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周礼正义(全7册)(十三经清人注疏)
    •   ( 1420 条评论 )
    • 孙诒让 著,王文锦陈玉霞 注释 /2013-01-01/ 中华书局
    • 《十三经清人注疏:周礼正义(套装共7册)》讲述清代学者们经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有十分显着的地位。他们有关经学的着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胜过以往的朝代。引人注目的是,十三经中除礼记外,清人给其他十几部经书分别做了新的疏解,学术水平超出了唐宋旧疏。其中孙论让撰写的周礼正义,被公认为是做得好的一种。

    • ¥226.2 ¥348 折扣:6.5折
    • 中华礼藏·礼制卷·总制之属·第一册
    •   ( 114 条评论 )
    • 祖慧 /2016-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指出,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 礼 。中华礼学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然而由于去古日远,且礼经特别是仪礼部分 文古义奥,传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致三礼之学日渐式微,一度被学界称为 绝学 。礼学各种典籍逐渐散乱,且礼学文献由于散见于各种不同古籍,一直没有作过全面的辑录汇编,许多古籍处于濒危状态。正是有见于此,我国著名礼学专家沈文倬先生于2000年前后即提出 编纂整理礼学典籍,为中华礼乐传薪火,为中华后人留记忆 的礼学文献编纂倡议。沈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响应,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将其提为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历经近十年论证研究,于2010年底,浙江大学古籍所集全所之力完成了基础性的调研工作,编纂完成《中华礼书总目》,完成了对我国现存礼学文献的摸底调查,正

    • ¥216 ¥300 折扣:7.2折
    • 中华礼藏·礼俗卷·岁时之属·第一册
    •   ( 97 条评论 )
    • 窦怀永 /2016-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指出,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 礼 。中华礼学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然而由于去古日远,且礼经特别是仪礼部分 文古义奥,传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致三礼之学日渐式微,一度被学界称为 绝学 。礼学各种典籍逐渐散乱,且礼学文献由于散见于各种不同古籍,一直没有作过全面的辑录汇编,许多古籍处于濒危状态。正是有见于此,我国著名礼学专家沈文倬先生于2000年前后即提出 编纂整理礼学典籍,为中华礼乐传薪火,为中华后人留记忆 的礼学文献编纂倡议。沈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响应,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将其提为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历经近十年论证研究,于2010年底,浙江大学古籍所集全所之力完成了基础性的调研工作,编纂完成《中华礼书总目》,完成了对我国现存礼学文献的摸底调查,正

    • ¥216 ¥300 折扣:7.2折
    • 师顾堂丛书 仪礼正义(影印本,全六册)
    •   ( 167 条评论 )
    • (清)胡培翚 撰 ,(清) 胡肇昕 (清) 杨大堉 补 /2018-04-2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仪礼正义》四十卷,清胡培翚撰,清胡肇昕、杨大堉补,据上海图书馆藏清咸丰二年(1852)刻本影印。《仪礼正义》是著名的清代正经新疏之一,该书汇纂旧解,间加案断,集《仪礼》学之大成,被公认为今人研究《仪礼》的***典籍。其主要作者胡培翚也因此得享美誉, 自国初以来,礼学之业,未有盛於先生者 。《仪礼正义》在胡培翚身后始得付梓,初刻于清咸丰二年,因遭兵乱,未及大量刷印。至同治时,板片又经递修、重印,光绪之《皇清经解续编》亦收入该书,今日各地馆藏多系其同治、光绪印本,咸丰刻本则较为希见。此次影印的底本是咸丰刻本的精印本,品相完好,纸墨俱佳,足供研读之用。除《正义》原书外,新增附录三种,一为胡宣铎撰《仪礼正义正误》,一为王文锦先生撰《仪礼正义校勘记》(据未完稿本整理),一为乔秀岩先生所辑之相关

    • ¥975 ¥1500 折扣:6.5折
    • 礼记集解(全三册)
    •   ( 17 条评论 )
    • (清)孙希旦 撰,沈啸寰王星贤 点校 /1989-02-01/ 中华书局
    • 自汉至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蛩展历了袋倜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後的一个陪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澄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遘封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羲。

