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文明传承载体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纵观历朝历代,文化典籍的编纂,出版,收藏素为世人所关注。十一世纪的《册府元黾》,十五世纪的《永乐大典》,十八世纪的《四库全书》等图画堪称中华文化史上的典范圭臬。 时至二十一世纪,重新整理出版一套具有典藏价值的国学经典确为时代之需。由此,一项规模宏大的手工宣纸珍本再造工程——《智品藏书》,应时而生。《智品藏书》的内容分为文学类,史学类,哲学类,杂学类,绘画类和书法类六大门类。为确保本书的高尚品质和权威性,编委会特从全国各地聘请了训诂学,版本学,目录学,校雠学,文献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智品藏书》学术顾问委员会和工作审定委员会。他们对书目及版本进行了严格的甄别遴选和审定。在装帧制作上,《智品藏书》全部选用洁白如
该书主要汇编《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昭代钦崇天教至华叙略》《钦命传教约述》《正教奉褒》五种文献资料,加以标点、注释,并附录相关文献和论文。以上著作可弥补中国官方史料之不足,亦可与西方史料相佐证,是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重要资料。故收集上述资料的各种版本,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各资料内容与版本情况简介如下: 《熙朝崇正集》主要收录了万历至崇祯十一年间的奏疏、碑文,主要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资料,以及钦天监的历法改革等内容。《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3种)》据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Chinois1322)校点。 《熙朝定案》收录的大都是康熙时代的奏疏、上谕、碑文和纪事等内容,多与传教士和钦天监的活动有关,主要涉及历法之争、天文仪器的制造和天文学著作的编纂、造炮、工程和康熙南巡接见传教士等
契约文书是郭煌社会文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外学人在研读写卷时已经注意对这类文书的辑録和介绍。刘复先生旅法时曾在巴黎国立图书馆过録一批写卷,其中就有十余件契文书,编入一九二五年出版的《敦煌掇琐》中辑。三十年代日本学者玉井是博撰《中国西陲出土之契》,介绍的敦煌契,在刘书之外,新增十数件伦敦和巴黎藏卷的録文,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从类别看上,买卖、便货、雇佣、租佃、分书、放书、遗书等大体已具,只是各类契的数量有限。其后几十年间,经过有心学人的努力,陵续淘继玉井氏之后发表了《梁户考》和其它相关论文,引用的契约文书更多。我国学者许国霖在所辑《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録》里公布了北京图书馆藏卷中当时已知的契约资料。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韩非子》是韩非的生平著作,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作品。是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与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全书现存五十五篇、共计十余万字。按照内容划分,现存的文章可以划分为十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韩非子》精选了《韩非子》五十五篇中的经典篇目,按照题解、原文、注释、译文的格式对该著作进行了详细剖析,并且秉持“信、达、雅”的标准,对这部先秦时期的法家集大成之杰作进行了注解。
作者甄采了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的精粹,又选录了二十余家中外学者的注解,加上自己的心得,对《韩非子》作了校勘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