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19300多个上海话词汇,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用的词、短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分为26类,包括天文、地理、节令、交通、娱乐、体育、助词等,按照词义归类编排,全部采用汉语拼音拟音,注释简洁明了。词典里收录的词汇不论新老、无谓雅俗,都有囊括。 光盘内容包括《上海话900句》、《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老派)、《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新派)。
《广州话正音字典:广州话普通话读音对照》是一广州话正音字典。由粤港澳三地粤方言专家共同审订广州话标准音读,采用国际音标标注广州话语音,正文按部首笔顺编排,备有部首检字表。...
全手册收录上海市区方言词语约4500余条,用丁氏注音法标注了读音,大部分词条列出了注释并且给出了例句。对其他方言区的读者了解上海市市区方言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对研究上海市区口语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自1993年以来,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差不多每隔两年召开一届,第十二届研讨会于12月3日、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此次会议既继承历来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求真务实的传统,又在客家方言比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在以往研究相对薄弱的客家方言语法、客家边界方言点、海内外客家方言文献、客家方言有声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丰富了客家方言研究的内涵,为新形势下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开辟了新路。本书选取了该次研讨会的40篇论文,内容涉及客家方言的田野调查研究成果,以及客家方言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成果,既有共时层面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又有历时层面的客家方言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材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收集了19300多个上海话词汇,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用的词、短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分为26类,包括天文、地理、节令、交通、娱乐、体育、助词等,按照词义归类编排,全部采用汉语拼音拟音,注释简洁明了。词典里收录的词汇不论新老、无谓雅俗,都有囊括。 光盘内容包括《上海话900句》、《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老派)、《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新派)。
《豫北晋语语音研究》是以豫北晋语的语音为研究对象,选取19个市县中的50个方言点进行田野调查,采用历史比较和绘制方言地图的研究方法,在整体介绍语音特点的基础上,进而专题描写异调分韵、儿变韵母、子变韵母等语音现象,并对子变韵的合音成分进行了分析。自李荣先生1985年将晋语从官话方言中分立出来, 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 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比而言,山西省的晋语研究热火朝天,而其 毗连地区 的晋语研究略显薄弱。本书以豫北晋语的语音为研究对象,选取19个市县中的50个方言点进行田野调查,采用历史比较和绘制方言地图的研究方法,在整体介绍语音特点的基础上,对部分语音演变进行探讨,进而专题描写异调分韵、儿变韵母、子变韵母等语音现象,并对子变韵的合音成分进行了分析。
本书收集了19300多个上海话词汇,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用的词、短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分为26类,包括天文、地理、节令、交通、娱乐、体育、助词等,按照词义归类编排,全部采用汉语拼音拟音,注释简洁明了。词典里收录的词汇不论新老、无谓雅俗,都有囊括。 光盘内容包括《上海话900句》、《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老派)、《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新派)。
泰国的西南官话主要分布在泰缅边境的高山地区,使用的主体人群是20世纪50年代从云南撤退的国民党军人眷属及后裔,目前已近15万之众。在这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处于异常孤立和不被认可的生存环境下,泰国的西南官话经历了活跃的内部接触和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格局和语言特色。本书对泰国的西南官话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首次详细批露了泰国西南官话的面貌:一方面,对泰国云南籍华人华侨的移民历史、地理和文化,及西南官话的语言使用情况等进行初步的调查和总结;另一方面,对泰国西南官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做了详细调查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本书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的宁波方言读本,分方言词、短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歌谣、附录八部分,共收录词语4831条、短语422条、谚语2328条、歇后语73条、谜语101条、绕口令14条、歌谣129首。对方言词语按词义类别排列,分名物类、动作行为类、性质状态类、虚词类四大类,绕口令和歇后语按字数和笔画多少排列,谚语分故乡、家庭、生活、社交、行业等10类,歌谣分乡情、乡俗、岁时等六类。附录“宁波话简述”对宁波话的语法、音韵等特点作了简要说明。本书是同名老书的修订版。原书出版于1991年,由宁波大学朱彰年、薛恭穆、周志锋、汪维辉四位学者编著,实是当年为联络海内外宁波帮情感的乡情载体,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后未再印,目前市场上一书难求。本次修订由周志锋和汪维辉两位教授完成,吸收二十多年来宁波话研究的成果
《广州话词典》自1997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广受欢迎,是目前市面上仅见的一本比较能反映当代广州话词汇全貌的方言工具书。修订后的《广州话词典(第2版)》特色明显:(1)内容丰富,共收词约10000个,涵盖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义项后举广州话日常生活例句说明,并括注普通话翻译。(2)使用方便:按音序排列;注音全面、释义准确;有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3)附录科学:附有广州话音系说明、广州话普通话字音对照表、广州话的字母词、广州特殊字表等。
《“说济南话”系列丛书:济南方言俗语》的编者,从一个“老济南”的角度,对济南民间的方言俗语进行了梳理和解释,并一一列出出处、引文及例句,对人们迅速、准确地了解济南方言的词义和特点,大有裨益。 《“说济南话”系列丛书:济南方言俗语》既遵循了语言学工具书的编写规范,也具有通俗性和可读性。
本书是学术专著。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北京话虚词史 (08BYY049)前期成果之一;江苏省2010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北京话副词史研究(1750-1950) (CX10B_024R)终期成果。 目前,近代汉语副词研究成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各类专书的研究层出不穷。2005年,杨荣祥先生出版了国内部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的专著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对近代汉语副词作了一个断代的较为全面的描写和系统的研究。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仅张谊生先生就出版了四部 现代汉语副词 研究的专著。然而,近、现代汉语副词发展的交叉时段1750年 1950年,这两百年间,研究近代汉语副词的学者一般不会 下达 ,而研究现代汉语副词的学者也很少 上及 ,因而它处在了一种 两不管 的状态。本书即从此点切入,以《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为语
方言是某一地域中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湖南方言。湖南方言发源于楚语,又与历史上多次全国人口迁徙相关并受其影响,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其别具特色——在长沙话中,有种伴侣叫堂客,有种情人叫画胡子,有种拼搏叫霸蛮,有种失败叫也卵。初次之外,湖南的地方戏曲,如花鼓戏、湘西阳戏等,都与湖南方言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中国丰富历史文化中的一支。 本套书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将方言的特色和趣味逐一呈现,展现方言与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联系,体现方言与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历史性,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