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全四卷)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概念、范畴、内容、方法四卷,着重对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或者间接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畴、内容和方法等相关论述思想加以研究阐释,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系统、范畴基础、内容框架和方法体系。本书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读者学习使用。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和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奠基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黄炎培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建树。 本书为四卷本,收录了黄炎培主要教育论著,大致涵盖了黄炎培一生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全面反映了他主要的教育观点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脉络,体现了他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包括《季羡林书信集》《季羡林讲演集》《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谈文化》《季羡林谈文学》《季羡林哲言录》《季羡林的一生》,共八册。它对于了解季羡林的生平事迹、著作情况、学术思想、生活情趣等都有极大的益处。
胡适往来书信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珍贵史料。本次整理出版的胡适未刊来往书信主要包括两部分:夹在胡适藏书中的书信;胡适任北大校长期间捐赠给北大图书馆的英文书信集。 第一部分大致有160余封,其中中文书信110余封,英文约50封,涉及蔡元培、李大钊、吴虞、刘半农、陶孟和、刘文典、高梦旦、王季同、马衡、朱经农、胡先骕、顾颉刚、顾孟馀、王世杰、张君劢、沈从文、林语堂、陈荣捷、胡厚宣、魏建功、罗常培、朱士嘉、袁同礼、王静如、黎锦熙、章廷谦、范振声、萧乾、冯沅君等知名人物。这些书信有的与所夹的图书有关,有的则是偶然夹入,内容丰富。 第二部分为胡适卸任驻美大使之后,当时美国各界知名人士给胡适写的英文书信集原件,共计130封,涉及的人物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陆海军总司令、司法
本书为2014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汇编,共分为育人模式创新、整体课程改革、特色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教研探索六个部分,汇集了获得2014年国家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或二等奖的论文共计37篇。
本套书为知名时事评论员、《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时评文章的精选集。 《时评中国》系列因其着眼于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评论写作思维的启发,有助于养成中学生对时事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时政视野,激发他们对时评写作的热情,契合高考语文时政类阅读与评论写作的命题方向,受到中学生读者群体及中学语文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曾被列入中学生假期阅读参考书,入选多地高中语文考试时政类阅读材料,并被语文特级教师 。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顾廷龙日记(精)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 者 顾廷龙;李军;师元光著 出版时间 20220101 I S B N 9787101153804 定价 19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校本教研丛书:改进教学管理的学校行动》是2009年浙江省教研课题“区域推进校本教研文化战略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基层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与教师研修等方面的典型案例,描述了莲都区从推进校本教研到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改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莲都区校本教研的经验。
本书分为三部分:“课堂内的学习”;“学习基础”,阐释了知识习得的认知建构模块;“认识你自己”,探讨自信和自我认识。另外,这本书含有大量的互动资源,其中包括以导学问题来鼓励批判性思考,以带注释的书目来延伸阅读,以及相关网站和视频链接。纵观全书,作者引用今日国际研究来解释学习过程是如何运行的,如何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主题:l教师的个性l专业能力和师生关系l知识是如何存储的以及认知负荷的影响l快思考和慢思考l自控的心理学l对话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作用l看不见的大猩猩和宜家效应l数字原住民理论l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迷思和谬论
本书是作者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年5月创刊以来迄今发表的全部论文。作者多年来一直担任学校领导工作,直接参与了学报的创办,先后担任学报副主编和主编,高度关注学报的成长和发展,并结合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长期为学报撰写稿件。文章体现了作者对办学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研究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20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也为该学报 “名栏”的品牌创建做出了努力,对于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麦田里的老师》跳脱出传统教育、结合咨商与教养的书,它的许多想法,例如“正向好奇”的态度、真正的“接纳”,以及大人请记得给自己一份鼓励等,都令人激赏。而书里一则则动人的真实故事,更带着极大的震撼力量,席卷着我们的心。这《麦田里的老师》带来的启发与思考,既深且远。 这些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但他们都遇上阿建老师。 从彷徨的年少走来,阿建老师感受父亲对他从不放弃的爱,但除了爱,有没有其他方式,能让大人与孩子有更和谐的关系?他发现,大人的内在世界,往往是师生或亲子关系的根本源头。如果大人能先回头整理自己的内心,明了自己情绪的根源,再逐一调整,那么大人与孩子都将获得令人欣喜的回馈。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为庆祝冯其庸先生大寿,召开了“国学前沿问题暨庆祝冯其庸先生执教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国学的传承与创新(上下冯其庸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精)》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编,为本次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结集,全书围绕冯其庸先生的主要学术领域与贡献,共分“红学研究新视野”、“近现代国学的回顾与国学学科建设”、“历代集部辑论与文学建构”、“西域敦煌出土文献研究”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