    • ¥81.6 ¥96 折扣:8.5折
    •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 旧版
    •   ( 1830 条评论 )
    • (清)王聘珍 /1983-03-01/ 中华书局
    • 《大戴礼记》相传伪西汉戴德编选,实际约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一部研究上古社会状况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书。原书85篇,现存39篇。自北周以来,该书不断有注本问世,清人王聘珍撰写、王文锦点校的这部《大戴礼记解诂》是其中较好的,特点是注重保留旧本原貌,依《尔雅》、《说文》及两汉经师训诂,无杜撰之言。

    • ¥25.2 ¥35 折扣:7.2折
    • 中华礼藏·礼乐卷·乐典之属·第一册
    •   ( 71 条评论 )
    • 束景南 /2016-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指出,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 礼 。中华礼学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然而由于去古日远,且礼经特别是仪礼部分 文古义奥,传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致三礼之学日渐式微,一度被学界称为 绝学 。礼学各种典籍逐渐散乱,且礼学文献由于散见于各种不同古籍,一直没有作过全面的辑录汇编,许多古籍处于濒危状态。正是有见于此,我国著名礼学专家沈文倬先生于2000年前后即提出 编纂整理礼学典籍,为中华礼乐传薪火,为中华后人留记忆 的礼学文献编纂倡议。沈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响应,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将其提为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历经近十年论证研究,于2010年底,浙江大学古籍所集全所之力完成了基础性的调研工作,编纂完成《中华礼书总目》,完成了对我国现存礼学文献的摸底调查,正

    • ¥206.6 ¥300 折扣:6.9折
    • 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上下册)
    •   ( 11 条评论 )
    • 黄怀信 撰,孔德立周海生 撰 /2005-01-01/ 三秦出版社
    • 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即礼记)一样,也是阮傣至际叹时期的礼学文献汇编,在宋代曾与「十四经」之称。据隋书经籍及郑玄六云论(礼记正义引)记载,该书原有八十五篇。今传本阙至第三十八、第四十三至第四十五、第六十一、第八十二至第八十五共四十六篇,存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二、第四十六至第六十、第六十二至第八十一(其中第七十三,又误分第六十六篇为二),共三十九篇。三十九篇中,记孔子言语行事者七篇、子言语行语者二篇、记嗜序语及行事者十篇、评论孔门人物者一篇、陈古澧者六篇、通论礼者二篇、记古事者数篇、记上古帝王世系者二篇、其它论文四篇;另有专记时令物候天象的夏小正一篇,相传是夏代遣书。

    • ¥96 ¥120 折扣:8折
    • 增广贤文·礼记(经折装)
    •   ( 9 条评论 )
    • [西汉] 戴德,[西汉] 戴圣 编 /2012-12-01/ 线装书局
    • 《增广贤文 礼记(雕版宋体)》采用铸金工艺,把具有浮雕触感的铸金字与历代名家精妙书法珠联璧合,并以经折装这种中国古籍传统装帧形式完美呈现,美不胜收,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鉴赏及收藏、馈赠精品。

    • ¥383.2 ¥468 折扣:8.2折
    •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六-礼记正义(上、中、下)(全三册)
    •   ( 10 条评论 )
    •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 /1999-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十三经注疏》四百十六卷,系汇编儒家的十三部经典和汉至宋代经学家对经的注疏而成。 儒家十三经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圣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它们主导和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达数千年之久,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一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风尚,无不以之为圭臬。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统治者奉它们为治国安邦的法宝,士大夫以通经致用为自己的终身抱负,平民百姓也以它们为修身行事的彝训。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圣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它们主导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达数千年之久,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一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风尚,无不以之为衡准。清代阮元的《十三经注疏》刻本称美善,而此次为便于非文献专业

    • ¥68 ¥85 折扣:8折
    • 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
    •   ( 6 条评论 )
    • 彭林 著 /2006-04-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作者在凤凰卫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处所作演讲的基础上整理而成,通过梳理中华礼乐文明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中华礼儿文明的核心内容,参照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在结合作者自身数十年的礼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力图纠正当代人对传统礼仪的傲慢与偏见,论述了正确继承和创建中华礼仪规范对于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和重塑民族形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是一部介绍中华礼乐文明的普及读物,适合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人员以及关心中华礼乐文明传承的广大读者阅读。

