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管子》《道德经》《韩非子》《大学 中庸》 原 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文风范。 译 文:参考通行译本,白话流畅通达。 和 解:遴选中外典籍,汇注思想源流。
《汤斌集(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清初名臣大儒汤斌,(1627-1687),河南睢州人。顺治进士,累任潼关兵备道,后辞官从孙奇逢学。康熙十七年应博学鸿儒科。后任江苏巡抚,迁札部、工部尚书。还曾任明史总
读《红楼梦》一定绕不开脂砚斋,因为《红楼梦》版本众多,但基本分两类:一类是保留脂砚斋评语的抄本体系,一类是不含脂砚斋评语的体系。本书为前者,但出版时创造性地将古本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甲戌本为底本,以庚辰本补充各回缺失,同时参考:《蒙王府本石头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胡适藏本石头记》以及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对原文进行补充和修正,增添汇总脂砚斋、畸笏叟各本评注,旨在让读者 充分、 完整地了解《红楼梦》本原、真实的面目。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汉魏以来,文人别集日益繁多,学者难以遍读,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文选》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按体裁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八类,其中赋、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 《文选》选文注重文采,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统《文选序》)为主要艺术标准,多录骈偶之作,集中了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精华,被《四
司马承祯(647—735)是唐代著名的高道,深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统治者的推崇,在道门内外及道教史上颇具影响力。一代宗师司马承祯著述很丰富,除道教经书、经赞外,还涉及诗词文赋、碑序铭表、乐曲琴沦、医药本草等多方面。千百年来,从未编有专集流行,文献流传至今,亦多有散佚。 《司马承祯集》从历代有关的道经、史书、丛书、方志、诗文集、笔记小说等多方面蔸集文献资料,加以辑释校勘,分类编册成书,为司马承祯作品集大成者,也为今后道教史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
这部书的主要优点,首先是发挥了清代学者擅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了依声求义的方法来校勘、解释文字。诗经是羣经中产生时代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义。而且毛诗依据的文本是古文经,其中假借字比较多。作者能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以以音古义证其为互,以双声曐韵别其通借“有时一个字能处古书中找出十个以上通假的例证,并求出本字本义,从而纠正了清以前许多学者望文生义、产强附会的解释,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字义和语法,使一些疑难问题涣然冰释。
管庭芬(1797-1880),浙江海宁人。清学者、画家。其日记记事起于嘉庆二年(1797),止于同治四年(1865),前后共六十九年,非常完整,这在现存的古人日记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管庭芬日记》之价值,概而言之,大致如下:一、科举史资料,二、生活史资料,三、刊刻史资料,四、诗文资料,五、气象资料。
《无锡文库(第4辑):清閟阁全集等》主要收录历代无锡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曲、文集或珍稀史料。所收作家作品的时间下限为民国。
《无锡文库(第4辑):清閟阁全集等》主要收录历代无锡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曲、文集或珍稀史料。所收作家作品的时间下限为民国。
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教学科研生涯的小结,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是十二部专著,又可分为两个系列,一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专著,有小说史、小说作品、小说批评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主要领域。二是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的综合研究,有诸多文化专题在通俗文学中的体现,有雅文化、俗文化与多种文学样式的关联,是文化史研究与文学史研究的有机结合。 第二部分是几十篇论文,全方位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传统文学、传统小说的宏观与微观视野。虽然涉及面很广,但理论的前沿性、学术的规范性、资料的丰富性、行文的趣味性却构成了这些文章的基本特色。 第三部分是内容繁杂的一些文字,有古代文学作品的导读、鉴赏、分析,有古代文学流派的简介,也有一些序跋、后记、纪念文章,还有一些作者学术之路的自叙以及与学界同仁的交
寒山诗是中国古代诗国中的一枝奇葩,既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慨叹;既有山林隐逸中达到的禅悟,又有世俗生活里体味出的旷达。不拘格律,直写胸臆,亦俗亦雅,涉笔成趣。寒山诗长期流传于禅宗丛林,成为谈禅说道的“话头”。宋以后受到诗人文士的喜爱和摹拟,号称“寒山体”。近代以来欧美和日本,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寒山诗热”。
《畴人传》是我国部有关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及其学术贡献的传记体专著。《畴人传合编校注》序言中说明其宗旨是为了“综算氏之大名,纪步天之正轨”,即以人物为纲纪,内容涵盖历代天文、数学家的学术活动、数学成果和数学思想,因此也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数学史与天文学史的通史性著作。《畴人传》由干嘉名儒阮元(1764-1849)主持编撰,而实际承担具体撰述工作的是数学家(1769-1817),阮元门生周治平也受命参加了校录工作。
司马承祯(647—735)是唐代著名的高道,深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统治者的推崇,在道门内外及道教史上颇具影响力。一代宗师司马承祯著述很丰富,除道教经书、经赞外,还涉及诗词文赋、碑序铭表、乐曲琴沦、医药本草等多方面。千百年来,从未编有专集流行,文献流传至今,亦多有散佚。 《司马承祯集》从历代有关的道经、史书、丛书、方志、诗文集、笔记小说等多方面蔸集文献资料,加以辑释校勘,分类编册成书,为司马承祯作品集大成者,也为今后道教史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
《中国尺牍文献(套装共2册)》是上海图书馆馆藏文献年度精品展系列图录之一,是尺牍文献研究的学术性图录。《中国尺牍文献(套装共2册)》将收录上海图书馆所藏尺牍和尺牍文献,包括帖、历代尺牍文集,时间从中国古代直至当代。本书将以若干篇专论的形式对尺牍文献进行论述,以体现文献学研究特色。 《中国尺牍文献(套装共2册)》主要分成以下板块:帖、明清尺牍、近代尺牍、现代作家书信,历代尺牍文献。
《姚鹓雏文集(杂著卷上下)》编著者姚鹓雏。《姚鹓雏文集(杂著卷上下)》为姚鹓雏文集之一种,收录姚鹓雏先生所作除小说、诗词以外的其他著作,以类相从,分为十篇:政论篇、学术篇、笔记篇、艺文篇、序跋篇、书信篇、游戏文篇、传记篇、戏剧篇、补遗篇约六百篇文章。内容涉猎广泛,文笔精到,充分展示作者各体无不工妙的出色才华。书中的各体文章,不仅是杰出的个人创作,也是丰富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姚鹓雏的生平,研究南社以及中国近代革命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
《畴人传》是我国部有关历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及其学术贡献的传记体专著。《畴人传合编校注》序言中说明其宗旨是为了“综算氏之大名,纪步天之正轨”,即以人物为纲纪,内容涵盖历代天文、数学家的学术活动、数学成果和数学思想,因此也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数学史与天文学史的通史性著作。《畴人传》由干嘉名儒阮元(1764-1849)主持编撰,而实际承担具体撰述工作的是数学家(1769-1817),阮元门生周治平也受命参加了校录工作。
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他开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在政治上不能得志,谢灵运寄情于山水,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登临寓目,每每发为诗篇。成功地把奇秀的江南山水反映在诗篇里,自铸新辞,精心刻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