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图是家谱的一种,它以图形的形式描述家庭的血亲关系和婚姻关系。家谱图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咨询治疗临床工具,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师提供针对来访者及其家庭的视角。家庭治疗的学者认为:任何人、任何问题都不可能存在于真空,而是在相互作用的中存在。人们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是家庭。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家庭成员无论在身体、情绪、个性还是社会功能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中一个部分的改变会引起其它部分的震动和改变。默里鲍恩(Murray Bowen)于70年代提出了以家谱图作为工具,收集有关的家庭信息,分析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模式。家谱图可以直观的呈现家庭中各种关系及信息,使人迅速全面的了解复杂的家庭结构关系和功能。目前,家谱图不仅在一般心理咨询中被作为家庭评估的工具,也同时具有家庭治疗临床干预功能。此外还
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是将传统经络理论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一种心理调节法。这种方法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认为心理疾病也是由于经络不通导致的,科学的弹穴位法,可以帮助人疏通经络、打开心结,清除心理阴影,治疗心理疾病,将负面情绪释放,让人气血通达,真正接受和爱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愉悦。这种方法安全、简单、治疗、不反弹,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研究,已经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认可。本书是田茂平医师结合多年在加拿大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写成的介绍弹穴位法的著作。详细讲述了弹穴位法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科学原理、操作方法、具体应用和成功案例。
这是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 20世纪50年代,罗杰斯成名以后在各地作演讲,本书即主要根据这些演讲和未发表的文章整理而成,体现了罗杰斯的基本思想。 本书包括罗杰斯与各种各样群体的对话,对人们善意的提问和攻击性的挑战的回答,主题涉及罗杰斯的个人背景与生活经历、关于助益性人际关系尤其是治疗关系的实质和要素、个人形成的方向以及过程、人生哲学的讨论、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还包括当事人中心治疗观在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企业组织沟通甚至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含义。
《焦虑障碍与治疗(第2版)》是戴维·H·巴洛教授与多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合作撰写的一部综合阐述焦虑及其产生机制的巨著。《焦虑障碍与治疗(第2版)》焦虑这一社会中每个人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对焦虑产生的理论与机制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探讨,对各类以焦虑为主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类说明和阐述。可以说,该书是焦虑研究领域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十多年来,我们致力于研究治疗会谈中互动的语言形式和非言语形式,此书正是这些研究的集合。当开始关注互动的过程和方式时,我们也注意到,或许婴儿研究领域三十多年来在母婴面对面交流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人治疗。通过本书,我们将对互动中出现的两种形式—一种为“前反映”、无意识的形式,另一种为更为常见的言语叙述形式—进行整合性的理解。
在我们理解婴儿是如何发展,以及当婴儿注视母亲时他们大脑的哪些部分被激活等方面,婴儿研究和神经科学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这些研究扩展到了实验室之外了吗?对于一般的治疗师或助人的人士来说,患者就坐在他们面前向他们寻求指导,而这些研究又意味着什么?在这本书里,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分析师Judith Rustin对这些研究加以拆解,揭示了它们在治疗室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含义。正如我们已然了解的,在照看者和婴儿之间,指导着他们相互调节的大脑过程—以及伴随的安全和自我发现的感受—也同样地发生在临床工作者和来访者之间。正如Rustin演示的,这些大脑过程教给我们很多关于治疗关系的新知识,并为有效沟通和干预开辟了很多条新的富有创造力的途径。
这本书是行为医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作者应邀在全国二十余个大中城市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学界举办学术系列讲座的经验概括与总结。部分讲稿陆续在专业书刊上登载过。前七讲是对人性的剖析,从人性的弱点开始,引证古今中外名家的考察与论述为佐证,以增加说服性,作者只加以梳理概括,得出人性正反两面的许多共同特性,偏信则蔽,兼看则明,希望达到发人深省的启蒙作用。第八讲至第十一讲对个性不同维度的正弦形波谱分布与一轴、二轴、三轴、五轴的个性分类,作了历史与发展逻辑的剖析;与此同时,从利己与利他的角度对人格的发展作了六个等级的划分。结合第十七讲生活技能训练,对于从事青年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与操作技能。第十二讲至第十五讲是对精神刺激造成精神痛苦的全过程及其测查方法的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