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读者,每一作者次出现时,本书都撰写一个作者小传,以便于知人论世,分析作品。次出现的曲牌,也根据曲谱加以介绍,并将其定格句式列出,这对于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总体韵味的把握,似不可或缺。 书中每首曲子,我们都与《全无散曲》以及元人所编散曲集互校,重要的置于注文中说明。 关于本书注释,以力求简法、方便读者为务。曲故一般概括其大意,拈出出处;重复出现时或采取互见形式说明,或高概括其用意。对于宋元俗语谣谚等,径直说明其意,不溯源逐流考其原委,亦不引例句。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在中国部诗歌总集《诗经》编纂以前,除《诗经》所收诗歌以外,今天所知道的上古诗歌,写作年代大多数真伪不明,如相传是帝尧时老人所作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历来研究者都认为是战国时代人伪作的。但即以《诗经》所收作品来看,中国诗歌的产生也足够称得上历史悠久了。 现在讲到诗的概念,总是使用“诗歌”这两个字来表达,这是因为古代的诗都是能够歌唱的,也就是能配合音乐进行演唱,所以诗又被称为“歌词 ”。据《汉书》等记载,上古先秦有专门负责搜集民间歌曲的采风官,在汉代则设有管理音乐和歌曲的官署乐府。因此,现存早期的诗中民歌占了很大比例,到后来文人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创作诗歌,使诗这个中国文学的主要文体日益发展成熟。 诗歌配合音乐演唱,大致上可以
《汤显祖戏曲集(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汤显祖(一五五○一六一六),是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因上疏抨击时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后迁为浙江途昌知县。 汤显祖的戏曲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紫钗记》《还魂记》郎《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信其中以《牡丹亭》的成就,作品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虚伪,表现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在艺术上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康海散曲集校笺》收入《沜東樂府》和编校者陳靝沅新發現的《沜東樂府後錄》,是康海散曲作品迄今最為完備的一個整理本。欲瞭解詞場才子康狀元其人其曲,欲研洽散曲文學,這本小書都將大有裨益。本小書以臺灣藏本《沜東樂府》二卷及《沜東樂府後錄》上、下二卷為底本進行點校。
在中国部诗歌总集《诗经》编纂以前,除《诗经》所收诗歌以外,今天所知道的上古诗歌,写作年代大多数真伪不明,如相传是帝尧时老人所作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历来研究者都认为是战国时代人伪作的。但即以《诗经》所收作品来看,中国诗歌的产生也足够称得上历史悠久了。 现在讲到诗的概念,总是使用“诗歌”这两个字来表达,这是因为古代的诗都是能够歌唱的,也就是能配合音乐进行演唱,所以诗又被称为“歌词 ”。据《汉书》等记载,上古先秦有专门负责搜集民间歌曲的采风官,在汉代则设有管理音乐和歌曲的官署乐府。因此,现存早期的诗中民歌占了很大比例,到后来文人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创作诗歌,使诗这个中国文学的主要文体日益发展成熟。 诗歌配合音乐演唱,大致上可以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提到曲,人们一般都认为就是指元曲,实际上在这里谈到的曲是广义的戏曲。戏曲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并不逊于诗、词和赋。 谈及戏曲,人们难免就会联想到一个“俗”字。当然,这里所说的“俗”,并不是指俗气、鄙陋,它们相对于高雅、雅致的“雅”而言,是指通俗、质朴。戏曲不只有俗的一面,同时也有雅的一面,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元代文学以曲名,元时就已将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曲可以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种。以文艺样式分类,杂剧为综合的戏剧表演,散曲为流行歌曲演唱;从音乐系统来看,二者同属北曲系统的乐曲,所以统称为曲。元及元明间杂剧今存本261种(包括残本);元散曲据《全元散曲》共辑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内有很少南曲。《全元散曲》出版后,又有新发现。无论杂剧和散曲,都体现了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王国维称元杂剧的文学成就为“一代之绝作”(《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文章》),胡适也赞元曲为“流之文学”(《吾国历史上
【新华书店自营】 元曲三百首注释/中国古典文化大系,校注:素芹,9787542640956,上海三联 作者 校注:素芹 原价 ¥25.80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出版时间 2013-02-01
元曲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一代之文学。《中华经典诵读:元曲三百首》在选目上兼顾元曲创作的历史实际,既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小令和带过曲,也附录了最富曲味的散套和剧套。导读和赏析除点明题旨和风格外,尤其偏重其形式体制、结构技巧等方面的疏解,以帮助读者进入历史语境,加深对元曲的理解和同情。所选作品以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为底本,并参校重要元、明刊本。
本书之出版是为高等院校文科师生、古代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部较完备的曾瑞散曲集。元明清均无曾瑞散曲专集行世;建国前,已故曲家卢前曾辑曾氏散曲小令十首、套数十六套传世,名日诗洒余音;一九五八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陈乃干先生的元人小冷集中辑曾氏小令八十余首,大大超过卢氏所辑,惜体例所限,不及套数;一九六四年中华书局出版隋树森先生的全元散曲,其中辑曾氏小令九十五首,套数十七套,是目前所看到的最为完备的本子。因有校无注,一般读者阅读尚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