    • ¥23.8 ¥28 折扣:8.5折
    • 礼记集说
    •   ( 372 条评论 )
    • (元)陈澔 注,万久富 整理 /2010-01-01/ 凤凰出版社
    • 本书主要整理者为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万久富。 《礼记集说》名为“集说”,实际上其主体仍然是陈澔个人对《礼记》的注解,其特色是“不废汉唐注疏,兼采宋儒义理之说”,“承诸子之说而有所取舍”,“喜浅近之说”。堪称宋元人以义理注经的代表作之一。

    • ¥27.6 ¥35 折扣:7.9折
    • 中华礼藏·礼经卷·仪礼之属·第二册
    •   ( 115 条评论 )
    • 贾海生 /2016-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指出,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 礼 。中华礼学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然而由于去古日远,且礼经特别是仪礼部分 文古义奥,传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致三礼之学日渐式微,一度被学界称为 绝学 。礼学各种典籍逐渐散乱,且礼学文献由于散见于各种不同古籍,一直没有作过全面的辑录汇编,许多古籍处于濒危状态。正是有见于此,我国著名礼学专家沈文倬先生于2000年前后即提出 编纂整理礼学典籍,为中华礼乐传薪火,为中华后人留记忆 的礼学文献编纂倡议。沈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响应,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将其提为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历经近十年论证研究,于2010年底,浙江大学古籍所集全所之力完成了基础性的调研工作,编纂完成《中华礼书总目》,完成了对我国现存礼学文献的摸底调查,正

    • ¥206.6 ¥300 折扣:6.9折
    • 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
    •   ( 19 条评论 )
    • 赵毅衡 著 /2001-01-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主要收集中国学人在海外的文学批评文字与文化研究成果。文丛作者大都原是国内知名评论家,近二十年来到海外游学。由于身份,对象和语言的缘故,他们在海外学院里从事有关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基本属于“边缘学科”。然而,当他们在海外获得学位取得教职或频繁越界旅行以后,他们的批评文字在国内学术界又成为一种“边缘的声音”。边缘其实可以或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中心话语。艾德华·萨依德也希望知识分能像真正的流亡者那样具有边缘性。但对于“边缘批评文丛”的作者们来说,边缘与其说是自觉追求,不如说是某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学术处境。边缘所标示的,不是与中心僵硬对立的空间位置,而批评者在中心与中心的夹缝间的游走穿梭。边缘作者挪用种种来历混杂的理论策略,调整组织自己的文本经验,应对扑面而来的历史情境……

    • ¥9 ¥12 折扣:7.5折
    • 尚书后案(上、下)
    •   ( 15 条评论 )
    • (清) 王?Q盛著 /2012-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尚书后案(上下)》由王鸣盛所著,《尚书后案(上下)》共三十卷,附《尚书後辨》。《後案》解说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及《太誓》,《後辨》则辨析为古文《尚书》中晚出的二十五篇。该书专力辑绿、开发已失傅的郑玄一家之学,郑注残阙者補以马融、王肃、为孔安国和孔颖达之说,後加以案语,可视为汉唐问《尚书》研究的集注和疏解。

    • ¥83.2 ¥104 折扣:8折
    • 中华礼藏·礼俗卷·岁时之属·第二册
    •   ( 81 条评论 )
    • 窦怀永 /2016-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指出,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 礼 。中华礼学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然而由于去古日远,且礼经特别是仪礼部分 文古义奥,传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致三礼之学日渐式微,一度被学界称为 绝学 。礼学各种典籍逐渐散乱,且礼学文献由于散见于各种不同古籍,一直没有作过全面的辑录汇编,许多古籍处于濒危状态。正是有见于此,我国著名礼学专家沈文倬先生于2000年前后即提出 编纂整理礼学典籍,为中华礼乐传薪火,为中华后人留记忆 的礼学文献编纂倡议。沈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响应,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将其提为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历经近十年论证研究,于2010年底,浙江大学古籍所集全所之力完成了基础性的调研工作,编纂完成《中华礼书总目》,完成了对我国现存礼学文献的摸底调查,正

