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用宁波正宗方言写就的段子集,是本用宁波方言写成的书。共分十八课,根据难易程度进阶。每一课的生词(即宁波特色词语)都有普通话注解,并有延伸结束,非常适合逐字逐句学习,每一篇都搭配有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图文结合,生动有趣,方言的选字非常准确,几乎都有出处。有会说不会写的宁波话?本书告诉你!△每天学一课,讲溜宁波话只需18天。△人性化进阶,从课入门到最后一课精通△课文幽默,注解,延伸丰富○“一门心思,心无旁骛”叫“顶头摸脚”○“把不相干的人扯在一起”叫“爹头娘脚”○“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叫“吃勒邋遢做菩萨”○“把各种剩菜混合回锅所煮成的菜”叫“浊落羹”○吃到一碗滚烫的汤:“介汤火热涾涾滚!”○舒服的日子很“乐胃”○你脑子糊涂了吗,真是“头埭怪清”!
本书由序、自序、凡例、引言、--4章和附录、后记组成。引言记述了定南的地理环境、建置沿革、人口源流、经济概况及方言形成、方言区划。--3章,分述了定南方言的语音、词汇和特殊语法。第四章是定南话标音27例。书后附录了作者撰写的关于定南方言的6篇论文,既作本书内容的补充,也供读者了解研究定南方言的参考。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构筑天津城市文化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文化的交融与经济的发展,有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天津方言和俚语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有语言专家指出,再过20年,恐怕很难听到纯正的天津话了。因此,记载和保存原汁原味的天津话就显得意义非凡。 全书收录约7500条天津方言里比较常用的词语、俗语与谚语、歇后语、名俗文化词语等,词汇量丰富,是掌握天津方言词语、了解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大型方言工具书。该书是在原《天津方言词典》的文本基础上,以点读笔的形式对方言例句进行惟妙惟肖地诵读,使简洁生动、质朴幽默的津味跃然纸上。通过原汁原味的天津方言语音点读,为了解和传承纯正的天津话提供了鲜活的蓝本,留住了乡音乡愁。这种以有声读物的形式结合地方方言词典的出版,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原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鲍明炜教授和原南通市语言学会会长陆文蔚先生的共同倡导下,组成了南通市方言研究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从调查、记音入手,整理、编写出版了《南通地区方言研究》一书。该书由鲍明炜教授和原国家语委副主任王均教授共同主编,由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本地音系,地区内部语音差异,词汇、语法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特别是将南通各方言点的音系和普通话进行了对应比较,这对南通地区普通话的教学和推广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通地区方言研究》一书荣获200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一个地区语言的调查研究在一定层面上也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各地区语言的调查分析,可对该地区人文面貌、历史变迁提供可靠的佐证。《南通地区方言研究》一书的出版,将
《苏州方言研究》在对苏州方言作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方言学传统,从语音、词汇、语法、语料等方面进行了描写,对苏州方言音系、基础字、规定词表、语法例句、规定话题等进行了全国和全省的横向比较研究。并且在在严格依循方言研究学术规范的基础上有所开拓创新。同时,还有规定的录音内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语音软件,并用语图进行分析。这在方言研究丛书领域尚属首创。本书由汪平著。
该书作者是吉首中文系副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民族学研究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土家族语言、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并拥有许多研究成果。此书是为弘扬土家族文化、发展土家族地区旅游经济,培养一批汉、土双语人才而编写的学习用书,采用国际音标、西南官话、汉语直译和意译的形式,简单易学,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