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那些经典之前,任何人都需要有所准备。训练有素地阅读那些伟大著作,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在信息泛滥的当下,你是否已经失去了为愉悦而阅读的艺术?有没有一些书你知道自己应该读,却茫然无措,总是读不下去?《如何阅读西方经典》让那些担心自己阅读太慢或怀疑自己理解力的读者相信,如果你能浏览网页,就没有理由不能阅读和欣赏莎士比亚。但与此同时,在没有指南和计划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在那些经典文本中迷失。面对伟大的书籍,我们都需要有所准备,那就是拥有一套清晰、简明且实用的阅读方法。 本书作者苏珊 怀斯 鲍尔是美国通识教育的传奇人物,她广泛涉猎文学、历史、艺术和科学。本书是苏珊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所著。她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古典阅读的 三段论 ,并借助这一清晰实用的学习工具,带领我们去阅读
《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建立了定义和公理并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确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一几何学。《几何原本》确立了一种借助数学理解世界的思想体系,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现代世界的格局等,无不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框架中产生的。
蒙田(1533 1592)《随笔全集》三卷共107篇,第一卷57篇和第二卷37篇于1580年出版,第三卷13篇于1587年出版,在其去世前又不断修订。本次影印的是英国作家科顿(Charles Cotton,1630 1687)的英译本,版本为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 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第25册,1952年版。
施蛰存先生的 北山四窗 影响深远,在每一个领域都为后辈学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翻译成果也见证了我国现代文学起步之初对于域外文学的引进与借鉴。《施蛰存译文全集》是我国出版界首次全面整理施译成果,将其以完整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译文全集将成为研究施蛰存先生的文学思想、翻译实践的基础文本,也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 《施蛰存译文全集》按照译作体裁进行分类,分为小说卷、诗歌卷、散文卷、戏剧卷、史传卷五种。其中《施蛰存译文全集 戏剧卷》1册,收录单行本《丈夫与情人》以及 外国独幕剧选 、 集外 。 其中, 外国独幕剧选 较为特殊。《外国独幕剧选》是上世纪80年代,在施蛰存先生推动、主编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大型外国独幕剧剧本选丛书,一共出版有六册(
《第五卷·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曾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本书收录敦煌社邑文书345件,为敦煌学研究和古代民间结社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敦煌社邑文书作为敦煌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文书特点非常鲜明。敦煌社邑文书种类丰富但功能明确,具有多而不乱的特点;文书结构上有着统一与非统一的特点;而文书写作上更有以口语化语言为主、互助为中心的主题内容和说明表达方式为主要技法的特色。敦煌社邑文书所具有的这些文书特点,对进一步认识除古代公文等公务文书之外的实用文书有一定的作用。敦煌社邑文书数量较多,品类齐全,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我们?t解敦煌地区民间结社、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施蛰存译文全集 散文 评论卷》,收录了施蛰存先生平生所译的各国散文和文艺评论文字,约计40万字。散文卷中,收录施蛰存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翻译的《外国文人日记抄》,分别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英国作家曼斯菲尔德、法国作家乔治 桑、法国画家高更等。评论卷中,收录英国艺术评论家里德的《今日之艺术》,述及对象为近现代西方绘画及雕刻艺术。集外散篇收录的有美国作家罗蕙儿的《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曼宁的《叶赛宁底悲剧》、康恩的《高尔基对于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观念》,英国作家赫克斯莱的《新的浪漫主义》,法国作家纪德的《拟客座谈录》等。
《午人新闻文存》是延安时期的新闻老前辈、《青海日报》的创始人午人先生的作品选集,共计60万字。午人一生笔耕不辍。书中收录了他有关延安时期及创办《青海日报》的回忆文章,选录了他先后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及《青海日报》上的部分新闻稿件,以及午人在做随军记者时,撰写的200多篇战地日记,这些文章比较完整地展示了一位从战争年代走来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或艰苦备尝,或惊心动魄,或苦中有乐的革命人生和新闻生涯。虽然全是老故事、老文章,但今天读来,如饮陈年佳酿,其味醇香且绵长。
《胡同九十九》在北京的胡同逐渐消失之际,编者编辑了这本以北京胡同为主题的散文照片合二为一的书。收入以北京胡同和乡土中国系列摄影而闻名的摄影家徐勇的99幅北京胡同景物的摄影作品,并请99位作家写99篇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惺惺的文字,苍伤的照片,使人顿生对胡同的眷恋、惜别之情。
《施蛰存译文全集 诗歌卷》,共1册,总字数约40万,汇集了施蛰存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起陆续翻译发表的域外诗歌作品三百余首,包括单行本《域外诗抄》和集外篇,是对其诗歌翻译成果全面、集中的展示。包括英国诗抄、美国诗抄、法国诗抄、西班牙诗抄、古希腊诗抄等辑,涉及叶芝、庞德、弗罗斯特、桑德堡、波特莱尔、兰波等诸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1640年,蒙古喀尔喀与卫拉特两部首领共同制定了yeke ?aaja,学术界称之为《1640年蒙古 卫拉特大法典》。本成果给学术界提供了从托忒文直接翻译而且较为可信的《卫拉特法典》汉译本。此外,对法典中各篇法规制定的历史背景和内容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归纳和揭示了法典反映的卫拉特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宗教文化。这对于研究十七至十八世纪卫拉特和喀尔喀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宗教文化,乃至研究蒙古族历史和法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亦有重要的价值。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本书是第七卷,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门外说书:一个藏书人眼里的鲁迅》是一部关于鲁迅的书话随笔集,从鲁迅专题收藏者的视角观察鲁迅,从鲁迅著译编校的书籍里发现鲁迅,着力对鲁迅生平史料的新探与重建,角度新颖,资料翔实。 《门外说书:一个藏书人眼里的鲁迅》内容涉及《鲁迅全集》版本概说,和光学园小学生赠鲁迅版画始末,鲁迅编印《死魂灵一百图》,鲁迅的日语写作,鲁迅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藏家的解读不求建立理论之体系,兴之所至,信马由缰,故纸堆里寻获感悟,笔墨行间阐幽发微,读之有趣,思之有寓。
在这本《书海拾贝》中,梁小民凭借自己几十年阅读经验,从书海中筛选出值得阅读的并且是他喜欢的书籍,从自己的角度为大家解读。内容涉及经济、科技、历史等诸多话题。其中一些图书如《未来简史》 《基因传》等,阅读起来是有难度的,梁小民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其读透,讲透,比起你在茫茫书海中苦读,更能达到读书破万卷的效果。书中的语言轻松、直接,让你摆脱照本宣科的枯燥, 并且建立起自己认知的“坐标系”。
本书是近代学者龙榆生(19021966)友朋书札的选集,收录了马一浮、丰子恺、叶圣陶、叶恭绰、吕碧城等近现代文化名人26人写与龙榆生的书信80余通,图文并茂。全书之后有龙榆生自传《苜蓿生涯过廿年》。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