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取向精神障碍治疗:临床实践(原著第五版)》的内容和结构框架清晰明确,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1部分论述了动力性精神病学的基本原则、理论基础、评估方法包括个案概念化,以及治疗方法 其中涵盖了个体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团体治疗以及治疗者之间/治疗者团队的合作。 第二部分与DSM-5的诊断分类体系相结合,剖析了如何运用动力学的理解和方法,对zui重要和zui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进行干预或治疗,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障碍、神经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自杀)、焦虑障碍、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分离(解离)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进食障碍、性欲倒错和性功能失调;以及3组人格障碍,包括A类的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B类的边缘型、自恋型、反社会型、表演型(和DSM-5中没有、但在动力学中非常重要的癔症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咨询的经典模式,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发现问题的原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服务、儿童福利服务等实务领域,以及社区治疗中心、学校和医院等场景。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巧与应用》由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联合创始人茵素 金 柏格和彼得 德容共同撰写,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领域相当重要的代表作品和入门读物。 通过丰富的治疗实例,作者依循建构解决之道的会谈历程,不仅详细论述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会谈架构与核心技巧,还从以证据为本的实践角度,呈现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不同场域中的应用成效。
动机式访谈法是发源于成瘾治疗的一种公认和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 运用动机式访谈法,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有关改变的矛盾心态,唤醒并强化当事人对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动机,帮助人们说服自己进行改变。 1983年,美国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教授威廉 R.米勒首次描述了动机式访谈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治疗中。此后,动机式访谈法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心理卫生与治疗、社会工作、物理治疗与康复等领域。 《动机式访谈法:改变从激发内心开始》由米勒和英国心理学家罗尔尼克联合撰写。在本书中,他们不仅介绍了动机式访谈法的发展历史、理论、证据基础,还结合大量的案例,详细描述了动机式访谈法的导进、聚焦、唤出和计划四个基本过程及其训练方法。 《动机式访谈法:改变从激发内心开始》适用于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人士阅读,是一本掌握
“丛氏萨提亚模式”帮助你学会萨提亚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让你获得关于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的改善、更好的沟通等问题的全新认识。萨提亚模式到底是什么?萨提亚对我会有什么改变?我应该怎么用它?——《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里有最可读的答案。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美国心理学家、现实疗法创始人威廉·格拉瑟对心理问题的创新解读。格拉瑟提出,我们应用已久的外部控制心理学,正是导致我们的人际交往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心理和情绪困境,都是令人不满意的人际关系导致的。选择理论认为,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只有信息,我们的情绪都是自己选择的,这一理论让我们得以转换视角,明确个人自由的边界,积极发展充分保障彼此选择自由的新型人际关系,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格拉瑟认为,选择理论的应用可以遍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本书中,他在对基本概念做过详细定义后,具体阐释了选择理论在婚恋关系、家庭与亲子关系、教育领域、职场和社区中的应用,可以说只要有人际关系存在,就有选择理论的用武之地。
社会技能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本书梳理了外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评估及干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适合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技能评估量表,并以此为依据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技能进行评估,建构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技能的干预模式并进行本土化的实证研究。
十多年来,我们致力于研究治疗会谈中互动的语言形式和非言语形式,此书正是这些研究的集合。当开始关注互动的过程和方式时,我们也注意到,或许婴儿研究领域三十多年来在母婴面对面交流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人治疗。通过本书,我们将对互动中出现的两种形式—一种为“前反映”、无意识的形式,另一种为更为常见的言语叙述形式—进行整合性的理解。
《焦虑障碍与治疗(第2版)》是戴维·H·巴洛教授与多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合作撰写的一部综合阐述焦虑及其产生机制的巨著。《焦虑障碍与治疗(第2版)》焦虑这一社会中每个人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对焦虑产生的理论与机制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探讨,对各类以焦虑为主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类说明和阐述。可以说,该书是焦虑研究领域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人类从没有停止过猜想“人与人有什么不同”。我们会很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与我们的行为方式如此不同。有时,我们似乎很难理解是什么使一个人去做他所做的事情,甚至我们可能会将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看成是反常的、疯狂的或不明智的。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质组合,正是这些人格特质的组合使我们既与他人有所不同,也与他人具有的相似性。本书的核心便是一种人格模型。这个模型包括六种人格适应类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他人的方式。此外,本书还特别说明了一种快速而准确地诊断人格适应类型的方法,被誉为一本理解人格的实用指南。
本书为本关于心理治疗与咨询伦理学方面的专著,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伦理学在心理治疗与咨询中的重要性、历史发展,以及相关伦理问题与职业规范等。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增强伦理学意识,心理治疗和咨询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心理治疗师的权利和能力,有关心理治疗实践的一些错误认识,心理治疗的时间限制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策略,知情同意及其影响因素,心理评估和测验以及影响因素,心理治疗师与患者的性关系,心理治疗师与患者的双重关系,个体社会文化和背景的差异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保密原则,对风险的评估和对策,督导的责任、能力和相关问题,对心理治疗在中国实践的思考。附录摘译介绍了版本的《美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2002)》。本书可读性较强,理论联系实际,大部分章节均有实例介绍并提出思考,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