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被焦虑、恐惧或恐慌折磨? 你是否在夜里辗转反侧,为工作、家庭、工作、健康或人际关系而烦恼? 你是否有严重的羞怯、强迫性怀疑或不安全感?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恐惧几乎从来都不是基于现实。当你焦虑时,你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告诉自己那些事情并非真的。 过一种没有烦恼和自我怀疑的生活,晚上睡觉时感觉平静和放松,自信地和人一起玩乐,做充满活力的演讲 会是什么感觉?是充满积极性、生产力和自信。 本书通过40多种简单、有效的技巧,让读者了解如何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可能的焦虑。有了这40多种技巧,你的恐惧和焦虑就会立刻消失。Burns博士也分享了关于焦虑和抑郁的药物的新研究,并解释了为什么药物有时会弊大于利。 这不是流行心理学,但其中的方法已被证明比药物更有效。对于焦虑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
本书囊括50本心理学领域的书籍和数百种相关观念,时间跨越一世纪,介绍极吸引人的心理学问题。作者提及的每一本著作都附有格言、理论重点、评论及专家小传,同时提供与该理论相关的人物和运动脉络。从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古典大师,到当前仍在影响世人的科学家如卡尼曼、塞利格曼、萨克斯,本书通通收录。 《50:伟大的心理学书》希望可以引领读者进入心理学的世界,觉察自我,了解本性,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
创伤事件不仅仅包括偶发的、严重的刺激性事件(如战争、天灾、恐怖事件),还包括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羞辱、贬低、欺凌、背叛、情感忽视、过度控制等伤害。这些伤害或许你难以诉说,但带来的创伤却可能远甚于单一事件。有太多的人因为忽略了这样成长过程中的创伤,“莫名”地产生了人际关系障碍、情绪上的痛苦,甚至被误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本书作者皮特·沃克是享誉国际的创伤疗愈大师。他曾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根据自身的疗愈经历和三十多年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验,他写下了这本经典之作。在书中,他深度剖析了CPTSD的起因、症状和类型,并提供了有效的自我疗愈工具,以帮助读者打破在情绪、思维与身体层面的恶性循环。这种完整、系统的多元化疗法,让读者更容易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 偏见与歧视 ,是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 奥 尔波特的里程碑式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 偏见 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 害群之马 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一直是这个领域的奠基性著作。即使是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之书。
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中,镌刻着一句神谕: 认识你自己。 作为人类自我反省的见证,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作为无数学科的枢纽,心理学只有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是富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我们却对它有诸多误解: 成功学 实用主义 心灵鸡汤 幸福指南 疾病标签 野蛮分析 本书选取心理学发展史中极具开创性和你必须了解的10位大师 弗洛伊德、科胡特、霍尼、罗杰斯、麦克利兰、贝克、米纽庆、卡巴金、格根、海斯,带你回到正统心理学理论现场。 你将学习到4大心理学知识框架: 心理学流派和发展 时代背景和大师生平 重要观点和经典理论 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这一次,让我们真正读懂心理学。 10位心理学家,10种看待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视角,学习科学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构建科学心理学的素养和底层逻辑。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中年遭遇众多挫折?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挫折当作一种危机?这种危机与经历又代表了怎样的意义?中年危机——詹姆斯·霍利斯将其称为“中年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霍斯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可怕实则具有解放意义的问题:“除了我的过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谁?”当我们发现,自己一直在以虚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实际的期望驱使着扮演—个“临时的”成年人格时,我们就打开了第二个成年期的大门,将迎来真实的人格。在本书中,霍利斯教授基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以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了中年经历的层次,并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界定、调整自己的人格,从而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抛开童年创伤与“临时人格”的束缚,从痛苦出发,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义的彼岸,最终形成稳定、成熟、完善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手机拍照记录生活的点滴变得更加流行。而当人们就拍摄的照片展开自由讨论时,照片就成了非语言交流的媒介,似乎照片可以同时表达人们的思维和情感部分。因此,每一张照片都有故事要讲、有秘密要分享、有回忆要呈现。 本书所讲述的照片治疗是一组技术,包括投射技术、自画像技术、用他人拍摄的来访者照片工作、用来访者拍摄或收集的照片工作、用家庭相册和自传式照片集工作。这些技术可以提升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在进行助人工作时的专业技能。读者可以根据治疗模式的类型和来访者遇到的困难、人群定位或他们所喜欢的环境来调整使用照片治疗技术的方式。此外,书中不仅有丰富的案例、大量的照片和图片,还有练习示例,一步一步教你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当读完本书后,你将了解照片治疗技术 是什么 为什么 和 怎么做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的关键期。步入青春期意味着孩子进入了激素分泌高峰期,随之而来的是生理与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促使很多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让父母感到异常陌生的“外星生物”。父母如何才能与青春期的孩子和谐相处?如何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充斥着惊涛骇浪的关键期?父母在青春期怎么做才能把孩子培养成自律、有责任心、独立自主、有所作为的成年人?在本书中,以擅长解决家庭、亲子、两性问题而闻名世界的凯文·莱曼博士结合自身几十年为青少年家庭提供心理咨询的经验与养育5个子女的亲身经历,以他特有的诙谐犀利的写作方式,化身为家长们的幕后军师,对世界各地家长们在孩子处于激烈动荡的青春期时最关心的72个问题进行了一一分析,并给出了富有智慧的专业解答和建议。这些问题小到青春痘、翻白眼、做家务、睡懒
