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1020-1078),字子厚,号横渠,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宋代理学主要奠基人,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张载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成者。本书为张载的著作集,以明万历三十四年(
本书收录的是晚清政界、学界、工商界重要人物张之洞致其同乡、“清流”干将张佩纶的六十二通书信及两首诗稿,图片展示原件,配有释文和笺注,内容主要为两人相约前往琉璃厂搜购古玩、书画、文献和交流鉴赏心得,以及筹商修建畿辅先哲祠和编纂《畿辅先哲录》等事,反映了二张当年交往的频繁和密切程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年二张及京官们在公事之余的日常活动状况。这批手札由可居室主人王贵忱先生收藏,均未见《张文襄公全集》及河北版、湖北版《张之洞全集》著录,笺纸精美考究,弥足珍贵。
司马承祯(647—735)是唐代著名的高道,深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统治者的推崇,在道门内外及道教史上颇具影响力。一代宗师司马承祯著述很丰富,除道教经书、经赞外,还涉及诗词文赋、碑序铭表、乐曲琴沦、医药本草等多方面。千百年来,从未编有专集流行,文献流传至今,亦多有散佚。 《司马承祯集》从历代有关的道经、史书、丛书、方志、诗文集、笔记小说等多方面蔸集文献资料,加以辑释校勘,分类编册成书,为司马承祯作品集大成者,也为今后道教史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
本书为《马叙伦全集》之一,收入马叙伦学术代表作《庄子义证》和《庄子天下篇述义》两种。《庄子义证》的特色,一是注重文字的校勘,二是多引用《说文解字》进行释义,三是多引佛典参证《庄子》义理。《庄子天下篇述义》对《天下篇》进行笺释疏证,是研究先秦诸子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次整理,《庄子义证》以《民国丛书》影印中华书局一九三〇年本为底本,《庄子天下篇述义》以一九五八年龙门联合书局本为底本。
管庭芬(1797-1880),浙江海宁人。清学者、画家。其日记记事起于嘉庆二年(1797),止于同治四年(1865),前后共六十九年,非常完整,这在现存的古人日记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管庭芬日记》之价值,概而言之,大致如下:一、科举史资料,二、生活史资料,三、刊刻史资料,四、诗文资料,五、气象资料。
一国一郡文献之兴替,其大端往往与世运相陵谷。予观夫嘉禾一府而略知天下之变,岂不信哉! 嘉兴艺文肇自前汉。自汉以来,严忌之赋,见录班书;陆玑之注,荣列四库。迄两晋舆宋,陆、颅大族屡变文华。唐宋之际,若陆德明、刘禹锡、张九成,思极人文,缛彩郁于云天,逸响振于金石。元之吴镇,英华秀发,波澜浩荡,笔有余力,词无竭源。明清之降,更成大观。若清江有诗、士林有品、墨林有琴、倦圃有书,绿情托兴,比符诗骚,皆一时之选也。推延至清,则嘉禾文光,照映当时,胜流遍地,诗家如云。若李维钧有梅会之选,钱陈群有八子之集,沈季友、胡昌基更谱一郡之诗系。若竹坨大佬,词兼诸体,才思横溢,闻其风者,海内景慕,后之文者,往往继踵芳尘;若孟举、悔余辈,皆高吟宋调,宏利苍然,非同凡流;若簿石宗伯,淳然古音,视曝书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