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学 、 改过之法 、 积善之方 和 谦德之效 。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 趋吉避凶 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春秋繁露》是后人汇编的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著作集,是研究董仲舒以及西汉儒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本书选注、选译了其中主要的篇章,以期展现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概貌。 董仲舒是汉代*重要的经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更是具有开创性和体系建构能力的哲学家,集先秦儒学之大成,对儒学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都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了解董仲舒以及汉代儒学思想,有助于梳理和理解儒学成为两千多年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关键历程,以及汉代儒学充分吸收、容纳先秦各家思想以应对时代挑战,建构庞大儒学体系的思想脉络。
《楚辞》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战国晚期天才诗人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所创造的一种具有楚国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诗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是《楚辞》的注译普及读本,全书对疑难字词采用分句注释,尽量选择古今学者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充分吸收20世纪以来楚辞学、神话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力求详尽通俗,译文则主要采用直译,以便于读者理解原文。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初只称为 诗 或 诗三百 ,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黑白画理》无疑是一部囊括绘画规律和原则的学术力作。它始于从远古迈入,终于向未来走去。深刻、透彻,深入浅出的精练文字,进行理论概述。并在每一段文字之后又精选有说服力的,形象鲜明的,生动的图画为范例加以配合。
《吏学指南》又名《习吏幼学指南》,原刊于元大德五年(1301),是一部为初作吏员者撰写的启蒙读物,也是吏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全书由卷首序言、“历代吏师类录”、目录 以及正文四个部分组成。正文共八卷,前七卷如同辞书,收录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公文用语的相关词条91类,总计2109条。这些条目对官府衙门中诸如刑狱、诉讼等各种 日常事务所涉及的公文案牍术语都进行了简明阐释。卷八收录了各类箴言,以及前代吏员因为政仁恕而得福报或因惨刻而得报应等事迹。本次整理以元刻本为底本,以朝鲜刻本为对校 本,同时参校明代司礼监刻《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本,更符合原本面貌,学术质量更高,十分有助于读者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与研究。
本书最早于189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奠定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作者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材于四书、春秋三传、《史记》、《汉书》及韩愈诗文,例句达七八千。本书体系模仿西方传统语法学,同时也注意汉语实际,如词类系统,除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字、介字、连字、叹字之外,增加了助字(语气词)。全书共十卷:卷一讲正名,界定主要术语;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各类实词和虚词;卷十论句读,为句法总论,这是本书的重点,正如《例言》所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本书版本采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