弗洛姆早在20世纪中期就对爱与自由的命题有过深刻思考。不同于众多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主张将人放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致力于将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自由与理性,人们也因此不得不独自面对生存挑战,感受孤独与焦虑。在日益加深的孤独中,是在个人意志的引导下完成人格的逐渐成熟与完整,还是依附于权威主义,放弃独立思考的自由,做一个外表满足但内心空虚的 正常人 这或许是值得我们一生思考的问题。 弗洛姆关于爱与自由的呐喊穿透了半个多世纪,警醒着每一个仍然保有自我、向往爱情、追求自由的人。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协作来认识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考虑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心理游戏是一种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和心理健康知识的优选方式。本书基于心理课中的“心理线”逻辑,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更具“心理味”的游戏,将心理游戏浓缩并提炼为32种形式和40个主题,并解析了这些心理游戏的基本原理和内涵,以帮助心理教师简化备课流程、减轻备课量,并在了解活动形式和心理游戏背后的原理后,举一反三地建构属于自己的备课模式。本书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心理课、班会、团体辅导、户外拓展训练等类似场景的培训和教学设计,是
“为何我总是不开心?” “只有你才能给我快乐!” “我没有资格享有美好生活。” “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自己和别人发出类似的声音,其实这是个人的信念系统、沟通方式和情绪管理出现了问题。 阅读本书,你将学会 ·做情绪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拥有正面情绪,恰当处理负面情绪; ·利用大脑的工作规律,运用潜意识引导我们相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和谐的信念系统,改进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化解内心冲突; ·通过制造机会不断肯定自我,提高自我价值,自尊、自信、自爱; ·立足于自己理想的身份,制订出改变环境及行为层次的计划,激发个人潜力; ·正确运用内感官的知识改变与别人的沟通方式,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恰当地使用正面词语,掌握大脑接收语言的规律,拥有充满力量的健康心理
《心理学入门》(修订版)根据德语、荷兰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各种版本所引起的积极反响做了全新修订。书中作者运用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描述,选用专业术语很谨慎,涵盖*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告诉读者目前心理学各流派回答了什么问题,又留下哪些问题?作者启动自我体验,力求描述和解释每一位读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够观察到的心里过程。作者采取大量插图、列表、举例、扩展信息,栏目丰富,纲举目张,便于读者理解。德奥是心理学的故乡,当代中国确实亟需补补心理学这一课。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抑郁的情绪与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
在现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必须与压力同行。网络用语 压力山大 一问世便广为流传,直到今天依然被大多数人挂在嘴边。无论是否承认,我们都已卷入压力时代的洪流中。 有压力绝非只有坏处,它也让我们直面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和选择。压力是威胁还是挑战?面对压力我们选择前进,还是退缩?压力对我们的身心有怎样的影响?我们面对压力时作出的选择,有多少是基于理性,又有多少是冲动使然? 我们需要对压力的科学解读。这本书探索了生活中的常见压力源,讨论了压力给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带来的影响与改变,普及压力触发的精神疾病的原理。在对压力有更科学和深入的认识之后,作者介绍了适合不同人群的压力应对策略,为人们与压力健康相处提供合理化建议,希望人们化压力为动力,提高幸福感。 压力没有实体,对着它大喊大叫、挥舞拳
《心理咨询师必知的40项技术(第2版)》是一本全方位地、详细地介绍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的书。在这本书中介绍了40项咨询常用技术,分属于9大类别: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阿德勒学说或心理动力学、格式塔与心理剧、正念、人文现象学、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运用正强化的行为方法、运用惩罚的行为方法,几乎涵盖了心理咨询中的常用的主流咨询技术。书中每一项技术都以这样的标准化形式呈现:介绍技术起源、实施技术的基本步骤或程序、技术的常见变式、评估技术的有效性。
每次的精神分析都面对不同的来访者、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环境等,因此,每次的精神分析都充满挑战。精神分析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精神分析经验、精神分析技能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认识应用在自己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咨询风格。精神分析师,就要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精进,不仅在治疗中向来访者学习,在被督导过程中向督导师学习,还要从经典精神分析著作中学习。以此为目标,作者就以下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通过谈话做梦、精神分析督导、精神分析教学、分析风格要素、比昂心智功能四原则和哈罗德·西尔斯俄狄浦斯情结。对精神分析的重新发现需要分析师思想上的自由、行动上的谦卑,以及不断革新和全新的发现。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 梅的观点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答案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 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 存在 受到威胁时,不安全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的 存在 ?或者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受到 被需要 ,从而无法构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 存在 受到了威胁,产生
