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立足馆藏,服务社会,基于真实可靠的档案,通过编研出版档案史料、举办档案展览、拍摄纪录片等形式开发利用档案。近年来,档案部门积极开展与电视台、杂志社、报社等媒体合作,并通过建设数字档案馆,开通网站及微博、微信平台等新途径,创新编研形式,深入挖掘馆藏,推出编研新成果,发挥档案文化作用。该文集集中地反映了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推进档案编研开发与档案文化建设的新经验、新理念、新思考,是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的集体研究成果。
2002年以来,公共档案馆思潮与建设成为靠前档案界的热点话题。相对于欧美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公共档案馆建设历程来说,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建设刚刚起步。本书将系统梳理中外公共档案馆思想的演变历程、公共档案馆的形成机理与路径、公共档案馆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与移动互联时代公共档案馆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策略。
本书以我国当代档案文献编纂学理论为指导,向学生及档案工作者强调,在从事档案文献编纂事业时,必须树立并强化档案信息资源人类共享的意识,努力生产出高质量的档案文献出版物,这是开设本课程及撰写本教材的根本目的。 本书有关章节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传统档案文献编纂模式的变革,介绍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辅助选题、对档案编纂资料进行远程检索、采用自动化的技术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以及借助档案编纂管理信息系统对编纂流程实施控制的一系列方法。
目前全国若干家企业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通过推进企业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更好地发挥电子档案在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电子凭证、实施可信交易等方面的作用。所试点的业务系统几乎涵盖了企业主要的业务系统。本书是已经完成试点并通过验收的企业将自己在试点工作中经验做法形成典型案例,向全国企业推广应用。案例编写采用技术报告形式,力求展示技术细节,并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关键点进行详细叙述,以方便大家参考借鉴。案例集拟分为管理系统卷、技术系统卷、电子发票卷,方便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不同系统参考经验。
《民国拾遗》溯源于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民国时期部分留存至今的文书档案编辑而成。书中所辑档案系民国五年(1916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间的各种公文文书档案共129件,图片32组、216副。通过查考这些文书档案所记录的事件、所涉人物,配以文字说明,虽篇幅有限,却承载着许多的历史记忆,再现了民国时期女子师范教育的历史变迁。
随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化,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公共档案馆服务体系与推广机制成为当前重要的政策议题。本书紧紧围绕中外公共档案馆的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系统梳理中外公共档案馆思想及实践的基本脉络,深入探寻中外公共档案馆发展的动力机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西方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主要模式,并对当前西方发达 公共档案馆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解读,进而在分析中国公共档案馆建设面临的社会环境、经验积累和相关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基本策略。
本成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研究:(一)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二)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基础;(三)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价值取向;(四)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评价体系;(五)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问责体系;(六)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实现机制。 本成果提出以下几个重要观点:(一)提出构建为“为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二)提出构建科学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及问责体系;(三)提出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实现机制。 本成果主要价值:(一)学术层面。将使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理念得到延伸,使研究理论视域更加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突破传统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单向思维模式,使档案学学科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与完善,以及研究对象与内容更加丰富。(二)应用层面。将为档案实践部门在开展
本书是《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的第四辑,所收文章立足文献资料,围绕档案整理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以及文献考证、地方社会、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问题展开探讨,利用多种研究方法,涉及历史学、法学、社会学、文献学等多种学科。既有对地方档案与文献整理和研究的经验、教训进行的总结,如:《清代民国县级档案整理与研究的意义》《清水江文书的特征、研究状况及当代启示》《长芦盐务档案整理的思路与实践》《孔府档案的保存、整理与研究》等;亦有利用地方档案与文献而展开的具体研究,如《明清卫所六房初探》《乡保制与地方治理 以乾嘉道时期巴县为中心》《明清徽州地区盗葬问题研究 以歙县程元谭墓纠纷为中心》等。随着视野的开阔和观念的更新,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兴未艾,史料与方法的多元化特征日益凸显,成果颇为丰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