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画理》无疑是一部囊括绘画规律和原则的学术力作。它始于从远古迈入,终于向未来走去。深刻、透彻,深入浅出的精练文字,进行理论概述。并在每一段文字之后又精选有说服力的,形象鲜明的,生动的图画为范例加以配合。
朱有炖(一三七九-一四三九),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等,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檮长子,国号“周”,谧曰“宪”,世称“周宪王”。朱有炖贵为宗室,一代藩王,却“勤学好古”,成就斐然,所作杂剧三十余种,音律协美,颇为当时及后人称道。其诗词文“不事呕心,颇能合格”,一题动成百咏,才思不穷,有“宗藩之隽”(《曲品》卷一)美誉。然时易世变,清末以降,朱有炖及其创作成就备受冷遇,批评、呵责乃或误读、曲解层出不穷,前后差别悬殊,令人顿生云泥之叹。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篇云:“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故欲对朱有炖及其创作“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必先“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
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字伯元,号云台(又作蓉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孕经老人。清江苏仪徵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少年时即笃志坟典,乾隆五十一年中举人,五十四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逾年擢少詹事,入值南书房。后历任山东学政、浙江学政、兵部侍郎、礼部侍郎、户部侍郎、浙江巡抚、福建巡抚、河南巡抚、江西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道光十二年迁协办大学士,十五年擢体仁阁大学士,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十八年加太子太保致仕。二十六年晋太傅衔。道光二十九年卒,年八十六岁,谧文达。 阮元身历乾、嘉、道三朝,自谓“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他仕宦特达又不废学问,于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校勘,靡不精通。一生撰述编纂可谓宏富。其所着有《诗书古训》六卷、《曾子注
郑板桥一生创作的对联数量众多,所撰对联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他治印也成就斐然,“印史”中有很高评价。本书集中介绍郑板桥的对联和印章,对其进行赏读、品鉴,饱含深情,似可借品评文字走进板桥先生的灵魂世界