心理学源流复杂,细分众多,也有一些互相矛盾的 推论 与观点,让读者对其往往难以有系统、宏观的整体认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魏知超在本书中结合近年来心理学、神经学、基因学的研究成果,提炼心理学经典著作,带领读者重新看待心理学中的经典命题,培养心理学素养。并通过硬核、科学的理性分析、对照实验、理论知识,让读者回归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读人类的行为、情绪背后隐含的信息,从而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开阔眼界。
本图书用趣味的语言与生动的故事来介绍和演绎了200个经典的心理效应,系统地介绍了其价值和效用,注重人文性和应用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是心理学应用的研究成果,适应大众阅读。心理效应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既可以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的学习资料,亦可作为教育工作者和职场人士的参考读物。
古希腊女神的名字和她们的神话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本书基于阿尔忒弥斯、雅典娜、赫斯提亚、赫拉、德墨忒尔、珀耳塞福涅、阿佛洛狄忒这七位希腊女神,提出一种新的女性心理学。希腊神话中的每一个女神都有独特的才能和价值观,她们囊括了人类特质的全景。每个女神代表不同的原型:对独立自主、创造力、权力、智力挑战、精神信仰、性或关系的渴望等。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的重视婚姻和孩子,有的却把独立和成就放在首位;有的是外向的专业人士,有的则是内向的宅女等。她们身上的这些个性品质都与希腊女神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可以说她们心中都有不同女神在运转。本书透过希腊女神的视角,描述和分析女神原型各种行为模式和个性特质,帮助现实中的女性构想并召唤内心所需要的优势和特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经久不衰的原型的力量,做出
奥格登是国际公认的当今拥有创造性的分析思想家之一,本书是奥格登本人对投射性认同进行详细阐释的最为全面的一本专著,是对自己前期发表的一些关于投射性认同论文的总结,在观点论证上明显有了更多创新。全书论述了投射性认同的定义,不同精神分析学派对投射性认同的理解,母亲的过度投射性认同现象,以及其投射性认同理论起源于自己对精神分裂症和边缘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经验。本书对心理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以及对心理分析感兴趣的人群具有学习价值。
本书是一本帮助读者掌控注意力,打败分心和焦虑的指南。在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要么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无所事事、烦躁不安,要么注意力过度集中,感觉紧张焦虑、疲劳过度。这样的状态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降低工作和生活质量。如何才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才能让自己摆脱过度疲劳的泥潭,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力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本书给出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找到更好的状态,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同样是对话,为何心理治疗师与患者的对话显得如此神秘?心理治疗师是如何做到“话”到病除的?这是一本心理咨询与治疗指导用书,融“心理学”与“语言艺术”于一体,为你解答心理治疗师在访谈中说什么、为何说、如何说的问题,内容覆盖从预约来访者到治疗终止的心理治疗全过程。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治疗实例,根据心理治疗师的咨询实例模拟各种情形的对话场景。书中独特的对话设计、正反例证分析,可以使心理治疗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并在工作实践中运用。
本书的第一部分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涉及爱情、婚姻、职业选择、新生适应不良、同性恋等一般心理困惑的咨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矫正及潜意识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碍的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作者在处理这些心理案例的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心理咨询的神奇技巧。本书的第二部分记录了作者与其督导之间的相处故事,说明了心理督导制度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助心理咨询师更美妙地舞蹈于心灵之巅。本书这一版本新增5万字内容,将督导部分分为十讲,广大读者将会更有针对性阅读。
在前作《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中,作者一语道破了中年危机的实质:它不是一个年龄事件,而是一种心理体验,源于我们一直以来为了迎合他人期望所扮演的“临时人格”,与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发生了猛烈的冲突。犹如一场心理上的地震,中年之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己、开始改变的机会。但是踏上中年之路、已然听见内心召唤的我们,为什么发现“做自己”依旧这么难?这本续作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中年的无力感,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情结,那是自我还太则小、不足以抵抗外部威胁时形成的心理防御方式。创伤出现得越早,防御手段就会越系统化,情结的力量就会越大。每当我们感受到类似的创伤体验,情结就会被激活,它像嵌在我们“大脑主机”中的自动化程序,把我们局限在孩童式的视野和反应中。原始创伤最糟糕的后果是它扭曲了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