发展趋势巧妙连接起来,并对当今的文化和信息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批判性观点。

    • ¥16 ¥32 折扣:5折
    • 媒介文化通论
    •   ( 989 条评论 )
    • 陈龙 主编 /2011-09-01/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研究媒体不仅要关注媒介的社会功能、舆论功能,更要从文化层面对当代各种媒介现象进行更为深入仔细的考察。本书将媒体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并对各种媒体文化现象进行系统、深入和全面地考察。

    • ¥17.1 ¥30 折扣:5.7折
    • 丑闻的力量:大众传媒中的符号学
    •   ( 302 条评论 )
    • (意)约翰奈斯·艾赫拉特 /2016-12-0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成为丑闻的事件是否具备内在的 丑闻性 ,或者说,确实存在本身就会演变为丑闻的事件吗?在《丑闻的力量》一书里, 丑闻 这一概念重新得到了审视。丑闻并非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由公众舆论制造出来的,而公众对某一事件的观念则由媒体叙事建构。丑闻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能够挑战现有体制,削弱其合法性。在丑闻的制造过程中,传媒起到了整合作用,它将真实事件解释为公众有目的性的行为。 通过对当今大众传播中大量丑闻的讨论,艾赫拉特得出了全新而令人惊奇的结论:丑闻是建构出来的观念。 艾赫拉特将经典的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理论用于对当今传媒的分析,特别针对性虐童案和电视布道中的道德话语进行了深入考察。在他看来,对丑闻的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忽略了传媒的建构本质,而他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公众叙事方式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过对

    • ¥24 ¥48 折扣:5折
    • 我们错了——一本传媒业自揭家丑的勇气之书
    •   ( 917 条评论 )
    • 李启瑞 主编 /2011-03-01/ 商务印书馆
    • 开门办报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份报纸面世,要经历采访、编辑、审核、校对、印刷等多个环节,难免出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错了就改,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气度。古训云,正人先正己。早在2010年初,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就由旗下的《南国早报》编印了内部“警示教材”《我们错了》。 2011年初,为响应全国新闻战线“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坚守媒体公信力,集团在内部版《我们错了》基础上,综合广西日报及其旗下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今报在内的虚假、失实、差错新闻案例,加以扩展、整合与精选,编成本书,公开发行。 全书收录各类虚假、失实报道及其他差错90多个案例,每个案例包括稿件差错部分的原文、造成差错的原因、差错引起的后果,并以教训的形式予以分析和点评。

    • ¥11 ¥36 折扣:3.1折
    •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
    •   ( 1864 条评论 )
    • 杨明刚 /2017-06-01/ 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是北京大学大数据与新媒体课程所用的教材,主要研究网络舆情生长的基本规律,探讨公共治理与社会化媒体的良性互动,讲述网络舆情发生、兴起壮大的全过程,分析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重塑和改造政府治理并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 ¥29 ¥58 折扣:5折
    • 翻译传播学十讲
    •   ( 416 条评论 )
    • 尹飞舟余承法邓颖玲 /2021-05-31/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翻译传播是日益广泛的社会现象,是异语场景中人类借助翻译实现的信息传递活动。翻译传播学是研究翻译传播现象的科学,是研究翻译传播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本书以推动翻译传播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宗旨,将翻译传播作为整体进行考察研究,分析了翻译传播与传播、翻译的关系,阐释了翻译传播的本质属性,论述了翻译传播学的学理支撑,初步构建了翻译传播学的基本框架。湖南师范大学翻译传播研究所2019年至2020年开设了研究生创新课程 翻译传播学 ,本书是该课程的讲义,是目前本翻译传播学专著。

    • ¥22.8 ¥40 折扣:5.7折
    • 报海杂忆(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
    •   ( 30 条评论 )
    • 顾执中 著 /2020-01-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顾执中(1898-1995),1919年中学毕业,后在东吴大学肄业。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 ¥21 ¥42 折扣:5折
    • 性别与传媒
    •   ( 208 条评论 )
    • 罗萨尔·吉尔程丽蓉王涛译 /2016-12-27/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这本书以清晰易懂的风格,采用符号学、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研究媒介中的社会性别,以大量英美媒体中的实例为对象,研究性别与媒体研究领域中新近的重要问题和代表性实例,包括奥普拉.温斯顿等的脱口秀、著名的《四海一家》等杂志以及新闻、广告、当代荧屏和平装本罗曼司,考察21世纪女人和男人中的代表人物是如何变化的,回应了女性主义、酷儿理论以及反种族主义的标准。

    • ¥26 ¥52 折扣:5折
    • 文本、话语与政治: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视野
    •   ( 124 条评论 )
    • 阎立峰张燕萍郑美娟 /2021-11-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引入跨学科视角,结合话语理论、诠释学、社会表演等探讨新闻传播领域相关议题,对传统新闻学研究、政治传播等做了较有新意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从福柯话语理论出发,重新解析新闻文本建构的内在机制,思考新闻文本陈述与外部知识话语间的"互构"关系;运用诠释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新闻文本在生产、传播环节的意义理解加以分析;对批评话语理论和方法在国内传播学界的引入与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和评价;在社会表演、戏剧表演理论的观照下,对西方政治传播及其与媒介的互动关系进行新解读等。本书的理论角度、思考路径和观点,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具有新的开拓价值。

