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投身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训练多年、实务经验丰富的麦克唐纳博士撰写,是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课程的教材之一。本书分为十一章,分别介绍了焦点解决疗法模式、案例研究、伦理议题、历史根源、循证依据,以及在精神卫生服务、重性精神障碍、职场中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焦点解决疗法的常见问题和未来方向。本书*的价值是,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基本精神与技术,清楚地说明了如何协助各种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如何在医院范围内工作,包括一些危机干预的案例与原则。本书在*版的基础上,新增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研究成果。
罗杰·霍克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导论性书籍和心理学研究类著作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心理学目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全书分为十个专题,分别为: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意识和知觉,条件作用和学习,认知、记忆和智力,毕生发展,动机和情绪,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以及人类互动和社会行为。自1992年首版以来,《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心理学书,成为世界各地许多和中学的参考,且已被译为6种语言。作者罗杰?霍克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很好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自己简练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阅读此书,会让你感到心理学将不再“枯燥”,不再“
《勇气品格的测评与教育》基于人格研究中国化的视角,对勇气品格的测评与教育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考察历史先哲和当代公众的勇气观,剖析典型勇者吴宓的人格特征,建构出勇气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高信效度的勇气测量工具,利用此工具探索了勇气的年龄、性别、学历、婚恋特征,其与自立、自信的关系,其对学业成就、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勇气的脑神经机制;并从自我意识、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激励和大众传媒四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勇气品格养成教育策略。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社会心理学经历了理论与方法层面的剧变,社会心理现象背后潜在的认知加工过程成为研究的焦点。很显然,这种 认知革命 让研究者需要借助认知研究方法来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推断。
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感知以及对自己的认知,都来自一扇独特的窗口——注意。注意是记忆与思考的必经之路。然而,人们不断追求的注意力,却从未摆脱分心和走神的困扰。为什么集中精力那么难?吸引注意的事物为何“魅力无穷”?跳来跳去的注意真的没有好处吗?是什么让我们不断地分心、走神,又是什么让我们专心致志?《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详细剖析了注意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秘密,描述了注意在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全面解读了大脑中关于“注意”的一切谜题,并针对注意力的训练提出了可行的策略。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犯罪也在不断升级,残忍暴徒不断犯下惊天大案,使得各国警方疲于奔命,破案率直线下降。为了准确预测犯罪风险,找出凶手们的共性,预防连环凶案的出现,犯罪心理 画像技术应运而生。 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分析作案人遗留下来的各种表象或信息,来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及外在形象的侦查过程。犯罪心理画像是查办连环凶案的强有力 。 许大鹏著的《犯罪心理画像》不是艰深晦涩的教材,而是犯罪心理学通俗读物。本书的适用读者是对犯罪和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这是一本有料、有故事、有历史厚重感的心理学故事书。 本书采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从心理学的起源说起,依次向大家介绍心理学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完型、认知等七大流派,以及多位不可忽视的无门派研究者(包括许多中国的心理学泰斗),让你了解各个学派的起源与特点,以及心理学家们的江湖轶事和八卦秘闻。充满乐趣的知识解读法,让你更开心地学习心理学,打通你心理学的任督二脉。
本书主要从心理、生理两个角度阐述了心理社会应激运动干预的积极效益及其机理。本书章是绪论,介绍了相关的概念、内涵,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心理社会应激运动干预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心理社会应激运动干预中的相关心理学变量,并对诸心理学变量间关系进行了整合;第三章基于fMRI研究证据并结合CPT理论,以及人口学、生物学等相关因素,对心理社会应激干预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先是对心理社会应激运动干预的积极效益与皮质醇的动态变化的关联进行研究,并基于认知交互作用理论以及皮质醇监控证据对运动疗法所起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皮质醇监控证据对心理社会应激的运动处方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探讨了在社会应激源刺激下免疫系统变化的规律机制,并基于免疫反应规律与机制提出了在心理社会应激干预研究中要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社会心理学经历了理论与方法层面的剧变,社会心理现象背后潜在的认知加工过程成为研究的焦点。很显然,这种“认知革命”让研究者需要借助认知研究方法来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推断。 本书主要介绍了感知觉、态度、注意、工作记忆、启动效应等诸多研究主题下,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范式。每一章涵盖一类研究主题,从研究主题的来源开始,逐步介绍经典范式的原理与理论逻辑、操作流程、要点、经典研究结果,对经典范式的各种常见或主流变式的原理与操作流程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朱熹“四书学”是以儒家典籍为文本对“人”的一种解读,目的在于探究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必然之故以及人之所当然之则。可以说,朱熹“四书学”实际就是人学(就人自身而言)、政治学(就人与社会而言)、伦理学(就人与人而言)的结合体。朱熹对哲学的涉足源于幼年时期潜移默化地理学熏陶,对哲学的探究则是源于对儒学精神血脉之所在的“为己之学”的探求。而“为己之学”显透着的道德动机又关系着天下之安危,于是,在宋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道德动机和道德理性作为治国安邦、家国长治久安的救世之道。所以,在家学和时代思潮的影响下,朱熹致力于对多元儒学思想的汲取,始终以求内圣开外王为思想目标。那么,如何找出通往“圣”学之径?如何获得儒家修养工夫的恰当进路?又如何通过内圣开出治世功业?就成了其思
本教材是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测量学课程特色教材,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经典测量理论知识,还将现代心理测量的新理论、新方法融入教材体系。全书由导言、十五章内容组成。既有心理测量技术的介绍, 有心理测量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当前心理测量学教学的实际,体现出心理测量学的应用性。本教材具有三大特色:⑴内容 新颖,体系 全面;⑵图文并茂,可读性 强;⑶ 全面系统介绍现有的心理测验量表。既适合作为心理测量学的教材,又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
你是否总是怀疑自己?你是否经常妄自菲薄,不愿与人交流?你是否总是郁郁寡欢,情绪低落?你是否想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你是否想要改变却又不得其法?如果答案为“是”,那么这本书是你所需要的。 本书作者为心理学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工作经验,为读者介绍了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并利用丰富的案例和图示将这种方法形象地展示出来,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强。阅读本书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扰,让你生活得 加快乐。其实,改变生活的力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你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这种力量。 本书适合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心理困惑的人,以及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业的读者阅读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逻辑思路,以及各种常用的统计方法。书中对每种技术的适用情况、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做了认真说明,而且将统计思想化繁为简,时时渗透在其中,让原本艰深的学习变得得心应手、自然而然。本书论述精炼,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再也不让学生们望“统计”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