    • ¥216 ¥300 折扣:7.2折
    • 礼记译解 (全二册)——中国古典名著译丛书
    •   ( 286 条评论 )
    • 王文錦 解 /2013-07-01/ 中华书局
    • 自從東漢學者鄭玄分别給儀禮、周禮、禮記做了注解之後,才有了三一禮七逗一名稱。儀禮記的是冠、婚、喪、祭、飲、射、燕、聘、覲的具體儀式;周禮是通過記述三百多種職官的職務,從而展開對社會政治制度的設想;而禮記的内容則側重於闡明禮的作用和意義。西漢時期,儀禮取得了經的地位,而有關禮的一些「記气僅是儀禮的從屬性的資料。王莽執政,周禮列為官學,被視為經典,東漢時期雖排之於官學之外,而已傳習於世。漢末禮記獨立成書,此後講習禮記的漸多,到了唐代,開始取得了經典的地位。從漠末到明、清,就三禮來說,禮記的地位越來越高。儘管儀禮、周禮兩書的體例比較完整,而禮記是部没有什麽體例可言的儒學雜编,取得經典地位也晚,但從對社會、對人們思想的影響來說,禮記遠比儀禮、周禮為大士逗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

    • ¥81.1 ¥96 折扣:8.4折
    • 礼记(线装本·全5册)
    •   ( 280 条评论 )
    • 【汉】郑玄 注 /2015-09-01/ 中华书局
    • 《仪礼》、《周礼》、《礼记》并称“三礼”,是记载我国早期礼法、礼义的经典著作,其中,《仪礼》主要记述具体礼法仪式,《周礼》主要记述职官职务,而《礼记》则侧重阐明礼的意义和作用。在“三礼”中,《礼记》由于文风清丽,内容丰富,包含较多具有人生启迪意义的格言警句,因此流通广,受历代学者青睐。早在西汉时期,戴德、戴圣叔侄二人便以习礼闻名于世,所传礼学,分别被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唐代时已亡失大半,现仅存三十九篇。学界习称的《礼记》,为《小戴礼记》,我们熟知的《大学》、《中庸》即出于此。后经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公元一二七—二〇〇年)作注,《礼记》地位更为尊崇。郑注不仅使一些晦涩难解的文字详明易懂,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经文内容,裨益后学,经久不衰。 此线

    • ¥491.1 ¥680 折扣:7.2折
    • 孟子(双色图文版,权威注译本,经典的中华国学文化精粹)/中华国学经典文库
    •   ( 1214 条评论 )
    • 刘海凤米晓燕 注译 /2007-09-01/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所著。《孟子》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孟子》也是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孟子》是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划时代的代表,它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书呈现该著作的原文,且对文章要义进行了解说,后还有译文,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 推荐购买更多国学类图书: 《论语》 《老子》 《庄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 ¥10.7 ¥17.8 折扣:6折
    • 礼经释例
    •   ( 19 条评论 )
    • (清)淩廷堪 著 /2012-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礼经释例》十三卷,为浚廷堪研究古代礼制之重要著作。浚氏以为“《仪礼》节文威仪,委曲繁重”,故将《仪礼》拆散,重新比较、整理、贯通,分为通例、饮食之例、宾客之例、射例、变例、祭礼之例、器服之例、杂例八类。

    • ¥39.5 ¥50 折扣:7.9折
    • 钦定仪礼义疏(2册)(经部-88)——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4 条评论 )
    • 清·乾隆十三年饮定 著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由于海峡的阻隔,我们暂时无法一睹《四库全书会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社集团对于《回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首次在大陆印行。它的才出版印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会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在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丛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 ¥167.2 ¥228 折扣:7.3折
    • 礼记(上下)——国学基本丛书
    •   ( 3 条评论 )
    • 钱兴奇 等注译 /2001-07-01/ 岳麓书社
    • 本书是“国学基本丛书”中的《礼记》分册,《礼记》为孔子弟子及后学者所记,内容讲述哲理及礼仪法度及孔子首创的礼学思想,本书除收入了《礼记》的全文外,还附有详尽的注释及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全书内容丰富,注释细致全面,较好地反映了原著的思想内涵,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部古代国学经典,能够很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经典古藉的作用。

    • ¥29.1 ¥35 折扣:8.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