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影响深远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编者以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校的光绪己卯年(1979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采用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完整收录,绝无删节。更加在原书内容基础上,补充曾国藩家人对应的来信,形成了这本《曾文正公家书》(增补版)。随书附赠《曾文正公家训》(增补版)。 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可谓事无巨细,一皆覆载。 增补的家人来信,综合参考了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补》、海南出
《杨毓麟集》内容简介: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他一生追随孙中山、黄兴奔走革命,以务实、勤勉、激进而著称于世。他力主“中央革命”,多次图谋打人清廷内部,实行反戈一击;积极参与响应华兴会策动的长沙起义和在上海发动的鄂、宁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亲制炸弹,组织暗杀团,对清廷要员实施暗杀。他还是著名的《新湖南》一书的作者,先后担任过《游学译编》、《神州日报》、《民立报》等多种报刊的总主笔或撰稿人,撰写了大量社论和时评,“皆能言人所不敢言”①,为辛亥革命大造舆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黄兴赞誉他“思想缜密”,“美材也”②;孙中山称许他“蹈海以殉”,“亡身报国”③。其一生经历事件颇多,且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字资料,本文拟分五个问题,概述其主要活动,同时对他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2辑 沈信卿先生文集》由沈恩孚著
杜甫之诗,在文学 的地位与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自宋代起,对杜诗的种种注释笺校便蔚然成风,有“千家注杜”之说。然而所谓的千家之中,难免良莠不齐,并非每本都有较高的价值。钱谦益是由明入清的 学者,其学问之广博精深素来为世所 。他着重以史证诗,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核进一步阐明杜诗的思想内容,对相关交游、地理、职官、典章制度等的笺注亦颇有价值,可说资料翔实、论证精当,是 有影响的杜诗注本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与多年前出版过《钱注杜诗》,此次重版,将之列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相信会受到杜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欢迎。
《古文观止》共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是一本流传甚广、影响甚大且传世不衰的文章选本,原为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本古文启蒙读物,旨在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风格,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这本译注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部分师生编写,对每篇古文都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工作, 便于 的读者学习、欣赏。
本书以学术为主,以鉴赏为辅,选择《世说新语》一书中富有文化内涵的条目三百余条,重点考索与解释《世说》一书文字之外的深层次的意义,或揭示真相,或索解文化内涵。全书按《世说》原作“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次序排列,每个选择讲解的条目用小标题概括内容,再录原文,然后作索解。每条约1千字,全书约40万言。
本书以学术为主,以鉴赏为辅,选择《世说新语》一书中富有文化内涵的条目三百余条,重点考索与解释《世说》一书文字之外的深层次的意义,或揭示真相,或索解文化内涵。全书按《世说》原作“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次序排列,每个选择讲解的条目用小标题概括内容,再录原文,然后作索解。每条约1千字,全书约40万言。
《病余长语》十二卷,清边连宝撰。边连宝(一七00——一七七三),字赵珍,后改肇畛,号随园,晚号舜仙、茗惮居士,直隶河间府任邱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清代中期有名学者、诗人。时与献县戈涛、高阳李才葺并称「燕南三子气又与戈涛有「瀛州二子」之目,合刘炳、李中简、纪昀、戈岱、边继祖,并称为「瀛州七子」(亦称「河间七子」),且与钱塘袁枚并称「南北随园」,学者称其为「北随园先生气」。此次整理,以天津图书馆藏本为底本,校以清华残本,并对《长语》中所征引之书,皆二核对原始出处。作者在引书过程中,有些是节引综述,与原文不尽相同,今为明确起讫,便于阅读,凡属此类引文,皆以引号括之。对于其中影响文意的文字酌作校勘,并在按语中说明引文出处及删节情况。凡校勘中所涉书籍,皆胪列出来,作参考书目附于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