    • ¥29.6 ¥52 折扣:5.7折
    • 2019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
    •   ( 6 条评论 )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编 /2020-07-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2019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一书,收录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中科研报告类的成果。内容涉及我国阅读推广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出版征信体系研究、国际标识原则研究、全国少儿图书出版分析研究等内容、2018年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情况分析与评价研究、印刷企业智能化建设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网络出版内容审校机制研究。这些科研成果主题新颖、立意深刻,内容详实、贴近现实,是出版学术研究的前沿。

    • ¥20.7 ¥46 折扣:4.5折
    • 国际传播系列案例分析
    •   ( 285 条评论 )
    • 吴飞 /2013-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吴飞主编的这本《国际传播系列案例分析》通过近几年出现的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国际传播问题。这些案例包括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杭州美妈妈事件、温州助车出轨事件,哥本哈根气象会议等,研究者通过中外媒体对这些事件报道,进而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问题。另外,研究者还分析了半岛电视台代表的国际传播信息逆流现象,以环境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组织为例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及其国际传播策略,通过《环球时报》的内容分析,探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在国内媒体的体现。

    • ¥23.9 ¥42 折扣:5.7折
    • 文化媒介学
    •   ( 47 条评论 )
    • 熊高卢有泉 等著 /2013-0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生生不息的人类文化。犹如点点繁星,启明人类的思想与智慧,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然而。人类文化无一例外要通过一定的“物”作为载体来体现和传承,这个“物”便是文化媒介。《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学系列教材:文化媒介学》次从媒介的视角,把能够承载人类文化的物质材料称为“硬载体”,把承载文化的语言符号及工艺、方法称为“软载体”,系统论述了金石文化媒介、图腾文化媒介、建筑文化媒介、玉石文化媒介、舞台文化媒介、山水文化媒介、服饰文化媒介、纸质文化媒介、电子文化媒介等九大类文化媒介的共性与个性、物质形态与媒介属性、承载特点与文化功能等。本书不仅适合文化产业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传播学以及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作为专业教材。而且对文化工作从业人员也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 ¥13.5 ¥27 折扣:5折
    • 新闻的边界:《新闻伦理与法规》案例选编
    •   ( 267 条评论 )
    • 汪露 著 /2018-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新闻的边界:〈新闻伦理与法规〉案例选编》主要探讨了保障知情权、言论自由的边界、新闻采编的边界、媒体的自律及消息来源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每一部分均由案例入手,整合各方面资料对案例进行较为全面的还原,进而提出分析与评价。

    • ¥27.3 ¥48 折扣:5.7折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
    •   ( 55 条评论 )
    • 董关鹏 邹细林 /2018-11-30/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板块定为前沿理论、纪录片实践、叙事表达、采访报道及编辑评论。前沿理论部分包括融合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创新发展对策;纪录片实践围绕伦理批评、心理机制、传播效果、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叙事表达板块围绕电视访谈、镜头表达展开;采访报道板块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传播;编辑评论板块通过文字编辑方法进行。

    • ¥20 ¥40 折扣:5折
    • 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
    •   ( 52 条评论 )
    • 张月新张明新 著 /2007-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关于转型中的我国社会媒介景观与媒介发展的著作,全书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个案研究组成,主要采用量化的取径。它致力于记录、勾勒、描述当前我国社会变迁过程中媒介系统的角色定位和媒介生态的格局与演变,以及这种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的潜在机制。 本书的研究成果,能为媒介产业经营者、相关社会组织与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咨询意见与建设性的方案和报告。本书的适读人群包括新闻传媒界和业界的从业者、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为读者从学理层面提升媒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经验认知的同时,亦可为其量化实证研习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 ¥10.5 ¥21 折扣:5折
    • 重建巴比塔——吴飞谈传播学的想象力
    •   ( 249 条评论 )
    • 吴飞 著 /2014-07-0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以随笔的形式对媒介与社会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首先厘清传播的概念、传播学的发展,及引进中国的曲折历程。接着,分析和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家,这些理论家虽然大多不是所谓的专业性传播学者,但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却是传播学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这些深邃的思想为我们打开一扇扇通往智慧的大门,为我们过更融洽的共同体生活提供良好指导。继而以大量文献与史实,介绍了人类社会从思想控制到追寻自由和新闻自由的足迹,无数先贤为此流血牺牲,终使自由权利成为人类响亮的口号和实践纲领。后,作者对当下社会秩序和道德律令的一些失范表现,努力开启反思之旅,力图为迷失的媒体、公众和社会自我救赎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

    • ¥18 ¥3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