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学(第3卷)》内容有禅宗典籍、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校释、真歇清了及其黑水城本《劫外录》、附录一:重校本《劫外录》、附录二:新校本《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禅宗思想与历史、如来藏与中印佛学的分歧等等。
老子是中国最古的哲学与籍之一,在历史上曾发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广泛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仍受到西方一些学者的称赞。魏晋以来,老子传本衆多,比较流行的是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唐初傅奕得到汉初古本,但他们校定的古本篇是根据几个旧本参校的,未能保留汉初古本的原貌。清代毕沅以来,校订老子者多家(如罗振玉、马叙伦、劳健、朱谦之等),但所据旧本,以唐碑、唐卷为最古,尚未见到唐代以前的写本。近年在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帛书老子甲、乙本,其中“常道”作“恒道”,表明系汉文帝以前的旧本,应是今存最早的古本了。帛书老子的发现是值得庆幸的。 帛书老子的出土,解决了许多章节中历来争論的问题。如通行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句下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句,或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与下文“上仁为之而无以
《中国禅学(第3卷)》内容有禅宗典籍、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校释、真歇清了及其黑水城本《劫外录》、附录一:重校本《劫外录》、附录二:新校本《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禅宗思想与历史、如来藏与中印佛学的分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