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户汉方医学书选编:伤寒论辑义》为日本著名医家、考证学派代代人物,丹波元筒代表作之一。 《伤寒论辑义》在版本校雠方面,“原文一遵宋版,而诸本异同,尽注各条下,以备参考”。后世学者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一窥原版古籍,得先生之作可以无憾,往义理阐发方面,是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其着精选中国伤寒注释四十余家以及《内经》等有关论述,附以丹波元简按语,逐条论述。其着还精选各类医案20余则,串联条文,以释其义。 丹波元简所著《伤寒论辑义》及《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对日本汉方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的中医学研究及临床实际应用也有的参考价值。
《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学分典》收集范围为自中医学建立以来,迄於一九一一年间,所有中医诊法专著,综合性中医古籍,以及其它古籍中的相关资料。按内容需要,分设题解、论说、综述、著录等纬目。
《夏小正》即孔子所谓“用夏之时”的夏代历法。我是坚信夏朝之存在的。 近代西方介入以前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循序演进的逻辑进程。孔子编撰《尚书》以“尧典”及“舜典”为始,并非偶然。陶唐氏(帝尧)及有虞氏(虞舜)乃是华夏族初肇的城邦联盟时代。夏、商、西周王朝,则是作为天下宗主的天王、天子出现的王朝时代。秦以后到清末民国是行郡县制的统一大帝国时代。秦始皇建立了皇帝极权的帝国。而大禹建立的有夏,则是中国历史中权力尚未高度集中的贵族王朝时代的王朝。 《夏小正》即孔子所谓“用夏之时”的夏代历法。我是坚信夏朝之存在的。 近代西方介入以前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循序演进的逻辑进程。孔子编撰《尚书》以“尧典”及“舜典”为始,并非偶然。陶唐氏(帝尧)及有虞氏(虞舜)乃是华夏族
望而知之谓之神。异常的颜色、温差、斑疣、血丝、痘疮等,我们身体显露的这些细微非正常现象,隐藏着重大疾病,同时也预示着疾病的进程!《陈胜征治疗疑难重症经验专辑1:医案实录》从一位民间中医临床40年的30万份病案手稿中,精选并整理186例医案。通过数诊,甚至十二三诊记录,将病人的病况、辨证、用药及康复过程中的诸多细节,描述得丝丝入扣。其中,病况的辨证过程尤为独到,将望诊、温差触诊等收集的信息一一解析,如抽丝剥茧般直曝眼前。相信无论对于中西医从业者、医学院校学生,还是对于寻找生命真相的中医爱好者而言,《陈胜征治疗疑难重症经验专辑1:医案实录》能让你在正确对待生命与疾病的问题上,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书是顾廷龙编纂的清末民国学人章钰的藏书目录,“四当斋”是章氏的书斋名。章氏精于版本校勘,家富藏书,1934年其后人将所藏书二万余册捐赠给燕京图书馆,顾氏为之编纂此目,分别部类,并收录章氏所撰校勘记,间或加以按语。书后编有书名索引,方便了后人的使用。此目对于了解清末民国时期的藏书状况和版本目录学都有参考价值。
《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以南开区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为范围,这样既充分揭示、宣传了南开区固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又填补了南开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研究的一项空白。同时,这个成果的取得,也走在了区县图书馆的前列。《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为读者了解馆薄古籍的收藏情况,开拓了一条获知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的出版在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在编辑的过程中,依靠的是团队精神、团队智慧和团队能力。因此编辑《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其在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核心力量,营造学术研究氛围、从研究项目中锻炼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明清文学分典》共1100万字,从明清时期近2000种古籍文献刻本中 辑录出作家1500人,文学团体50家,明清时期编成的总集50种的资料 ,是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文学集大成的资料工具书,它为读者提供了 一般人难以寻觅的手研究资料。
周叔弢先生是民国时期的收藏大家,收藏宏富而采择精严。先生之访书藏书,既遵循传统,重视宋元古椠、名钞精校,继承黄丕烈、海源阁等名家藏书;又自有异趣,兼顾手卷、活字,关注书籍之题跋、印章、纸墨等各个方面,一时自成一家。1952年,周叔弢先生将数十年来精心收藏的善本古籍726种一举捐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在周叔弢先生捐善本60周年之际,特举办展览以表彰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巨大贡献,弘扬其化私为公的精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著的《书香人淡自庄严:周叔弢自庄严堪善本古籍展图录》选取此次展览的精品,展示书影的同时辅以提要,以此说明周叔弢藏书的价值和特点,并使更多的人了解周叔弢先生藏书及其贡献。
本套书是中国大自然教育原创生态童话绘本系列,收录了4本,将绿色、自然、和谐的理念根植于故事中,是培养孩子尊重生命、爱护环境、保护资源、传承文化的体现。 《竹竿棒棒历险记》讲述了从小弱不禁风的竹竿棒棒,几番努力后,终于长成一根高大挺拔的竹竿。他很开心被选中与其他伙伴一起乘列车外出旅行。但是,这一趟旅行几乎让竹竿棒棒身陷困境… 《杜鹃花的心愿》讲述了自从蚯蚓波波跟着杜鹃花搬进高楼生活后,整天头晕脑胀,无精打采,杜鹃花小精灵是波波最要好的朋友,她一心想帮助波波振作起来,于是联合了绿眼猫咪、金鱼姐妹,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行动计划… 《一颗想飞的橡子》讲述了一颗叫飞飞的橡子梦想着有一天成为橡树王。一天清晨,他从天而降,成为个落向大地的橡子。可是,森林里喜爱吃橡子的小动物可不少呢!橡子飞
本书收录有关版本目录学研究的文章38篇,分为纪念冀淑英先生逝世十周年、典籍、目录、版本、校勘、收藏、人物、形制、保护、感言10个专题编排。作者均为古籍版本学界从业者及专家学者,文章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西学东渐至晚清时代达到高潮,并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风气嬗替,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同一时代的书目著述来了解西学传播的品类细节,以及在两种不同文化意识相互碰撞的特定条件下,近代“新学”的发轫和形成过程的品类、细节,应该是观照和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社会思潮演绎全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收入《晚清新学书目提要》的《增版东西学书录》(徐维则辑,顾燮光补辑)、《译书经服录》(顾燮光撰)和《新学书目提要》(通雅斋同人撰)三部书目提要之作,收罗宏富、体例精审,除依次列具著者、译者、版本、卷次、内容提要、得失评骘之外,尚有相关读物介绍等其他可资参考的线索提供。全书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凡原本错讹处皆斟酌订正,另索引,以便查阅。
因日常工作之需,我们为《(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制了书名索引。为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愿将其公诸于世,为古籍界同仁提供便利,以免躬亲翻检之劳。 考虑到利用书名索引的实际需要,我们将稿本的全文作为书名索引的附录附其后,并对稿本的类目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为节约篇幅缩印成上下栏版式。
本书共收录清末民国时期学者撰写的有关福建、四川、浙江、广东等地宋元以来刻书史史的专门著作四种,计有王国维编撰《两浙古刊本考》、黄慈博编撰《广东宋元明经籍刊本记略》、佚名编辑《福建板本志》及佚名编撰的抄本《宋本考:蜀刻纪略》。全面记载和考察了我国古代地方主要刻书重地——闽蜀浙粤刻书源流、规模、发展历史,归纳总结了各地刻本的刊刻墨印特点及传承流布情况等。是研究我国地方刻书史及至文化史的必要参考文献,也是鉴定和收藏古籍板本的重要依据。其中佚名编辑《福建板本志》(八卷)是文化大师、藏书家郑振铎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