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既是一种心理治疗派别,又是一种生命的思维哲学。它以 正向为焦点的思考 例外带来解决之道 改变永远在发生 等治疗理念,以及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和丰富的问句技术成为后现代独特且盛行的心理治疗学派。 作者许维素教授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在本书中生动地讲述了SFBT的应用。本书很好地呈现了她如何在深刻理解心理治疗发展的基础上,在后现代思想的背景下进行实践,为经受过深度创伤的来访者、非志愿来访者、极度沮丧的来访者赋能。 此外,本书还是一本为咨询师赋能的书,它可以提高咨询师内在的能量和在咨询、治疗中的效能感,尤其为从事企业咨询(EAP)的咨询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咨询工具。本书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优化团队建设,帮助教师以正向的眼光看待学生,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花费巨大的成本。培训过程中,咨询师本人的成长更具有挑战性;忽略这一方面,仅仅提供一些课程,则容易得多。其实,心理治疗要想取得成功,咨询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成熟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 这些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对技术的生搬硬套却被大多数培训项目当作重点。结果,咨询师自身的成长被轻视甚至忽略了。《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一书正是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向研究生或者初级咨询师奉献一本旅行手册,帮助我们踏上重要的内心旅程。 作者在反思自己从业早期的经历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位资深咨询师的思考和情感。不仅如此,《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一书还包含了实用的建议、日常工作中的智慧以及坦率的自我剖析,心理卫生
做一名心理咨询师是非常富有意义的。它不论在智力方面还是在情感方面都是难以从事的职业之一,但它为我们提供了帮助别人的机会,同时让我们有机会发掘自我,拓展自己的潜能。本书是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忠实地记录了指导老师和心理咨询学员在教与学中的互动。本书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采用了从错误中学习的培训方法,真实地呈现心理咨询新手们犯的错误,然后进行分析,示范正确的做法。 注重培训方法与培训理念,把目前培训界热点的框架、概念用在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当中,使得培训体系化、可操作化,在培训方法上强调丰富性、立体性。 关注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的提高与个人成长。 尝试通过看电影来学习心理咨询。电影中的心理咨询秀与真实心理咨询一定有差距
本书主要从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作为切入点,并结合案例,给与具体的教育建议,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体现知识的可操作性。具体而言,包括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与行为、感知觉、动作、社会适应性行为等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
本书共分为七章。章概括地、简要地介绍了美国的朋辈咨询、中国的朋辈咨询以及构成“我们在一起”基础支柱的咨询理论。感谢钱伯建为本章书稿所做的整理工作。 第二章对南京大学“我们在一起”朋辈咨询主要组成部分和组织架构做出了整体的概述。本章提供了建立一个新的朋辈咨询项目所涉及的基本信息。感谢李雪为本章书稿所做的整理工作。 第三章对“我们在一起”项目四个学期的组织架构、课程安排以及后勤保障做了更细致的说明。本章意在为筹划和开展一个新的朋辈咨询项目需要考虑的事宜提供更加详尽的信息。感谢李艳对本章书稿所做的整理工作。 第四章具体而详细地描述了“我们在一起”项目四个学期所做的培训,包括基础的短期咨询方法、训练方法和一些实用性表格、核对表。另外,还囊括了几个学生创作的角色扮演脚本示例。
本书提及的“叙事取向”(narrative approach)整合了当前流行的“叙事”视角的多种治疗模式,包括Michael White 与 David Epston的“叙事治疗”、Greenhalgh及Hurwitz提出的“叙事医学”、Arthur Kleinman的“医学人类学”、日本的生涯发展心理学家やまだようこ的“生命故事学派”以及日本 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物语派”。叙事取向以当事人为中心展开对话,尊重那些被科学客观主义所排除的、人们各自拥有的体验世界。本书包括上下两篇。上篇通过三节内容,简要介绍了“叙事取向”的理论观点和核心技术思想。下篇通过十三个专题,详细展示了“叙事取向”可以运用的各种临床实践场景。每个专题分别由报告人讲述+森冈正芳教授点评的方式展开。这些专题极大地扩展了“叙事取向”的应用范围,可为心理咨询师、临床医护人员、社工、特教学校教师等提供 宽广的咨询与治
心理咨询师的群体——一种工作在人类心灵丛林的特异部落——也有这样属于自己的传说故事,他们以外有许多非凡的故人,以自己生命的方式呈现了关于心理咨询师群体的精神、经验、教训,有的甚至呈现了一种超越这一群体范畴的人类精神、人性探索、人类理想、智慧善用。 因为故事传说所拥有的生命性的丰富,远远超过单调说理所带来的信息。 本书以著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大师小传为引导,呈现大师所经历的真实人生和临床轶事, 以此来传承他们在精神上的成就、思考、智慧、错误……在这些小传和轶事之后,还有相关中文书目推荐以供加深阅读。
心情和身体紧密相连,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的时候,好心情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当心情不佳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身体所发生的微妙变化?医学研究证明,有些疾病的产生与自身的心理因素有关。例如:抑郁、悲伤、失望、焦虑、紧张等会触发溃疡病,而焦虑、愤怒、恐惧等过于紧张的情绪容易引发溃疡性结肠炎,同时精神紧张还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会把疲惫的你带入误区,以为生活很茫然,到处充满了遗憾,你的期盼却总也不能实现。这些莫名奇妙的情绪占据了你的内心,让你深陷其中得不到解脱。也许你不会想到,被这些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和自己的心情进行沟通。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因为心烦气躁产生的,如果能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地思考一下,让心情平静
《心理与衰老——生命的三位一体结构及其调控机制》一书,却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大胆的探索与论述。全书把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及行为科学等众多学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哲学、生物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类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意识发展的必然历程;从心理过程伴随有脑电活动对大脑神经元细胞DNA分子基因功能表达的影响,以及衰老过程中神经元细胞基因功能表的失平衡,结合心理意识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心理意识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当前的伦理道德教育教条式的东西比较多,而本书却以哲学的高度,从人性善恶影响心理意识发展历程这一角度,提出了人性善对于生命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