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的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的生活故事多元且丰富,他们利用简短的案例说明,举了很多治疗应用的书信、邀请函、参考资料、证书、预测、宣言等实例。身为读者,我们可以在很多介入方法当中有所选择,因为我们是在一片已经用心耕耘、灌溉、锄草的新园地采收果实。这么多的实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仔细研究,以获得收获。的确,读者一旦发现这片土地对他们的生活与工作而言是多么肥沃,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海报:
本书涵盖舞动治疗的起源、舞动治疗的定义与原理、舞动治疗的主要方法、舞动治疗的当代发展亦即各个流派发展综述、舞动治疗的评估工具、舞动治疗的应用等。结果发现,需要细细阐述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果面面俱到,就有可能所有部分都只是蜻蜓点水。于是决定,本书将聚焦在前三个部分:起源、原理和主要方法,
与艺术的关系,是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李世武著的《焦虑与艺术治疗研究》在与外前沿研究成果积极对话的基础上,在多学科互动的视角下,探索回应这一问题的新路径,提出了“焦虑与艺术治疗”的理论假设。以此理论假设为前提,本书研究了焦虑的社会属性与仪式属性,然后在巫者与信众的交互关系中,讨论了出神、积极想象、艺术构建、移情等话题。
与艺术的关系,是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李世武著的《焦虑与艺术治疗研究》在与外前沿研究成果积极对话的基础上,在多学科互动的视角下,探索回应这一问题的新路径,提出了“焦虑与艺术治疗”的理论假设。以此理论假设为前提,本书研究了焦虑的社会属性与仪式属性,然后在巫者与信众的交互关系中,讨论了出神、积极想象、艺术构建、移情等话题。
艺术治疗主要是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段为来访者进行治疗。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相当盛行,而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艺术创作的练习无论对成人还是儿童都是适宜的例如画出期望和目标,雕塑自己的压力,制作拼贴自画像、个人标识等。治疗师通过各种艺术方法与来访者沟通,可以深入探索他们的心灵世界。来访者可以透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内心的感触、向往,或需要宣泄的压力、孤寂等,从而使症状有所减轻。本书的各个章节涵盖了多种艺术材料和艺术方法,如壁画、拼贴画、雕塑、线描等,作者用日常物品设计出治疗方案,并列出了详细的所需物品清单、程序和目标,最繁忙的治疗师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它。本书的写作风格简单易读,提供了对团体和个人都极其实用的创造性经验,适用于艺术治疗的初学者、临床艺术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和
同样是对话,为何心理治疗师与患者间的对话显得如此神秘?心理治疗师又是如何做到“话”到病除的? 本书将为你解答。这是一本心理咨询与治疗指导用书,融“心理学”与“语言艺术”于一体,引导心理治疗师在访谈中说什么、为何说、如何说;内容覆盖从预约来访者到治疗终止的心理治疗全过程。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治疗实例,根据心理治疗师的咨询实践模拟各种情形的对话场景。独特的对话设计、正反例证的运用使您在工作实践中可以轻松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
与艺术的关系,是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李世武著的《焦虑与艺术治疗研究》在与外前沿研究成果积极对话的基础上,在多学科互动的视角下,探索回应这一问题的新路径,提出了“焦虑与艺术治疗”的理论假设。以此理论假设为前提,本书研究了焦虑的社会属性与仪式属性,然后在巫者与信众的交互关系中,讨论了出神、积极想象、艺术构建、移情等话题。
本书介绍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符号治疗”技术。书中作者结合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以及大量的实际操作案例,通过自己多年临床治疗实践,不单将符号治疗运用在个体咨询中,也整合在企业EAP课程和专业咨询师培训课程中。而这一切,都是想绕过人的意识层面,与冰山下的神秘地带——潜意思接轨,探索人最原始的情结凝聚,达到最初的圆通。
在这部经典著作中,阿瑟·罗宾斯探索了艺术治疗师如何将美学和心理动力学整合到治疗过程中中。他认为,心理学现象都有相对应的美学部分,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就会推动治疗进程。治疗师内心的艺术家对病人使用的色彩、空间、形和能量适时地做出回应;治疗师运动其艺术家的反应来确定每幅作品的心理动力学含义。罗宾斯提出,美学形式的复杂性说明了发展性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而发展性问题不可避免地和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的要求有关。他还强调治疗师的个人在体验对于心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丛书:艺术心理疗法》分三部分。部分介绍艺术治疗的理论框架及所处的政治和制度环境。第二部分介绍针对不同案主群的临床实务。最后部分探讨艺术治疗培训及如何以研究促其发展。
本书介绍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符号治疗”技术。书中作者结合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以及大量的实际操作案例,通过自己多年临床治疗实践,不单将符号治疗运用在个体咨询中,也整合在企业EAP课程和专业咨询师培训课程中。而这一切,都是想绕过人的意识层面,与冰山下的神秘地带——潜意思接轨,探索人最原始的情结凝聚,达到最初的圆通。
本书以Lowenfeld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发展学理论,从艺术治疗的观点来阐释各阶段儿童绘画的一般图像表征、生理特质、可能的行为动机及心理意义,以作为判断当事人是否适龄/不适龄、健康/不健康的参考。基于要了解特殊儿童及成人的绘画表现,必得先掌握一般正常儿童绘画表现的原则。本书可作为从美术进入孩子或当事人心灵世界的参考书籍,适合所有关心儿童/个体心智成跃的家长、老师及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也是学习艺术治疗的基础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