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旨在提倡科学精神的手账型笔记本,精选 Nature 等12种著名的科学刊物(均来自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馆藏),对其历史及影响力进行介绍,呈现出精美的书影照片。它包括53个周历,每周页面下配有院士语录及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的名言。它不限某一年使用,你可从任何一年,任何一月,任何一周开启这个手账型笔记本。附送两年的不干胶日历,让你随便贴。手账既适合科研人员使用,也适合热爱科学的大众读者使用,让你爱上科学,更有效率。
本书选取了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典型案例,基本按照现代产业学院的总体情况、建设举措及成效、创新点及特色、应用及推广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编排,集中展示其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特色举措和建设成效,力求客观真实、全方位地展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风貌与特色。 本书内容扎实、编排新颖,可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机构、现代产业学院等单位参考。
藏书家-列传-山东省
本书选取“民国时期北京的图书馆”为研究主题,时间为1912-1949年,以民国 时期北京的124多所各类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为五种类型、四个时期,考察在摆脱贫穷落后、实现 现代化语境下,北京的图书馆萌芽、发展阶段、馆舍建设、藏书汇聚、业务工作进展、专业教育、学术活动、学者群体等问题。并立足于对上述问题的阐释,系统梳理北京的图书馆发展脉络,还原历史发展轨迹,厘清民国时期北京的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北京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人的学术与精神传统,分析北京的图书馆发展成效与制约因素,反思历史,提出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为 图书馆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适合历史研究者、图书馆工作者及社会公众阅读。
丁颖著的《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在更为切近的文化语境中,敞开或“照亮”不多加以言明但实质上存在的意义关联。将鲁迅看作是多重文化语境下多元创生并加以审视的对象,在社会历史动态变迁的源流上,加强鲁迅与上海之间或遇合或?牾微观细部的考察,寻找到一位职业作家融入都市所需面对的所有历史情境,深入探讨以都市空间、殖民境遇、文化环境为代表的上海都市语境对作家的都市写作、文化思考、精神选择的影响,深入挖掘鲁迅后期创作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殊价值,在鲁迅所提供的非主流都市文学的分析和探讨中,凸显出鲁迅作为“边缘知识分子”永不停伫而又独立不依的精神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